天天看點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位于西安市西北的鹹陽市渭城區底張鎮境内,距西安市中心47公裡,是西北地區最大的空中綜合交通樞紐,也是全國第五大機場,在世界機場排名中居第74位。

1988年,鹹陽國際機場在建設過程中,勞工們在地底下挖到了一座古墓。

這本是很正常的情況,要知道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地下古墓的數量數不勝數,有着“西安黃土埋黃金”之說。

前些年西安在修建地鐵二号線時,就挖出了130座古墓,時間從西漢直到明朝。

還有西安郵電學院在長安區建設新校區的時候,在地下發現了戰國、秦、漢、唐各個朝代的古墓600多座,是以西安郵電大學被網友們戲稱為"古墓派"。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一、

位于鹹陽國際機場地下的這座古墓被發現後,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馬上派出了以隋唐室主任贠安志為首的一批專家們趕赴現場。

贠安志著有《中國初唐、盛唐、中晚唐考古發掘報告》和《北周甲士俑與甲馬甲士騎俑綜述》等專著,是當時國内著名的文物專家。

到達現場不久,贠安志就斷定這是一座規格頗高的南北朝晚期古墓,于是立刻向有關方面進行了彙報,建議進行搶救性發掘。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贠安志的眼光很準。這座古墓的主人,正是南北朝末期北周貴族賀若氏墓的陵墓。

賀若氏,名厥,其夫獨孤羅是北周柱國大将軍獨孤信長子。獨孤羅的妹妹,就是著名的隋文帝楊堅的文獻獨孤皇後。也就是說,賀若氏是隋文帝楊堅的嫂子,妥妥的皇親國戚。

隋開皇二年,賀若氏被封為蜀國夫人。武德元年九月,賀若氏去世,終年63歲,史書記載其葬于“鹹陽之鴻渎川奉賢鄉靜氏裡”。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由于賀若家族為後周、隋、唐三代皇親國戚,是以賀若氏死後的陪葬極為豐富。

她頭上的那套華麗精美的金頭飾,系用金腭托、金花钿、金絲、金花和玉飾、寶石、珍珠等109件連接配接組成,工藝精美,繁複至極,是目前發現唐代金頭飾中最完整的一套。

這麼華麗精美的金頭飾,專家們也是頭一次見。這足以證明賀若氏下葬之後,這座陵墓一直沒有盜墓賊光顧過,這對考古來說,是一個最大的好消息。是以專家們也加快了清理墓室的速度,争取找到更大的驚喜。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1988年12月2日,專家們又從賀若氏的墓室裡清理出金花冠、金耳墜、金蓖、金钗、東羅馬金币等一批珍貴文物,基本湊齊了一名隋唐時期貴族婦女的所有首飾。美中不足的是,賀若氏手上戴的一對金手镯仍然沒有發現。

對于考古來說,能在古墓中發現一件隋唐時期的金首飾,已經是一個令人振奮的發現了。

但由于賀若氏的墓葬儲存相當完好,是以專家們希望能在這座古墓裡,找到成套的隋唐時期貴族婦女的首飾套,這不但可以讓文物的價值大大翻番,對研究當時貴族女性的生活也大有幫助。

從12月3日開始後的20天裡,專家們仔細地清理了墓道裡的天井、壁龛、壁畫,隻剩下古墓大揭頂還未清理,但仍然沒有發現賀若氏手上戴的那對金手镯。專家們都感到疑惑:賀若氏手上的金手镯上哪去了呢?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二、

11月30号的晚上,考古隊收工後,安排武戊昌、羅月娃這兩位聘請來的來自甘肅天水的民工值班,負責看護古墓。

半夜時分,閑得無聊的羅月娃用鐵鍬在墓室的左側土牆上随便刮着玩時,發現了一隻金手镯。

當時年齡不到二十歲的羅月娃,并不知道自己挖出來的是什麼,于是叫來武戊昌一起辨認。武戊昌感覺像是一個镯子,于是随手塞進了自己的口袋。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第二天天一亮,武戊昌便将這個金手镯交給了第一個來到現場的考古隊長贠安志,并告訴贠安志,這個金手镯是和羅月娃昨晚無意當中發現的。

