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打破魔咒:雪道盡頭是骨科?——冰雪運動必讀

冰雪運動

ICE&SNOW SPORTS

北京2022冬奧會冰雪運動的比拼正在激烈的進行,中國曾向世界承諾“帶動三億人參加冰雪運動”,讓冰雪運動在中國逐漸流行起來。但滑冰、滑雪等冰雪運動相比于田徑等地面上的運動技術難度更高,稍有不慎,便可能摔個雞飛蛋打,讓人不禁笑稱“雪道的盡頭原來是骨科”。

研究發現,大衆滑雪損傷發生情況與競技滑雪損傷略有差異;損傷特征顯示高山滑雪以下肢損傷居多,單闆滑雪以上肢肩、肘、腕部損傷居多;骨折一直是較嚴重的損傷類型,且多年來骨折發生率沒有明顯下降。是以,學習冰雪運動前,一定要先知道哪些部位最容易受傷,怎麼在運動中保護自己。千萬不要下了雪道,就進骨科。

打破魔咒:雪道盡頭是骨科?——冰雪運動必讀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

骶尾骨骨折

在滑冰滑雪運動的初期,由于重心不穩導緻運動中坐倒在地上是最尋常的事,當受傷暴力過大時,骶尾骨即有可能發生骨折。骶尾骨就是我們常說的尾椎骨,骶尾骨骨折後會引起局部疼痛、壓痛、血腫,坐位時疼痛嚴重,不敢整個臀部坐下;起立時疼痛加劇,患者站立不動時,或者處于卧位時疼痛減輕。部分患者還可能會有排便次數增多、感覺排便不淨的症狀。如果在滑冰或滑雪坐着摔倒後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前往醫院就醫,避免延誤治療的最佳時間。

對于穩定的病情較輕的骶尾骨骨折,可通過卧床休息調養,早期可無負重下床活動。如疼痛較重時可遵醫囑口服一些鎮痛藥物緩解症狀。對于骶尾骨骨折損傷較輕的患者,一般預後良好,不影響平時的生活和工作;而對于損傷較重的患者,如治療不當,使骨折畸形愈合,可導緻部分女性骨盆出口狹窄影響育齡婦女的生育;小部分患者遺留有嚴重的疼痛,對生活品質造成較大影響。一定不可掉以輕心。

那怎麼預防或者保護自己呢?初學者可以通過降低滑行速度,聽從專業人士指導,屁股上佩戴海綿坐墊等護具的方式,避免骨折的發生。

打破魔咒:雪道盡頭是骨科?——冰雪運動必讀

骨盆損傷

骨盆骨折是一種嚴重外傷,占骨折總數的1%~3%,多由高能外傷所緻,半數以上伴有合并症或多發傷,緻殘率高。低能創傷所造成的骨盆骨折多為穩定性骨折,而高能外力所造成的骨折多為不穩定骨折。骨盆骨折後多表現為廣泛疼痛,活動下肢或坐位時加重。局部壓痛、淤血,下肢旋轉、短縮畸形,可見尿道口出血,會陰部腫脹。

對于骨盆和四肢的損傷,我們可以利用随身的裝備完成自救。骨盆和骶尾部的劇烈疼痛可能提示了骨盆的骨折,因為嚴重的骨盆骨折是很兇險的,臨床上需要用骨盆帶固定,在雪道上可以用雪服當做骨盆帶進行固定。将雪服展平,墊在臀部下方,兩個袖子經過雙側股骨大粗隆的外側,在前方打結,同時将雙側足部并攏,用魔術頭巾固定。等待120急救的到來或送至醫院急診處理。

打破魔咒:雪道盡頭是骨科?——冰雪運動必讀

(圖檔來源:騰訊醫典)

頭頸部及脊柱外傷

對于頭頸部及脊柱的外傷,主要以預防為主。因為頭顱和脊柱裡儲存着人非常脆弱的神經中樞,通過這些神經,可以将周圍神經獲得的感覺上傳到大腦皮層,可以将大腦下達的運動指令傳遞到每塊肌肉形成運動,大腦裡還有人類意識覺醒、情感活動等進階功能,一旦遭遇劇烈撞擊和損傷,後果則不可預測。被人們熟知的車身舒馬赫2013年在厄爾貝斯山脈滑雪時不幸頭部撞擊到岩石,陷入昏迷,妻子散盡家财也未能讓他擺脫成為植物人的命運。

脊柱的外傷多為骨折等,多發生在頸椎或者腰椎。單純脊柱骨折的表現多為遭遇直接或間接暴力後出現胸背及腰背部的劇烈疼痛,活動後加重。但不幸的是,脊柱骨折常對椎管内的脊髓和神經造成壓迫甚至受暴力直接損傷,是以脊柱骨折的發生常合并脊髓或神經根的損傷,表現為損傷平面以下的感覺消失,運動功能障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癱瘓),可能伴有大小便的失禁。

