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面對“語言暴力”,我們該如何承受?丨2021新京報人文閱讀思想圖譜

01

持續思考的問題

面對“語言暴力”,我們該如何承受?丨2021新京報人文閱讀思想圖譜

高林,曆史學者

高林:十九世紀和維也納是我一直關心的主題。這些年來,我一直在主動和被動地回答着同一個問題:“十九世紀維也納崛起的現代生活和市民文化,這些東西和21世紀的普通人之間到底有什麼相幹?”

我一直希望通過閱讀、用别人的聲音對它作答。克萊夫·詹姆斯的《文化失憶》剛好幫我做到了這一點。在本書的序章中,詹姆斯讨論了“世界的維也納化”,給問題的答案提供了最後一環。

面對“語言暴力”,我們該如何承受?丨2021新京報人文閱讀思想圖譜

《文化失憶 : 寫在時間的邊緣》,作者:[澳] 克萊夫·詹姆斯,譯者:丁駿、張楠、盛韻 、馮潔音,北京日報出版社2020年10月

在《巴黎城記》《現代生活的畫像》《世紀末的維也納》這三本主題幾乎彼此銜接的書裡,我們可以看到現代生活在歐洲的崛起。随着人們離開鄉村聚集在城市這片狹小的舞台上,他們想要的其實就是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吃喝、更寬敞明亮的房子、更潔淨的空氣和飲用水,世紀末的科學進步給他們帶來了供電和瓦斯取暖爐。

為了實作這個目的,一方面人們努力工作,另一方面人們為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對待感到憤怒。從第二帝國到第三共和國再到哈布斯堡君主國,每一個統治者都試圖依照自己的利益去應對人們的憤怒。它們希望解決眼前的問題,卻在不經意間把整個社會推向不可知的未來。

當社會以一種前所未有的速度滾滾向前,要站穩腳跟的并不隻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和共和國總統。生活在這樣的城市裡的每一個人,都感覺到一個新時代正在來臨,他們的躁動、焦慮和惴惴不安,支配了這個時代的思想、文化和藝術。

當整個世界都紛紛走上十九世紀歐洲道路的時候,維也納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災難。他們的文化被打破,他們的社會被摧毀。那些曾經在維也納不安地思慮着未來的人們,被迫流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

于是,當這些人在全世界教書、寫作、拍電影、甚至看道具倉庫時,他們實際上在不經意間把維也納的文化帶到了全世界。維也納為整個世界的現代生活提供了一個成熟方案,這就是“世界的維也納化”。這是對“這跟我們有什麼關系”這個問題的最好回答。

面對“語言暴力”,我們該如何承受?丨2021新京報人文閱讀思想圖譜

陳力衛,日本成城大學經濟學部教授

陳力衛:我近年持續關注和思考的問題有兩點:一是來自我的語言學專業,即語詞概念如何在傳播過程中的變質和走樣的問題,換句話說,語詞背後所掩飾的部分,可否作為研究對象客觀地描述出來,概念史研究的局限性在哪裡?

進而,我思考的另一個問題就是,新媒體下的語言表述的界限在哪裡?從過去所謂的“人言可畏”到當下的語言暴力,我們該如何承受?如何處置?

面對“語言暴力”,我們該如何承受?丨2021新京報人文閱讀思想圖譜

唐小兵,華東師範大學曆史學系教授

唐小兵:2021年學界前輩何兆武、章開沅、餘英時、李澤厚先生等相繼逝世,感覺是一個天才淡出巨星凋零的年份,我這些年持續思考的問題是現代中國的人文主義傳統在當下中國何以得以延續、深化、拓展而赓續不絕。人文主義傳統寄托于像前述這樣的知識貴族和學術大家,他們以自身的學術、人格和選擇彰顯了即使在一個人文精神式微的時代,堅持文化、智慧與學術的尊嚴仍舊有其不可剝奪的價值。

圍繞這個主題,我今年重點閱讀了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三本書,包括日本思想史大家丸山真男的論文集《忠誠與反叛:日本轉型期的精神史狀況》、謝正光的文集《清初的遺民與貳臣》和楊潇的非虛構作品《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尋找西南聯大》。

面對“語言暴力”,我們該如何承受?丨2021新京報人文閱讀思想圖譜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尋找西南聯大》,作者:楊潇,版本:上海文藝出版社2021年5月