贠安志仔細詢問了這個金手镯的發現經過,得知除了這兩位民工之外,并沒有第三個人知道,于是口頭表揚了武戊昌和羅月娃,便讓他們回去休息了。

1988年年底,賀若氏的墓葬發掘工作結束。從這座古墓的《出土器物登記表》上可以看到,賀若氏的墓裡共發掘出土金器、陶器、壁畫等文物100餘件,但其中并不包括兩位民工無意中發現的那隻金手镯。

作為一名資深考古專家,贠安志在拿到這隻镯子後,馬上就認出了這是一隻“唐代四龍雙鞘金镯”。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這隻四龍雙鞘镯為插銷式,以金二龍纏繞構成半環 ,再以合頁軸連接配接,固定成環。這類造型手環源自北印度地區,在之前的南北朝時期古墓中曾有過發現,對于它的價值,贠安志是一清二楚的。

1993年11月20日至1994年2月,陝西省考古研究所與香港市政總署館在香港合作舉辦了一場反映唐代貴族生活的文物展《物華天寶—唐代貴族的物質生活》。

作為主辦方之一,陝西省考古研究所精選了一批文物參展,其中就包括賀若氏墓出土的金钗、金蓖、金頭飾、金耳墜等等。

但是這套金首飾中,缺失了賀若氏佩戴過的金手镯,這也讓所有參觀的人大感美中不足。

在考古界,很多文物由于年代久遠,湮滅在曆史的長河之中,雖然令人遺憾,但這也屬于正常現象。是以賀若氏的墓葬發掘之後,她佩戴過的金手镯不見蹤影,并沒有引人任何人的懷疑。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三、

六年後的1994年1月5日,鹹陽市警察局秦都分局刑警隊接到一起報案。報案的是個女性,她在報案中稱其丈夫贠安志遭到了巴豔芳、趙有權、巴義傑等人的搶劫,被搶走5萬餘元,以及四件贠安志收藏的文物。

接到報案後,警察很快将巴豔芳、趙有權、巴義傑等人抓捕歸案。在審訊過程中,一個埋藏了六年之久的驚天秘密,終于浮出了水面。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作為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隋唐室主任和國内著名的文物專家,贠安志可謂事業有成。

從西北大學曆史系考古專業畢業後,贠安志便被配置設定進了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出身農村的贠安志,也沒有辜負上司的期望,工作十分努力,業務時間則如饑似渴地學習,很快便在同齡人中出類拔萃,得到了上司的信任和重點培養。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對這位青年才俊的生活也很照顧,不但給他分了房子,還給他配了工作用車。

贠安志後來又娶了一位西安本地的女人,組成了家庭。在外人眼中,這就是一個農村青年的勵志故事:事業有成,家庭和美。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但是讓人想不到的是,功成名就的贠安志也有着不為人知的“秘密”。

1987年,贠安志認識了一個名叫巴豔芳的女子,很快便被巴豔芳的美色所迷,想方設法将巴豔芳勾搭到手,成了他的情婦。

巴豔芳時年27歲,在一家歌舞廳上班。她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在西安找個有錢人嫁了,過上優越的生活。一開始,她并沒有把贠安志放在心上,認為贠安志隻不過是個拿死工資的中年大叔,給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以對贠安志比較冷淡。

為了追到巴豔芳,贠安志在兩人的一次幽會中,給巴豔芳看了一樣東西:那隻“唐代四龍雙鞘金镯”。

贠安志告訴巴豔芳,這隻金镯子是自己在發掘一座古墓時偷偷私藏下來的,是國家一級文物,以當時的價格估計,至少值三個億。

巴豔芳知道贠安志是文物方面的專家,而且這隻镯子珠光寶氣,一看就特别值錢,這讓貪财的巴豔芳改了主意。

她想:如果有朝一日贠安志能與妻子離婚,将她娶進家門,再把這個镯子賣掉,自己豈不是成了億萬富翁了?就這樣,巴豔芳投入了贠安志的懷抱。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四、