對于滑雪運動來說,頭盔可以減輕大腦遭遇的外傷,必需佩戴。如果遇到不可避免的摔倒,一定先使用上肢或下肢進行緩沖,或使用身體的側面迎接撞擊,避免頭部或脊柱直接遭受外力。一旦發生損傷,一定要等待專業救援,因為救援不當造成的脊柱脊髓二次損傷可能比原始的損傷更加嚴重,是以千萬不可擅自處理。一句話概括為:頭頸背痛、暫時别動,等待救援,避免加重。

打破魔咒:雪道盡頭是骨科?——冰雪運動必讀
打破魔咒:雪道盡頭是骨科?——冰雪運動必讀

雪上摔倒

打破魔咒:雪道盡頭是骨科?——冰雪運動必讀
打破魔咒:雪道盡頭是骨科?——冰雪運動必讀
打破魔咒:雪道盡頭是骨科?——冰雪運動必讀
打破魔咒:雪道盡頭是骨科?——冰雪運動必讀

脊柱骨盆骨折

四肢與關節外傷

在摔倒時,出于自主保護反應,手直接着地受力,容易造成上肢關節扭傷、脫臼和骨折。如腕關節、肘關節、上臂和肩關節的損傷。滑雪運動的技術特點,要求膝關節在一定屈曲範圍内屈伸、扭轉,是以也容易造成膝關節的損傷。

膝關節是人體中的結構最複雜、關節最大、杠杆作用最強而最容易受損的關節,滑雪作為一種速度和技能性項目,在整個訓練和比賽過程中,不斷做滑降和回轉動作,對膝關節的力量和柔韌性要求很高。膝關節不斷地進行屈、伸、扭轉,這就使膝關節承受了相當大的負荷,極易導緻肌肉拉傷和韌帶損傷。

膝關節交叉韌帶主要功能是維持膝關節的穩定性。膝關節交叉韌帶位置深,在非強大的暴力不易引起交叉韌帶的損傷和斷裂。一般單純性的交叉韌帶損傷較少見,多伴有側副韌帶及半月闆的損傷。在失去重心向前跌倒,滑雪闆前部及膝部着地時,暴力撞擊胫骨上端時,膝關節屈曲胫骨向後移位,可造成前交叉韌帶損傷。抽屜試驗是檢查前後交叉韌帶有無松弛的方法。

髌骨勞損則是由于膝關節局部負過重引起的慢性損傷。在滑雪運動中,滑行、轉彎、急停等動作膝關節均處半蹲位,經常在130~150度進行屈曲或内扣,此時髌骨及髌韌帶承受的壓力較大,長期的應力集中則會導緻髌骨的損傷。

踝關節是人體下肢一個很重要的負重關節,踝關節損傷大多是由于運動員技術動作不規範或落地不穩所緻,由于外部原因引起的動作變形也是踝關節損傷的重要原因,踝關節扭傷中,以内翻位損傷為最常見。

而對于單闆運動者來說,由于單闆滑雪是靠滑雪者不斷地改變身體的重心位置來控制滑雪的方向,而且雙腳被固定在滑雪闆上,對于身體的平衡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對于初學者來說,這個過程需要經常地摔倒和爬起。在摔倒時,初學者往往下意識地用手支撐地面,進而很容易造成手腕的挫傷。有些教練員會指導學員在摔倒的時候将手握成拳擊時那樣,這樣既可以有效地保護手掌, 也可以使手腕免受傷害。

自我防護

如何在冰雪運動中進行自我保護,避免不必要的損傷,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預防運動損傷的建議。

1. 熱身運動必不可少,尤其是參加冰雪運動時,外界環境寒冷,更要充分、認真地做好運動前的準備活動,避免在疲勞狀态下或身體不适狀态下進行。

2. 冰雪運動與其他運動不同,環境比較複雜,運動前要全面評估場地狀況,盡量選擇合适專業的裝備、服裝和護具,以降低受傷風險。

3. 在寒冷的外部環境下運動,特别是中老年人,應穿着防寒保暖的衣物,避免寒冷引發心腦血管意外。

4. 運動時要量力而行,根據自己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水準,選擇适合自己運動方式、場地、強度,初學者不要着急挑戰難度過大的場地和複雜的動作,根據熟練程度的增加和運動水準的提高循序漸進。

5. 在運動的強度和持續的時間上也要注意,在感到疲勞時不宜再勉強自己繼續運動,特别是初學者由于初次接觸,新鮮感較強,往往會長時間地持續運動,機體疲憊時更加容易發生運動損傷。

6. 很多冰雪運動項目都需要身體機能和技巧的比對,需要參與者具備一定的體能儲備、肌力、平衡能力、關節靈活性和專業知識等。是以,有專業人士的指導和一段時間循序漸進的相關練習也很重要。

祝大家都能安全地享受冰雪運動,避免下了雪道就住骨科的悲劇發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