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年之變,日本保險業利差損鏡鑒

作者:财經五月花

摘要:1996年的随後十年日本保險業進入了巨變時代,歸因于利差損,90年代後期日本更是先後有多家中小型壽險公司破産

十年之變,日本保險業利差損鏡鑒

文|李海燕

衆所周知,日本是保險大國,也是保險強國。對日本泡沫經濟的研究很多,但是對泡沫經濟之後,日本保險行業的百年一度的大變局的研究很少。

1995年,日本大幅度修訂了《保險業法》,1996年開始實施。1950年到1995年的45年間,日本保險行業的競争格局幾乎沒有發生過變化。大約20家壽險公司,20家财産保險公司在大藏省“護送船團式”的監管模式下,穩定發展了45年,行業内企業的實力排名順序也沒有發生變化。

但是1996年之後的10年,日本保險行業開始了天翻地覆式的變化,形成了完全不同的行業格局。

之是以想介紹日本保險行業的這一時間段“天翻地覆”的變化,是因為目前中國所處的一些外部環境,和20世紀90年代的日本的宏觀環境有某些類似的地方,比如:人口增長放緩,老齡化的問題開始顯現,房地産泡沫開始破滅,企業開始廣泛地開展海外投資,和美國存在貿易金融摩擦,股市狀況不佳,長期利率緩慢下降等。保險行業内部,中日兩國也存在一些類似情況,例如,同質性競争嚴重,部分保險公司發展比較激進,保險行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

1996年向前:穩定的競争格局

1945年到1950年之間的5年,是日本保險行業的恢複和調整期,壽險行業和财産保險行業,一直維系了20家公司的規模,按照1975年時候的資産規模排名,日本壽險行業的公司排名如下:

十年之變,日本保險業利差損鏡鑒

注釋1:上述表中公司名字為黑體字的企業是在1996年之後破産的保險公司。其中大和生命是2008年10月份破産的。破産的主要原因是投資的外國證券受到次貸危機的沖擊,損失嚴重。其他的壽險公司都是在1997年-2001年之間破産的。

注釋2:在日語中“某某生命”是“某某壽險”的意思。是英文的life insurance的翻譯。“某某海上”中的“海上”是海上保險的意思,是英語marine insurance的日語翻譯。日本财産保險的起步主要是航運的保險。之後逐漸發展了火災保險。二戰後汽車保險逐漸成為财産保險的主要業務之一。

1996年後:百年一遇的十五變

1996年之後的10年,日本保險行業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總結歸納為如下十五大變化:

變化一:監管體制之變。

二戰後,負責日本保險行業監管的是大藏省。1996年前後,日本進行了中央行政機構的改革。1998年,成立了金融監督廳,原來大藏省的銀行局和證券局劃歸為金融監督廳。2000年,金融監督廳轉變為金融廳。

變化二:從護送船團監管體制到允許保險企業破産。

1996年之前,日本的銀行、保險和證券行業基本上沒有發生過金融機構破産的情況。1997年4月,日産生命破産,拉開了日本大型金融機構破産的序幕。1999年6月東邦生命,2000年5月第百生命,2000年8月大正生命,2000年10月千代田生命,2000年10月協榮生命,2001年3月東京生命相繼破産。

财産保險行業情況稍好,但是也發生了2000年5月,第一火災海上破産的情況。

需要指出的是,日本監管當局并不是沒有任何準備的放松監管。為了防備保險公司的破産,1996年設立了保險保障基金。

變化三:監管方式發生重大變化。

在護送船團時代,日本的大藏省是采取了極為嚴格的分業監管和視窗指導。保險行業來講,壽險行業和财産保險是嚴格分開的。1996年之前,日本并不允許控股公司的存在。1996年之後,日本放開了混業經營。

從1996年到1998年,幾乎所有的日本大型壽險公司都設立了财産險子公司,可以說是進入到了保險行業百花缭亂的時代。但1996年之後的10年内,全部都銷聲匿迹了。

1996年之後,監管開始導入償付能力名額和積極的資訊披露。1998年3月開始,日本壽險公司開始公布償付能力。

2008年,日本修改了《商法》,把關于保險的部分摘出,作為《保險法》公布實施。這也是保險行業法規的百年一次的大變革。

變化四:百年一遇的大規模合并。

通過合并,日本壽險行業形成了五大壽險巨頭,分别是日本生命,第一生命控股,住友生命,明治安田生命,T&D控股。其中明治安田生命是明治生命和安田生命在2004年合并而來,T&D控股是太陽生命和大同生命2004年合并而來。