随着時間的推移,巴豔芳發現贠安志對她的态度就是玩玩,根本沒有離婚再娶她的心思。時間一長,巴豔芳不幹了。

恰在此時,一個名叫趙有權的社會青年看中了巴豔芳,對她展開了瘋狂的追求。

相比贠安志這個中年大叔,趙有權要長得耐看得多。雖然此人不學無術,也沒有什麼正當職業,但卻長了一副好皮囊,加上能說會道,特别會哄女孩子,是以很快便俘獲了巴豔芳的芳心。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相處一段時間後,巴豔芳和趙有權便到了談婚論嫁的階段。到了這個時候,巴豔芳也不瞞着贠安志了,和贠安志提出了分手。

1994年1月4日晚,巴豔芳把贠安志約到自己家,要求贠安志賠償這幾年自己的“青春損失費”。

贠安志不同意,兩人發生了争執,巴豔芳于是一個電話,喊來了未婚夫趙有權和堂哥巴義傑。

趙有權趕到巴豔芳的住處,二話不說,對着贠安志就是一陣拳打腳踢,并要求贠安志拿出20萬元,算是對巴豔芳這幾年的補償。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贠安志說自己哪有這麼多錢,巴豔芳便點名,要贠安志把那隻金手镯拿給自己,算做補償,否則自己便去贠安志的機關告發他,說他偷盜國家的文物,不但要讓他身敗名裂,還要讓他坐牢。

贠安志自然知道後果。于是帶着趙有權和巴豔芳回到家中,将那隻金手镯交給了巴豔芳。巴豔芳還不滿足,又拿走了贠安志家裡的一張1.5萬元的存折,以及贠安志收藏的一面銅鏡和一件小玉豬。

幾天後,贠安志的妻子要用錢,發現存折不見了,贠安志這才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妻子,并要求妻子不要報案,但并沒有告訴妻子那隻金手镯的來曆。第二天,贠安志的妻子越想越氣,于是瞞着贠安志向警方報了案。

西安警方接到報案後,很快将巴豔芳、趙有權等三人抓捕歸案。那隻“唐代四龍雙鞘金镯”,就這樣出現在偵查人員面前。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五、

1996年12月8日,鹹陽市檢察院以利用職務之便,将國家一級文物據為己有的罪名,對贠安志提起公訴。

在法庭上,贠安志辯稱自己主觀上沒有對金手镯隐匿據為己有的故意,因為到案發時為止,賀若氏墓的發掘報告尚未完成,而自己在賀若氏墓的《出土器物登記表》中對這隻金手镯進行了補登,現在這份登記表就在自己辦公室的抽屜裡。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鹹陽中院認為案發後,公安機關在贠安志的辦公室資料櫃中找到的《出土器物登記表》中,的确有這隻金手镯的登記,由此認為鹹陽市檢察院指控贠安志将這隻四龍戲珠純金雙鞘镯據為己有的證據不足,宣告贠安志無罪。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這份判決判決在社會上引起了劇烈反響,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法院的判決有誤。

随後,鹹陽市檢察院向陝西省高院提起抗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也向陝西省人大常委會提出請求,請求人大行使監督職權,責令有關部門依法追究贠安志的刑事責任。

這個案件在當年引起了法律界的一場大讨論。大多數法律專家認為,贠安志在考古工作中違反規定,對國家一級文物隐瞞不報,緻使文物脫離監管長達6年之久,主觀上有侵吞的故意,客觀上完成了非法占有的行為。

鹹陽中院僅以一份《出土器物登記表》就判定其無罪,缺乏說服力。6年來,金手镯一直私藏在贠安志家中,這是事實,也完全證明贠安志具有侵吞金手镯的故意,鹹陽市宣告其無罪是不适合的。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更令人氣憤的是,在鹹陽中院作出無罪判決後,贠安志居然要求考古所恢複其名譽,賠償損失,甚至幾次大鬧考古所,态度十分猖獗,更是激起了公憤。