丸山真男的作品彰顯了日本思想史複雜的張力和内在脈絡,也展示了近代日本知識人在政治與學術之間的選擇,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而謝正光先生的作品則展現了清初遺民與貳臣之間盤根錯節的複雜勾連,顯示了人性與政治彼此交錯的曆史世界與精神圖譜,楊潇的這本書通過公路行走的方式将曆史寫作與旅行寫作做了極好的内在結合,呈現了面對個體和人類困境的自我如何向曆史與自然汲取強韌的心力來擺脫結構性狀态的自覺。這三本書構成了一個互相參照極為有趣的知識世界與精神地圖。

02

值得關注的圖書

高林:李雙志的《弗洛伊德躺椅與尼采的天空》是一本非常有野心的著作。它讨論了西歐興起的頹廢文學是怎樣擴散到德意志,在柏林、維也納和慕尼黑開花結果的。而且,他還分别從這三座具有代表性的德意志城市的社會環境出發,比較了西歐頹廢文學在德意志的不同演變。

艾力克·肯德爾的《啟示的年代》是同主題下一本具有颠覆意義的書。作者是諾貝爾生理學獎得主,他從腦科學的角度重新解釋世紀末的維也納的藝術、思想和文化。或許總有一天,腦科學會抛開社會和曆史學者,去獨立地解釋藝術,這是一個驚人的前景。

面對“語言暴力”,我們該如何承受?丨2021新京報人文閱讀思想圖譜

《弗洛伊德躺椅與尼采的天空:德奧世紀末的美學景觀》,作者:李雙志,版本:上海文藝出版社2021年5月

陳力衛:因新冠疫情,我無法走動,隻收到國内外友人寄贈的幾本書。其中,狹間直樹先生的《近代東アジア文明圏の啟蒙家たち(近代東亞的啟蒙家)》(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21.5)是一本值得一讀的書。

該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以“近代東亞文明的形成”為題,探讨在西方的沖擊下,日本的啟蒙思想家如何跨越語言、文化、規範等障礙,重建立構東亞自己的文明體系的問題,從江戶末期的西周和津田真道如何引進西學,到中江兆民翻譯的《民約論》以及《萬國公法》在日本的普及,再到福澤谕吉、内藤湖南對國民意識形成的影響,該書對這些啟蒙家的苦惱和思想上的互動做了一番梳理。第二部分則是以梁啟超為主,作者将其描述為“形成東亞文明的功臣”,亦即第一部分涉及的日本啟蒙家所導入的西方思想是如何通過梁啟超來往返于東亞的,這兩個部分等于是互相連貫的。

該書當然是以思想史為出發點,就具體人物如何在知識轉型期以其原有的知識結構來對應西方架構的問題着重進行了分析和描寫。但實際上,因為論證其過程需要将文本材料處理得當才行,是以,這本書為我們研究近代學科轉型、中日交流史,以及概念史、語詞史,都提供了豐富的例證,可以作為思想史研究的一個範例來學習應用。特别是從書末的事項及人名索引中,我們更可看出該書涉及的領域和範圍,這是一本不可回避的重要著作。

面對“語言暴力”,我們該如何承受?丨2021新京報人文閱讀思想圖譜

《近代東アジア文明圏の啟蒙家たち(近代東亞的啟蒙家)》

唐小兵:我最近在閱讀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推出的一套“女性天才:生命、思想與言詞”系列,是國内最優秀的一批傳記作者(都是女性學者)為阿倫特、西蒙娜·薇依、伍爾夫、波伏娃、桑塔格、阿特伍德、杜拉斯、沃克等20世紀最偉大的女性思想家和作家撰寫的本土傳記。

這套書的思想、學術與文化含量都很高,我為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王寅麗的《漢娜·阿倫特:愛、思考和行動》撰寫了序言,也讀完了貴州大學哲學系林早老師寫的《西蒙娜·薇依:為萬般沉默放行》,極為觸動。作者錯落有緻地展現了薇依的生命曆程、政治實踐與精神世界,後者甯可放棄出身貴族的優越生活,而将自己放置在最艱苦的人群和境地去感同身受地承受世界的苦難的選擇,并為陷溺在困境中的人類探尋精神的出路,這深深地打動了我。這才是真正的左翼知識人和貴族精神,作者可謂薇依的隔代知音。這套充滿人文主義精神的書系雖然零星地受到關注,卻并未引起知識界、書評界熱議或被出版界高度關注,這讓人深感遺憾,我希望借着這個機會向書評周刊的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推薦。

面對“語言暴力”,我們該如何承受?丨2021新京報人文閱讀思想圖譜

《漢娜·阿倫特:愛、思考和行動》,作者:王寅麗,版本: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21年10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