日本财産保險行業發生了比壽險行業更大的變化。日本戰後長期維系的20家财産保險企業的格局發生了徹底的變化。日本财産保險行業的企業經過反複的合并,形成了三大财産保險控股集團。分别如下:

第一大為東京海上控股。該控股集團包括了東京海上日動火災保險和日新火災兩家财産保險公司(除了這兩家之外,還包括“E-Design财險”,東京海上Millea小額短期保險,東京海上West小額短期保險,3家子公司)。東京海上日動公司是2004年4月,東京海上公司和日動火災公司合并而來。東京海上日東公司是2004年4月,東京海上公司和日動火災公司合并而來。

第二大财産保險集團為MS&AD 保險集團控股。傘下包括三井住友海上和愛和誼日生同和兩家财産保險公司。三井海上和住友海上在2001年10月合并成為三井住友海上。大東京火災海上保險和千代田火災保險在2001年4月合并成為愛和誼損保。日生損保和同和火災海上在2001年合并,成為日生同和損保。2010年,愛和誼損保和日生同和損保合并,成為愛和誼日生同和。目前的MS&AD保險集團是1996年之後,11家保險公司反複合并,整合之後形成的。

第三大财産保險集團為SOMPO控股。2002年7月,安田火災海上保險和日産火災海上保險合并,成立了株式會社财産保險Japan。2002年12月,大成火災海上保險也并入了株式會社财産保險Japan。2001年,日本火災海上保險和興亞火災海上保險合并成立了日本興亞。2002年,太陽火災海上保險也并入了日本興亞。2010年,日本興亞和損害保險Japan合并,成立了NKSJ控股。2014年9月,更名為SOMPO控股。該控股公司也是1996年之後,6家财産保險公司反複合并形成的。

變化五:财險費率自由化。

1948年7月,日本學習美國,制定了《關于财産保險費率計算團體的法律》(日語為:損害保険料率算出団體に関する法律)。1948年8月,成立了财産保險費率算定會(日語為:損害保険料率算定會)。1948年之後的幾十年,日本的财産保險行業的所有公司都是需要嚴格遵守算定會公布的費率。這樣避免了過度的競争。1998年7月,日本财産保險行業的費率準守義務被廢止。

變化六:非金融行業公司開始進入保險行業。

1950年到1995年之間的45年,日本本土保險公司的數量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外資保險公司在1973年開始進入到日本保險市場,但是總體影響力很小。主要是日本監管當局,不允許有新的勢力加入到保險行業。

1996之後,有很多日本企業通過收購或者申請牌照的方式,進入到保險行業。比如,1998年,日本最大的保安公司西科姆公司收購了東洋火災海上保險公司。1999年,索尼公司申請獲得财産保險公司牌照。

變化七:細分化競争。

1996年之前日本的保險業銷售的大部分是同質性産品,比拼的更多是規模和所屬财閥的實力。比如,二戰後财産保險行業最大的東京海上是三菱财閥的成員。三菱财閥企業的财産保險業務大部分給了東京海上,住友财閥所屬企業的财産保險業務大部分給了住友海上。

2000年之後,日本誕生了多家專門從事寵物保險的财産保險公司。2007年,日本第一家專營寵物保險的财産保險公司愛你康公司誕生(日語名稱:アニコム損害保険株式會社)。2012年ipet财産保險公司成立,也是專門從事寵物保險的公司(日語:アイペット損害保険株式會社)。需要指出的是,這兩家公司都是2004年左右就開始了寵物的相關業務,之後獲得了保險牌照。

2008年4月,日本的SBI控股,法國AXA日本分公司,日本軟銀集團共同成立了SBI 安盛生命保險公司,目前公司更名為AXA Direct生命保險公司。2008年5月,日本第一家獨立系的網際網路壽險公司Lifenet公司開始營業。這兩家公司是日本網際網路壽險公司的先河。

變化八:大量互相型保險公司轉為股份制。

1950年-1995年之間的20家日資保險公司中,隻有一家是股份制公司,其他都是互相公司。2004年4月,三井生命保險轉變為股份制公司。第一生命保險在2010年轉變為股份制公司。

從保險的原理來講,互相保險公司也符合保險的互助共濟的原理。但是互相保險公司在資本金積累,對外資訊披露等方面存在不足。另外,在保險公司陷入經營困難的時候,難以通過導入外部股東方式進行經營重整。這是2000年之後,日本的互相型壽險公司轉變為股份制公司的幾個原因。

