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自主,兵臨城下|圍攻BBA

自主,兵臨城下|圍攻BBA

導語

Introduction

身處這個時代,自主品牌就應該去徹底重塑中國豪華車市場的格局,做一次之前從未有過的嘗試。

作者丨崔力文

責編丨李思佳

編輯丨朱錦斌

曾經何時,放眼中國汽車行業,自主品牌與德系豪華品牌BBA之間,好似兩條不斷延伸的平行線,并沒有過多交集。雙方都處在能夠讓利益最大化且熟悉的細分市場内,全力收割終端份額。

自主,兵臨城下|圍攻BBA

但很快,情況開始發生改變。

站在BBA的視角,為了擴大基盤,實作更大由量變所引發的質變,産品矩陣開始逐漸下探,已然成為必須去做的事情。

站在自主品牌的視角,随着技術與研發的不斷累積,位于終端消費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得以提升,開始猛烈上攻,同樣成為了大勢所趨。

并且在此過程中,還出現了一個足以改變整個格局的“變量”——電動化。

借助這樣一個無形的推手,湧現出一批實力不容小觑的新勢力造車。它們,沒有了那些所謂的曆史積澱與過往榮光,作為沉重的束縛與包袱,反而能夠拼盡全力的放手一搏。

自主,兵臨城下|圍攻BBA

最終,形成的局面便是,本身兩條平行的直線,紛紛開始改變方向,直至出現無法逆轉的交集。一場自主品牌兵臨城下,圍攻BBA的戰鬥,悄然間拉開了序幕。

作為旁觀者,雖然明知這樣的嘗試,必然會遇到愈發繁多的挑戰,但是能夠有幸見證,仍感十分欣慰。

至于背後更大的原因,還是希望在接下來的豪華車銷量榜單中,不僅僅隻有BBA的長期霸榜,而是開始出現自主品牌的身影。

“我就是沖着你來的。”

如果說,當下BBA的傳統燃油車闆塊,更像是一座堅不可摧的堡壘,那麼其新能源闆塊,則完全可以用漏洞百出所形容。換言之,即便依然擁有強大的品牌力作為支撐,但産品端早已失去燃油車上那種絕對的領先優勢。

自主,兵臨城下|圍攻BBA

也正因如此,以蔚來、小鵬、理想為代表的新勢力造車,今年的推新計劃,全部指向了BBA最深處的“腹地”。

“4月,我們将釋出一款新車,也就是過去傳言很久的Gemini雙子星。實際上,就是蔚來ES7,車型定位介于ES6和ES8之間,是一個大五座純電SUV,在舒适性上有更多追求,誕生自NT2.0平台。”

上周,恰逢元宵節,蔚來所舉行的一場分享會上,秦力洪正式對外官宣繼ET7、ET5後的又一款新車。随後,他也直接表明,蔚來ES7最大的競争對手,就是寶馬X5L。

自主,兵臨城下|圍攻BBA

“蔚來ES7和寶馬X5L會成為今年最值得大家期待的兩款大五座SUV,分别在傳統燃油和新興電動兩個市場來發力,我們希望能夠和優秀的寶馬X5L攜手共進,滿足使用者不同的需求。”

雖然語氣乍一聽非常溫和,但是從中依然能夠感受到野心的存在。作為支撐的論據,過去一年,蔚來共傳遞新車91,429輛,單車型平均售價突破42萬元。

“按照去年的上險數,蔚來銷量約九萬台,在30萬元以上的高端品牌電動車中,份額占到40.8%。上半年是37%,下半年是44%,還呈現出一個上漲的趨勢。排在我們後面的是特斯拉。盡管特斯拉的整體銷量,是蔚來的好幾倍,但是開票30萬元以上的車輛比蔚來少六七千輛。至于BBA,寶馬是兩萬多輛,奔馳是六千多輛,奧迪則是兩千多輛。”

自主,兵臨城下|圍攻BBA

顯然,資料不會說謊,身處新能源市場,在與BBA短兵相接後,蔚來無疑取得了暫時的領先。

而自這家新勢力造車2014年誕生以來,奔馳、寶馬、奧迪,就被其視為最大的競争對手。與之比對的則是除産品外,自建的換電體系、服務體系甚至刻入DNA“使用者企業”的定位。

去年,合肥江淮蔚來工廠,第10萬輛新車下線後的專訪中,李斌也曾表示,将來勢必要和BBA“四分天下”。

2021 NIO Day釋出結束,“5>3”的概念被首次被提出,就已知曉ET5的對手并不是特斯拉Model 3,而是寶馬3系。同樣,更早之前釋出的ET7,最大的競品,也被框定為寶馬5系。

自主,兵臨城下|圍攻BBA

在秦力洪眼中,未來中國豪華車市場的頭部梯隊,将會從“BBA”變為“NBA”。那麼,被替代掉的字母究竟代表是誰?顯然,已經無需多言。

相比之下,無論理想,還是小鵬,向BBA發起挑戰的趨勢,并沒有蔚來那般“外放”,但依然能夠從細節處,印證許多東西。

衆所周知,同在4月,理想也将帶來第二款量産車型,相比理想ONE定位更豪華、尺寸更大的理想X01。而從許久前網絡中流出的一張車型規劃圖來看,其競品對标的則是奔馳GLS。

