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作為一名未婚人士,你有沒有對父母說過“這輩子不打算結婚”?

或者換個角度,作為一名家有成年未婚子女的父母,你孩子有沒有對你表達過類似的态度呢?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看看最近這幾年的結婚率,離婚率以及生遇率,很多人都能感受到:

現在九零後、九五後在結婚生娃這方面的熱情,普遍都不高。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作為當事人本身,他們并不着急;

但這種态度可急壞了他們的父母。

催婚、催生的父母最經常說的幾句話,年輕人肯定至少聽過其中的一句:

“再不結婚,老了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不生孩子,以後你病了都沒人管你。”

“等你老了,孤單一人,旁邊鄰居家傳出飯菜香味,你能忍住不哭嗎?”

總之父母為了孩子的婚姻大事,恨不得全方位立體聲地給你示範不婚,不生的嚴重悲慘後果。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面對這樣的攻勢,九五後年輕人是怎麼想的呢?

今天我們請到了三位九五後的年輕人,看看他們的真實想法吧。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綿綿,24歲,研究所學生在讀

今年過年回家,我媽催我找對象,她給我算時間帳:

“你現在的找對象,至少得談兩年,互相了解對方,這就26歲了。

開始準備結婚流程,又要一年,這就27了。

再晃幾年就到30歲了!你怎麼還不抓緊啊?!一點危機感都沒有!”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我懶得理她,自顧自地玩手機。

我媽繼續說道:

“再不結婚,拖到二十七八歲,就真的沒人要了!以後等你老了,身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我笑了:

“身邊沒有說話的人?真的嗎,太爽了,這就是我想要的生活。”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我媽被我氣得三天沒給我做飯。

我真不是故意氣我媽,而是我真心覺得:

自己一個人的生活真是太清淨了,我太喜歡了。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你想啊,在學校應付老師同學,進入職場應付公司的老闆同僚,你還沒說夠嗎?

就算你想找人陪,上網沖浪到處都是你說話的地方。

現代社會,最奢侈的東西是什麼?

是“獨處的自由”啊。

或許将來有一天我會結婚,但那肯定不是因為我沒人陪着說話——這絕對不可能成為我的結婚理由。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小何,26歲,程式員

我發現社會有一個普遍的誤解:

把男性和女性放在一起比較時,總覺得好像男性對婚姻更加迫切。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列出了幾個理由。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一,男人普遍不會做飯,不會做家務,結論是男人不會照顧自己,需要通過婚姻找個保姆。

二,男人需要傳宗接代,但這個目的必須借助女人來達成。

總而言之就是,多數人認為,這個社會男的比女的更希望結婚。

要我說呢,這是一種偏見,至少就我個人而言,我就覺得結婚對我來說沒有太大的必要性。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首先我一開始就不想要小孩,并不覺得一個人必須繁衍後代。

這個世界那麼多人都生孩子,不差我一個,是吧。

我又沒有什麼特别的基因要傳遞,我家也确實沒有皇位,實在沒那個必要。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其次,我自己會做飯,也會做家務,再說現在做飯和做家務這兩項很難嗎?

又不是以前茹毛飲血的年代,現在生活中大多數事物都可以自動化,或者半自動化,自己照顧自己完全沒問題。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第三個原因,是我觀察了周圍一些同齡人的婚姻之後得出的結論。

就比如我哥吧,我哥比我大兩歲,結婚一年。

我嫂子結婚之後就辭去了工作,整天看視訊,看雞湯,家務也不做,還整天讓我哥買這買那。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你說這樣的婚姻還有什麼必要呢?

據我了解現在這樣的女生還不是少數,我認識的很多同齡女孩都明确表示:

婚後不會做家務,也不會做飯,要做就平攤,不存在自己獨自一人承擔家務的情況。

既然這樣,我還不如自己過了,省了很多麻煩,還省了很多錢。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宋嘉,27歲,公司行政主管

27歲的我,在我們村裡已經被視作是“大齡怪物”了。

今年過年的時候,父母忍不住埋怨我,因為我27歲了還沒有對象,害他們被親戚朋友嘲笑。

我爸說這個話我一點也不奇怪,我媽也這麼想,其實我是有點替她感到可憐和可悲。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我父母教育程度都不高,他們那個年代的女人,沒有受過什麼教育。

懵懵懂懂的就結婚了,生娃了,然後繼續延續上一代灌輸給他們的一些思想觀念。

以前有專門的一套對女性洗腦的話術工具,讓女人從小就認為:

長大之後,結婚生子就是女人一輩子最大的任務,做到了就是正常人,做不到就是怪物要被千夫所指。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她們這代人,普遍是這樣的觀念根深蒂固,我也無意改變他們的想法。

而現代女性意識的覺醒,讓年輕女孩們很早就認識到,自己的人生有無限的可能,并不一定要囿于廚房和竈台,一輩子成為家庭的附屬。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我也見證過身邊太多九零後朋友婚姻的一地雞毛。

其實很多人婚姻的沖突主要來源于,女性日益覺醒的自我意識,和她們的丈夫從未改變的陳舊思想之間的沖突。

說我大齡也好,說我“剩”了也好,我都不介意。

反正我好好讀書,努力工作,就是為了遠離不得不那樣做的命運。

父母說:再不結婚,以後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95後:“這麼爽?”

讨論

現在部分九五後,對結婚,生娃這些事情的熱情不高,這個現象你怎麼看?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