變化九:資金運用更保守。

保險資金運用更加保守,從以貸款和股票為主轉變為國債為主。

1980年日本壽險行業的資産配比情況:現金1.7%,短期拆解(call

loan)0.8%,貸款59.7%,有價證券30.4%(其中國債2.3%,地方債3.0%,公司債5.4%,股票17.2%,外國證券2.5%),房地産相關6.3%,

其他1.1%。

2007年的日本壽險行業的資産配比情況:現金1.5%,信托1.4%,短期拆解0.9%,貸款16.6%,有價證券73.8%(國債36.4%,地方債2.8%,公司債9.1%,股票7.3%,外國證券等18.2%),房地産2.0%,其他3.9%。

變化十:國際化開始深化。

1996年之後,日本保險市場有更多的歐美保險公司進入。其本質原因是日本監管當局大幅度放松了市場的管制。另外一方面,日本的中小型保險公司大量的破産或者陷入破産的危機,給外國保險公司通過收購這些中小型保險公司,進入日本市場提供了友善。

日本的保險公司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就開始零星地走向海外。日本保險行業在2006年左右,完成日本國内的洗牌和重組。開始通過收購海外保險公司的方式,謀求新的發展。壽險行業,日本生命2016年收購了澳洲MLC公司。明治安田生命2016年收購了美國Stancorp公司。第一生命2015年收購了美國protective公司。住友生命2016年收購了美國Symetra公司。

财險行業。2015年,東京海上收購了美國HCC公司。2015年,三井住友海上收購了英國Amlin公司。

變化十一:銀行保險開始逐漸解禁。

二戰後的50年,日本一直實施是嚴格的分業監管的方針。銀行視窗的保險産品的銷售,是分三次逐漸放開。2001年(平成13年)4月第一次解禁。2002年10月,第二次解禁。

2007年12月全面解禁。

變化十二:銷售管道多樣化。

戰後的50年,日本壽險公司的銷售是有明顯的特點的,那就是大量的“生命保險lady”的存在。二戰後的幾十年,日本标準家庭都是老公在外面公司上班,太太在家照顧孩子和做家務。在這種情況下,誕生了非常強的死亡保險的需求,因為一家人當中隻有丈夫一個人有收入。孩子長大以後,有大量的家庭主婦加入到銷售保險的工作中。

1996年以後的日本,外部環境發生了很多的變化:網際網路誕生,更多的女性走向職場,保險業的改變。1996年之前,日本是不允許保險經紀機構(broker)存在的。

伴随着網際網路的普及,日本也誕生了多個保險産品的比較網站。

20世紀90年代後期,日本有誕生了多個店鋪型的保險銷售公司。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保險的視窗”公司(日語:保険の窓口)。該公司的第一個保險商店開設于2000年3月,2008年2月,日本全國達到了100間店鋪。2023年6月,門店數量達到了780間。

變化十三:“簡保生命”的誕生。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模仿細分成立現代的郵局體系。這個體系一直是政府經營的,主要業務有三塊:也就是郵政業務,郵政儲蓄業務,簡易保險。所謂的簡易保險就是不需要身體體檢檢查,沒有年齡限制,保障最高金額不高于1000萬日元的簡單壽險業務。20005年左右,日本實施了郵政民營化,2007年10月,郵政系統的保險業務作為“簡保生命”成立。

變化十四:保險公司開始注重大規模進入養老行業。

20世紀90年代初期,日本就有一些保險公司小規模持有醫院和養老機構等。但是日本的養老公司通過收購,大規模進入養老行業是2008年之後的事情。目前日本的保險行業,持有養老機構最多的保險公司是損保Japan公司。SOMPO控股2015年收購了和民的養老公司,2016年收購了日本最大的養老公司Message公司。2022年收購了nexus care公司。

變化十五:小額短期保險制度的誕生。

2005年,日本的《保險業法》進行了小規模的修訂。這次修訂的主要内容就是“小額短期保險制度”的誕生。在日本在保險行業以外,存在大量發揮保險作用的組織,就是所謂的“共濟”。

2005年的《保險業法》的修訂,實施了“開前門堵後門”的辦法。沒有設立根據法的共濟組織必須轉為“小額短期保險公司”。此類公司的特點為,壽險和财産保險都可以覆寫,但是财産保險保障上限為1000萬日元,死亡保險上限為300萬日元。

追因:巨額利差損之下的“破産潮”