1999年3月,全國人大代表、著名考古專家韓偉在九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與其他一些位來自文物保護界的代表聯名向最高檢和最高法提出質詢,要求全面複查此案,挽回不良影響。

在面對央視記者采訪時,韓偉悲憤地質問:如果像贠安志這種行為都無罪的話,考古發掘現場的文物安全靠什麼去保障?

在最高檢和最高法的監督下,2000年6月,鹹陽中院對本案進行了重審,最終以A錢罪判處贠安志有期徒刑十一年。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贠安志随後提起上訴,稱自己沒有占有金手镯的故意,把金手镯帶回家是為了研究,不是A錢。這份無理的上訴,很快便被省高院駁回。

2010年11月,在獄中獲得8個月減刑的贠安志走出了監獄大門,消失在人海之中。由于在服刑時,妻子與贠安志已經離婚,是以筆者查遍了資料,也沒找到他現在生活在哪裡,過得怎麼樣。

有一點可以肯定,作為一名中年專家,贠安志本來應該有着大好的前途。是貪婪和私欲害了他。

按年齡算,贠安志如果還活着,今年也才70多歲。不知道現在的他,心裡有沒有後悔?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六、

事實上,像贠安志這樣“監守自盜”的事,在文物界并不是個例。

當年震驚文物界的新疆博物館文物失蹤案,緻使9件國家一級文物流失,其犯罪嫌疑人就是原新疆博物館考古部副主任、副研究員黃小江。

黃小江曾多次參與新疆的考古挖掘工作,是新疆博物館的漢墓專家。1983年12月至1984年12月,經國家文物局準許,新疆博物館組織考古發掘隊對和田洛浦山普拉古墓葬進行兩次發掘,黃小江都是主要負責人,兩次發掘的出土文物均由其保管和研究。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正因為如此,一個叫阿裡木.買買提的文物販子,把目光瞄準了黃小江。

阿裡木.買買提以拜師學習考古知識為名,頻繁出入黃小江處,對黃小江非常大方,擷取了黃小江的信任。

後來,阿裡木.買買提先後多次從黃小江處“借”出由黃保管的珍貴文物22件,将其中的9件國家一級文物和1件國家二級文物進行了倒賣,共賣得贓款18萬元。

可憐的黃小江直到案發時,還在做着阿裡木.買買提歸還文物的美夢。最後,黃小江以珍貴文物流失罪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

2015年,遼甯省朝陽市警察局破獲了一起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的文物案,抓獲嫌疑人175人。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這個特大盜墓團夥主要盜掘的是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文物和遼金時代的錢币,在他們團夥成員中,就包括了遼甯某考古研究所的“專家”,還有幾名赤峰市敖漢旗博物館的業務骨幹。

這些人給盜墓團夥“掌眼把脈”,坐地收贓,形成一條非法文物交易的鍊條。

這個文物盜賣團夥共盜掘紅山文化遺址、古墓葬22起,案發後,警方追繳回各類文物263件,其中一級文物64件、二級文物33件、三級文物78件。

考古發掘是國家行為,發掘出的文物是國家的,任何人不能據為私有。如果不依法管理,國家文物的安全就得不到保證。

1988年,民工挖到一枚3億金镯,上交後卻失蹤了六年

贠安志案件之後,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的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作出了修正。在第74條第一款規定:發現文物隐匿不報或者拒不上交的,将依法追究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世界上各個國家,都有針對文物保護方面的立法,很多國家的這方面的法律,都非常詳盡和嚴格。

中國是個文物大國,考古發掘文物管理立法方面,也應該走在世界前面。隻有這樣,才能防止出現贠安志這樣“監守自盜”的“碩鼠”,讓中華民族優秀的曆史文化遺産代代相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