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常發這幾種朋友圈的人,多半層次不高,不管是誰都别深交

經常發這幾種朋友圈的人,多半層次不高,不管是誰都别深交

圖/源自網絡 侵權請聯系删除

白岩松沒有開通微信、微網誌等社交平台,他認為這是自己的生活方式,他曾經說:

“其實微信朋友圈的内容,很多都沒什麼營養,卻能占據人的很多時間,一刷就是半小時。别人隻是想告訴你他過得怎樣,我自己都還活不明白,還要去關心别人怎麼活,這樣太累了。”

當然,一百個人有一百種生活方式,他的言論引發争議也是可以了解的。

有人喜歡分享,有人則喜歡看朋友圈裡的生活百态,這都無可厚非。但是如果你的朋友圈裡有以下這三種人,還是盡早删除吧。

因為他們不僅人品算不上好,而且層次和境界不高,帶給你的隻有負面資訊和消耗。

經常發這幾種朋友圈的人,多半層次不高,不管是誰都别深交

一:時常抱怨人生,發洩生活負能量的人,會影響你的磁場

打哈欠會傳染,笑容會傳染,情緒也會傳染,因為情緒是一件帶有很大能量的東西。正是由于能量巨大,是以傳染性也很強。

一個人若是總在朋友圈發洩負能量,而你每次都能刷到,久而久之他的不良情緒就會被你吸收,進而影響你心裡的磁場,你會發現你也很難發掘開心的事情了。

一個喜歡把朋友圈當成情緒垃圾桶的人,本身就是自我情緒管理意識較差的人,他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明知道朋友圈是公開場合,就像夜晚在别人樓下跳廣場舞的大媽一樣,他們絲毫不擔心會影響到别人。

生活不如意十之八九,喜歡抱怨的人眼睛隻看到不好的事情,他們缺少發現美好的心靈,内心被牢騷和抱怨所堆滿,并統統扔到朋友圈裡。時間一長,堆滿情緒垃圾的朋友圈便會散發陣陣惡臭,你每刷到一次,便會被影響一次。

現實生活中,沒有人喜歡逢人就抱怨的朋友,也都自動遠離負能量爆棚的人,網絡世界也是一樣。

主動清理一下自己的好友圈,不要讓負能量垃圾影響了自己的情緒,保持朋友圈的幹淨和保持心靈的澄淨一樣重要。

經常發這幾種朋友圈的人,多半層次不高,不管是誰都别深交

二:攀比之心十分強烈的人,會讓你陷入焦慮的境地

一個人就像一棵大樹,大樹的根腐敗之因就是被腐水所侵蝕,而侵蝕人心靈的腐水就是心态的失衡,造成心态失衡的關鍵就是攀比之心。

人類品質參差不齊,每個人之間多多少少都是有差距的,接受自己和别人的差距,才會收獲滿足感和幸福感,否則你就會活得很累。

生活中的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源于攀比。

有些人攀比之心十分強烈,在網上看到别人擁有的或者推崇的東西,無論自己實際的生活層次如何,都一定要得到同款,并曬在朋友圈裡,享受大家點贊和羨慕的評論。

經常發這幾種朋友圈的人,多半層次不高,不管是誰都别深交

朋友圈裡的人和網絡上的網友有很大的不同。朋友圈裡的人,大多是你認識的,跟你各方面條件差不多的,是以看到别人過得比你好太多,你會産生焦慮的情緒。而别的網友跟你沒關系,而且離得太遠,你不會有感覺。

這就像你不會妒忌億萬富翁,卻害怕你的鄰居開跑車而你壓根買不起車一樣。

但是你要知道,朋友圈裡曬出來的東西,未必是真實的,因為這些焦慮大可不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節奏,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就夠了。

經常發這幾種朋友圈的人,多半層次不高,不管是誰都别深交

三:非常嘴碎,喜歡在朋友圈吐槽自己身邊的人

很多人的朋友圈裡會有這樣一種人,他們每次發的内容,都讓人看得雲裡霧裡,乍一看沒什麼,但就是讀着不舒服,好像是在内涵一個人或者一件事。

也許他吐槽的對象沒有指名道姓,甚至你根本不認識,但是這種嘴碎的人還是不要深交,否則哪天你就成為了他吐槽的對象。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處遠了也要講個禮貌,處近了還要把握一個度,否則會給人一種生活被入侵的不适感。

而總是嘴碎别人的人,顯然他們是把握不好這個度的,他們不會懂得“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句話的内涵,總是站在上帝視角去評價别人。

這樣的人喜歡以自我為中心,會将自己的三觀強加在他人身上,一旦别人做了超出自己了解的事情,就會大肆吐槽。他們對朋友的包容性很低,基本上都是嚴于律人,寬以待己的典型。

經常發這幾種朋友圈的人,多半層次不高,不管是誰都别深交

如今的朋友圈早就成為了一個分享與展示自我的平台,有人在真心地記錄自己熱愛的一切,有人則是展示出他想讓你看到的内容。不必太當真即可,但你若是遇到以上那三種好友,建議還是遠離他們,眼不見為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