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靜下來,富養内心
世間千般紛擾,唯有安靜,才能去躁養心。
靜,是看淡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也是豐盈内心世界的良方。
心态,心态,我們把态字拆開來看,就是心大一點,心大了,人和事自然就可以容納了。
而富養自己的心态,就是用平和的心看世界,那怕遇到再大的困境,也能把生活過得處處是風景。

02
讀書,富養靈魂
清代袁枚說:“讀書好處心先覺,立雪深時道已傳。”
四十五歲那一年,蘇轼因為“烏台詩案”被貶到湖北黃岡。
有一天,好友朱載來拜訪,而蘇轼過了很久都沒有出門迎客。
出來之後,朱載問他在做什麼。蘇轼回答:“在抄《漢書》。”
朱載驚訝:“以您過目不忘的天賦,為何還要抄書?”
蘇轼說:“我抄《漢書》已有三遍了,邊抄邊背。現在隻抄一字做題目,隻要提起這個字,我就能接着往下背誦下去。”
朱載随口提問了一個字,蘇轼馬上就能背誦出後面的内容。
蘇轼曾經提出“八面受敵”讀書論:讀第一遍,從中學習治世之道;讀第二遍,學用兵方法;讀第三遍,去研究人物和官制等等。
讀過的書,會成為你的底氣。靜下心,讀好書,養運氣。
03
不争,富養格局
《老子》曰:“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與之争。”
湖海,處于低勢,方能納百川。做人也一樣,身處低谷,不争不辯。
“水處下不争,不自以為大,卻終能成其大,成百谷之王。”
人生在世,太多是非對錯,往往争得頭破血流,最後輸的是自己。
有時候,不争,是一種智慧。
為人處事,眼光要放長遠,不必拘泥一時瑣事。
真正的聰明是,審時度勢,不争而争。
不争,是最進階的素養,不糾纏瑣事,而放眼更美好的未來。
04
運動,富養身體
羅素曾說:“一個人的外表,就是一個人價值的外觀。它藏着你自律的生活,還藏着你正在追求着的人生。”
你的形象,不僅僅展現了你的生活狀态,更展現着你的生活态度。
“不管明天會遇到什麼危機,先讓自己的體魄強壯起來。”
運動,是成本最低的富養。
一來增強體魄,二來提升精神狀态,不陷入懶惰頹廢中。
人和機器一樣,經常運動才不會生鏽。
05
善良,富養福氣
人與人之間都是互相的,與人為善,做善事,也會給自己帶來福氣。
《紅樓夢》中,王熙鳳一生機關算盡,唯獨在劉外婆這件事上,攢下了福氣。
劉外婆進榮國府後,賈母帶劉外婆遊大觀園各處,展現賈府的繁華,反襯劉外婆的老土,使其受到賈府上下嘲笑。
不過王熙鳳卻一反常态沒有取笑劉外婆,還給了劉外婆二十兩銀子,沒有折辱,沒有譏笑,沒有給劉外婆任何難堪。
恰恰是這個“偶然”的善良之舉,才在王熙鳳最落魄的時候,劉外婆感恩幫助與她。
我們做的每一件善事,最終都回到自己的身上,成為我們人生中的福氣。
存善心,行善事,善行善舉,歲月都會回饋你,好運與美好,也終會向你而來。
*來源:人民論壇網,編輯: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