自主,兵臨城下|圍攻BBA

至于小鵬G9,披露更多資訊,甚至開啟預售的時間,大機率也将會在今年北京車展期間。而從其産品定位與在智能化次元所展現出的競争力來看,同樣有着與BBA幾款在售SUV“掰掰手腕”的機會。

“醒醒吧,我就是沖着你來的。”

上述一句話,或許就是對于它們各自心境,最恰當的形容。

此刻,作為整個汽車行業的後來者,究竟能否生存,已不再是“蔚小理”最需要擔憂的問題。

自主,兵臨城下|圍攻BBA

當手中握有的資源愈發充沛,借助“電動化”作為載體,進軍豪華車市場,在BBA尚未完全實作“大象轉身”的階段,殺它們一個措手不及,率先搶占先發優勢,成為了三家新勢力造車正在做的。

并且還需提及的是,今年,我們還将見識到例如蔚來、小鵬,位于歐洲市場開拓更多國家,甚至直接進入BBA“大學營”德國,開設直營門店。

顯然,身為自主品牌中的新興力量,需要如此充滿勇氣的嘗試。

“打仗,本來就是揚長避短。”

本段展開闡述前,首先想要分享一組資料。

2020年,乘聯會資料顯示,豪華品牌累計零售銷量達到256萬輛,同比增長超14%,BBA在華總銷量則達227.7萬輛,占比達到89%。

自主,兵臨城下|圍攻BBA

可2021年,中國豪華車市場同比增速,卻回落至5.6%,按BBA在華銷量總量230.5萬輛推算,占比下跌近5%。

其中,排名榜首的寶馬,去年在華共售出新車84.6萬輛(含MINI品牌),同比增長8.9%。排名第二位的奔馳,銷量為75.9萬輛,同比下滑2%。第三位的奧迪銷量為70萬輛,同比下滑3.6%。

如此結果,想必已經能夠直接說明,于内于外,BBA都在經曆着一場新的考驗。

豪華車市場這塊“蛋糕”,随着自主品牌的上攻,加之類似于特斯拉般新豪華品牌的來勢洶洶,正在不斷被蠶食與瓜分。

自主,兵臨城下|圍攻BBA

而在BBA的戰略版圖中,中國作為其最重要的單一市場與利潤來源,三者無疑均通過各種方法,試圖沖破年銷100萬輛大關。

但近日,曾在看到這樣一種說法: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加之電動化轉型的節點遠比想象中更快到來,BBA在華年銷量,甚至可能出現不增反降,回落到60萬輛大關,并長年維系在此。

眼下,無法用更多論據,去印證上述預測的真實性,可能夠肯定一點,接下來,除了遭受“蔚小理”的沖擊,BBA需要面對的“敵人”,還有它們。

2021年,極氪與岚圖的按時傳遞,終于為傳統自主車企所孵化出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扳回一城。

今年,類似于智己、沙龍、阿維塔包括比亞迪尚未官宣的高端支線,也将加入到這場“圍攻BBA”的戰鬥之中。

自主,兵臨城下|圍攻BBA

讀到這裡,想必會有人質疑,“如果所有人都是選擇借助新能源賽道進行宣戰,即便取得一定的效果與成績,可含金量仍有待商榷。”

而我更想反駁道:“打仗,本來講究的就是揚長避短。自主品牌既然擁有一次難得可貴的彎道超車機會,為何不牢牢抓住?況且,燃油車闆塊還有例如坦克500、領克09等車型的出現,同樣收獲了大批終端使用者,願意抛棄BBA為之買單。”

由此望向更深處,與其說圍攻BBA,不如将這樣的趨勢,歸功于中國汽車工業曆經幾十年的沉澱與發展,終于到了開花結果的時刻。更加幸運的是,我們牢牢抓住了這場帶電的轉型,并一躍成為領跑者。

自主,兵臨城下|圍攻BBA

“我們家的産品一旦上市,一年能銷售30萬輛。第一年幹翻特斯拉,第二年遠遠超越他們,并且單年銷售迅速超過200萬輛。BBA旗下所有30-50萬之間的車,一把全幹掉。”

一段略顯狂妄的發言,來自華為餘承東,許久前的一次公開演講。

雖然僅從話語本意了解,未免有些脫離實際、天方夜譚,甚至容易引起反感,但其所展現出态度,同樣與文章想要表達的主題“圍攻BBA”所契合。

自主,兵臨城下|圍攻BBA

文末,想說的是,打開乘聯會統計的2021全年高端轎車、SUV銷量榜單,前10中的大多位置,依然被BBA的多款産品所占據。

好在,有幸見證了紅旗H9、理想ONE、蔚來ES6的入圍。是以,接下來的願望,變得異常簡單:能夠看到更多誕生于自主品牌的豪華車,能夠擠進榜單,直至占比超過半數,甚至霸榜。

最終,用實際行動,去徹底重塑中國豪華車市場的格局,做一次之前從未有過的嘗試。

自主,兵臨城下|圍攻BBA
自主,兵臨城下|圍攻BBA

|崔力文|

愛車如命,

更愛電動汽車的小編一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