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裡看國潮,B站釋出2021年度國風資料報告

2021年國潮全面爆發,從審美層面到消費層面,中國風引領着潮流走向,國風也成為無數影視綜打破固有模式尋求突破的财富密碼。13日,B站釋出2021年度國風資料報告,從資料的角度看年輕人怎麼玩轉中國風。

大資料裡看國潮,B站釋出2021年度國風資料報告

1.77億愛好者:愛美、尚古、求新

作為在視訊平台上傳播的國風内容,“美”是排第一位的視覺取向。從資料上看,年輕人偏好的國風内容涵蓋面是相當廣的,衣食住行無所不包,漢服、妝造、舞蹈、非遺手藝等都契合了年輕一代人審美的需求。老樹也要開新花,傳統文化在年輕人的手下以“美”為第一視覺元素傳達出來,凸顯國風之美也不約而同的成為各個視訊的主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江蘇絨花制作工藝在B站中播放量一年增長242%,堪稱是新生代潮流單品必備。

大資料裡看國潮,B站釋出2021年度國風資料報告

對待傳統文化,年輕一代分為兩種“玩法”,一邊是精益求精的“尚古”,另一邊是天馬行空的“求新”。先從尚古說起,在報告中可以看到,“還原”是一個熱門趨勢,而且涵蓋面極廣,有的創作者花費大量時間查閱專業文獻資料,力圖複現古代的服飾、妝容,也有手工愛好者開啟了“文物複原”之路,此前UP主才疏學淺的才淺用黃金複原的三星堆黃金面具就是其中典型代表,這些人在傳統文化類目上的水準可并不“業餘”。

大資料裡看國潮,B站釋出2021年度國風資料報告

“求新”看似與“尚古”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傳統文化不是用來複現過去的,而是用來“玩的開心”的,這一現象在音樂區尤其顯著,唢呐、古筝、琵琶都褪去了高雅音樂的外衣,也不在乎它千百年的文化背景,唢呐能與鬼畜聯名,古筝就去二次元區狂野上分。平劇也不例外,新創國風音樂與戲腔的搭配締造萬千網絡熱門神曲。這群締造着、觀看着、分享着國風的青年人群與影視綜閱聽人有着較高的重合度,這組國風資料報告對于影視綜行業來說未嘗不能找到一些突破方向。

大資料裡看國潮,B站釋出2021年度國風資料報告

一點啟示:影視綜怎麼拿捏國潮密碼

大量湧現的國潮影視綜,出圈的有,碰壁的更不少,怎麼樣才抓得住這一大群國風核心閱聽人,B站的國風報告可以觀察一二。首先,“美”字打頭,這點尤其是在影視劇上,特别是古裝劇、年代劇,不夠好看、不夠專業的服化道已經無法繼續糊弄觀衆了,而在妝造上“美”得突出的,相當容易受到觀衆注意,此前小本網劇《造作時光》就憑借妝造的“美”引發了一波話題,更不要說在妝造上“美”得專業的《長安十二時辰》等劇了。

由此,第二點“專業”也應被影視綜行業人看見,打着國風的旗幟交出業餘的答卷可不是專業人士所為,此前也曾出現過電視劇中所謂的“唐朝建築”被B站UP主指出并非“唐風”而是“倭風”的問題,由此引發了不小的争議。想要讓影視綜裡的國風出圈,照搬點皮毛顯然行不通,這塊領域要想出彩還是得下功夫耕耘一番。

最後,大膽解構國風也是一個值得嘗試的方向。明顯能看出,在對傳統文化精深研究之外,年輕一代人對傳統文化有着相當高的文化自信,這種自信的根基使得大家并不畏懼對傳統文化的颠覆性解構與再解讀,國風元素在使用中具有與任意元素重組搭配的潛能,每一次重組都能帶來全新的可能。國風方興未艾,2022年将會湧現怎樣的佳作,更值得人們期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