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取經路上,孫悟空隻用一招就獲得如來承諾,還順手除掉一個宿敵

《西遊記》中,由唐僧率領的取經特工隊,是一個分工明确的團隊,最忙、最累的無疑是孫悟空,負責化緣的是他,遇到險情打頭陣的是他,敗陣後化妝偵察的是他,四處搬救兵的還是他,翻開“取經功勞簿”,滿滿的都是孫悟空的名字。

功勞大,不代表待遇好,取經團隊中挨罵最多的就是孫悟空。每當唐僧有不順心的事,總會不自覺的開啟“話痨”模式,“潑猴”、“憊懶”、“不肯努力,常懷懶惰之心”等“罪名”,成了唐僧“攻擊”孫悟空的利器。

取經路上,孫悟空隻用一招就獲得如來承諾,還順手除掉一個宿敵

唐僧

想那孫悟空,皈依佛門以前,是何等的風光:收降七十二洞邪魔,手下有四萬七千群怪,頭戴的是紫金冠,身穿的是赭黃袍,腰系的是藍田帶,足踏的是步雲履,手執的是如意金箍棒,着實也曾為人,保護唐僧是分内的工作,可一路上的“折磨”,确實是孫悟空心裡的拔不掉的一根刺!

為了讓取經團成員安心“服役”,如來佛祖和觀音菩薩對每個人的未來都做出了明确規劃。唐僧自不用說,完成任務後,就可以歸位成佛,其餘幾人中,觀音菩薩向豬八戒承諾:往西天走一遭來,将功折罪,管教你脫離災瘴,行至流沙河,又對沙僧承諾:入我門來,皈依善果,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上西天拜佛求經?我教飛劍不來穿你。那時節功成免罪,複你本職……

取經路上,孫悟空隻用一招就獲得如來承諾,還順手除掉一個宿敵

沙僧

借助取經計劃,豬八戒能脫離災瘴,沙和尚可以官複原職,唯獨孫悟空比較特殊,唐僧不僅是他師傅,還是他的救命恩人,觀音對孫悟空并沒做出明确的安排:

待我到了東土大唐國尋一個取經的人來,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個徒弟,秉教伽持,入我佛門,再修正果……

按照觀音提供的“職業規劃”,孫悟空隻是“再修正果”而已,唐僧領會了其中的含義,從解救孫悟空出山的那一刻起,他的定位就很低,也難怪唐僧時刻都對孫悟空保持着“不友好”的苛刻态度了。

取經路上,孫悟空隻用一招就獲得如來承諾,還順手除掉一個宿敵

觀音菩薩

業務能力突出的孫悟空,晉升空間很狹窄,昔日大鬧天宮激怒了玉帝,攪鬧蟠桃會惹惱了王母,偷吃仙丹又得罪了道祖,二次創業的他,要想擺脫尴尬的地位,無論如何也得争取上司的認可,打怪更新的正常操作已經落後了,心智成熟的孫悟空另辟蹊徑,隻用一招就獲得了如來的承諾,還順手除掉一個宿敵!

其實,玉帝也好,如來也罷,都不願看到經計劃失敗,所謂的八十一難,不過是場熱鬧的“走秀”,真正危害唐僧的不多,看懂了取經的“核心”後,孫悟空“生了二心”,故意制造出一個跟自己一模一樣的“六耳猕猴”,克隆出唐僧、豬八戒、沙和尚,計劃取代唐僧,瓦解取經團。

關于真假美猴王的PK過程不必贅述,需要注意的是如來對六耳猕猴的解釋,以及此次事件的總結!

取經路上,孫悟空隻用一招就獲得如來承諾,還順手除掉一個宿敵

孫悟空

當孫悟空和六耳猕猴一路打到大雷音寺時,如來對滿天諸神闡述了自己對真假美猴王的了解:汝等俱是一心,且看二心競鬥而來也!

如來所說的二心到底是什麼意思?難不成真像某些人所說的,是孫悟空的善念與惡念嗎?

佛經(華嚴經)有雲:凡人皆有二心,一為真心,二為妄心,如來把假悟空定義為“妄心”,其實是了解了孫悟空的“苦心”!

慧眼如炬的如來佛祖,詢問諸佛、菩薩、羅漢、比丘,是否知道假悟空的來曆時,靈山諸神推說不知,“博學”的如來又科普了一下生活在四大部洲的物種的起源:

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鱗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中……

取經路上,孫悟空隻用一招就獲得如來承諾,還順手除掉一個宿敵

六耳猕猴

好吧,就算真的有混世四猴,那六耳猕猴屬于其中的那一類呢?如來又詳細介紹了混世四猴的特點:

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鬥。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我觀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處,能知千裡外之事,凡人說話,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與真悟空同像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很沖突有沒有?如果完全相信如來的介紹,那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的六耳猕猴幹嘛要到靈山來找死?很明顯,如來的這套說辭疑點頗多,很難讓人信服!

如來有如來的道理,孫悟空也有自己的無奈,他當衆表明心迹,隻求如來給自己做一回主!

故此大膽輕造,千乞大開友善之門,廣垂慈憫之念,與弟子辨明邪正,庶好保護唐僧親拜金身,取經回東土,永揚大教!

取經路上,孫悟空隻用一招就獲得如來承諾,還順手除掉一個宿敵

如來佛祖

不愧是猴哥,人狠話不多,卻有含金量十足,隻要如來辨明邪正,孫悟空不光能保護唐僧取經,更重要的是——永揚大教!正是這句話,深深的打動了如來,好一個永揚大教,好一個識時務的孫行者!

借助紫金缽,如來秒敗六耳猕猴,擺明了是在支援孫悟空!成功接收如來發出的信号,孫悟空迅速做出反應,掄起鐵棒,劈頭一下打死,至今絕此一種(也許根本就不存在這個物種)。

配合孫悟空演完“雙簧”的如來,立刻做出承諾:你休亂想,切莫放刁。我教觀音送你去,不怕他不收。好生保護他去,那時功成歸極樂,汝亦坐蓮台!

要是不打死六耳猕猴,唐僧絕對取不到真經,孫悟空成佛更是癡心妄想,六耳猕猴消失後,孫悟空也變了,雖然偶爾還會跟唐僧鬥嘴,但很少公然對抗師傅,因為他借六耳猕猴達到了目的,在團隊中獲得了僅次于唐僧的地位,不得不佩服孫悟空使的這一招,既得到了如來的承諾,還順手除掉了實力不在自己之下的“宿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