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您小時候逛廟會
經常看見這樣的絨花
2009年,北京絨花入選
北京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在各種節慶和廟會上也廣受歡迎

古人有多喜歡花?
在中國古代
人們喜歡将花戴在頭上
許多史書、出土文物和繪畫裡
都能找到見證
四川郫縣宋家林出土的
東漢陶持鏡俑
頭上就戴着兩朵花
唐代的《簪花仕女圖》上
每一個仕女的發髻上都簪着花
到了冬季百花凋零時
古人還會選擇絨花進行佩戴
牡丹花是中國人
最喜愛的花卉形象之一
曆代以來
中國女性喜歡将它裝飾在頭上
敦煌壁畫上的唐代女性
頭上大量出現了
牡丹花樣式的裝飾形象
收藏于故宮的《十二美人圖》中
人物頭上插着的
無論是菊花還是牡丹花
都是由絨花工藝制成
當絨花遇上北京冬奧會
2022年北京冬奧會上
一朵牡丹樣式的絨花
出現在了禮儀小姐的帽子上
進入了冬奧會的頒獎現場
北京冬奧會頒獎禮儀服裝
“唐花飛雪”設計師楚豔介紹:
“冰雪運動一定要
展現某種程度上的溫暖,
這不僅指身體上的溫度,
同時也想表達一種中國文化上的溫度。”
希望通過這個具有裝飾性的帽子
為頒獎禮儀人員整身造型
帶來一個點睛之處
北京冬奧會的設計
需要更現代
更有青春氣息
是以,設計人員
通過提煉牡丹花瓣的造型
設計出了幾個簡約的牡丹花造型
并通過非遺的手工藝
将它表現出來
絨花是如何制作的?
絨制品主要的材料是蠶絲和金屬絲
一朵花平均需要7~8個步驟
拴拍子、剪拍子、搓條
……
絨條的制作是一個難點
不僅要求手指有力量
還需要磨出繭才友善制作
據介紹
為北京冬奧會制作的“唐花”
顔色經過無數次調試
為了避免手工帶來的差異
要求也非常嚴格
戳視訊,一起看看
鄧雲鄉曾在文章《朝山走會》裡
記載過上世紀30年代
北京人去妙峰山趕廟會的場面
“歸途中不論男女老幼,
頭上都要簪一朵大紅絨花,
謂之'戴福還家'。”
北京冬奧會頒獎禮上的絨花
不僅帶來了一段兒時溫暖的記憶
也給冰雪賽場上
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
帶來了一段喜慶和美麗的記憶
來源:央視一套
虞風文化傳媒
戶外大屏| 電視飄字| 拍攝短片| 微信公衆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