20世紀90年代後期先後有多家中小型壽險公司破産,這些公司的破産的原因多種多樣,但有一條是共同的,那就是泡沫經濟以後,伴随着市場利率的不斷下降,壽險行業整體都出現了巨額的逆差損(日語:逆ザヤ)。

一般來講,壽險公司的利益的來源有三個部分,也就是所謂的費差,死差,利差(日語為:費差益、死差益、利差益)。

1992年開始,日本壽險行業整體出現了巨額的利差損。在90年代的前期,日本壽險行業可以通過費差和死差的收益,覆寫掉一部分的逆差損。而且,很多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出售一部分股票,實作利益的敲定。因為日本保險公司持有的很多股票是在80年代以前就持有的,購入時候的價格很低,即使泡沫經濟之後日本股市腰斬,事實上還是存在浮盈的。還可以通過出售一部分房地産的辦法,解決一部分資金不足的問題。

20世紀90年代後期,對于保險公司來講,日子更加難過。逆差損金額不斷擴大,但是能夠出售的資産越來越少。日本人口逐漸見頂,1992年日本18歲成年人口見頂,之後每年的成年人口不斷下降。1994年,日本保險行業的新增保單數量達到曆史最高,之後也開始下降。1992年泡沫經濟破滅之後,日本經濟整體低迷,人們的支付能力下降,保險行業整體也陷入了低迷的狀态。通過銷售新的保險産品來償還舊債(存量保單的兌付)的方式也陷入了困境。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中小型壽險公司出現大量破産也不足為怪,當然也有特例。第一家破産的公司是1997年破産的日産生命,而一直相對比較穩定的中小型壽險公司是大同生命。這兩家公司的對比,也許能很好的說明問題。

日産生命第一個破産,除了外部環境,和其自身在泡沫經濟時期的激進路線有不可分的原因。80年代後期的泡沫經濟時期,日本壽險行業的整體的增長率也就是20%左右。日産生命1986年和1987年的總資産規模的增幅竟然高達50%和90%,其激進的銷售帶來了比起其他保險公司更大的經營壓力。

大同生命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走了比較獨特的經營道路,其專注在服務日本中小企業社長的特殊保險産品方面。在日本200萬家左右的企業當中,大企業占據不到1%,中等規模企業不到2%。97%左右的企業都是小企業。小企業往往都是家族型企業或者創業第一代的企業。社長(日本公司的總經理稱之為社長)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情況對小企業的生死存亡有非常重大的影響。而且日本的稅制方面,對于中小企業主加入壽險産品有一定的稅制優惠。

保險産品并沒有專利保護,每家保險公司都可以推出類似的保險産品。保險公司比拼的更多是銷售能力和投資能力。大同生命在70年代就構築了和TKC全國會以及衆多的會計師稅理士的合作關系。所謂的TKC全國會是日本稅理士的協作組織,有上萬名稅務專業人員。這個戰略的巧妙之處在于,日本的所有的中小企業都要每年納稅。必須聘請外部的稅理士。日本的大企業一半是和所謂的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合作。抓住了稅理士,也即是抓住了日本全國的中小企業的企業主。

大同生命堅持對重中小企業主的壽險市場。不去開拓龐大的個人壽險市場。作為企業規模來講,比起保險行業巨頭的日本生命,第一生命,明治安田生命等有遜色。但是從利潤率來講,并不比這些大企業遜色。

财産保險行業領域亦如是,業務過于激進、逆差損嚴重的公司也陷入了破産。2000年破産的第一火災海上是日本二戰後第一個破産的财産保險公司。其他幾家比較弱小的财産保險公司通過盈利新的股東,避免了破産的結局。

朝日火災海上保險公司1997年,接受了野村證券的資金支援。在2011年成為野村控股的子公司。太陽火災海上保險公司1998年2月成為太陽生命保險的子公司。東洋火災海上保險成為日本最大的安保公司西科姆公司的子公司。千代田火災海上保險在1998年9月成為豐田汽車的子公司。同和火災海上保險在1999年6月成為日本生命保險公司的子公司。日新火災海上保險在1999年9月,接受了明治生命保險的出資,出資比例為10%。這些弱小保險公司,通過這種方式,避免了破滅的局面。

2002年大成火災海上保險公司破産。該公司破産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了2001年9月11日發生在美國的恐怖襲擊事件的影響。該公司再保險業務,參加了美國航空公司的一些保險業務,巨額的賠償金壓垮了大成火災海上保險公司。

鏡鑒:風險與初心,自由與競争

如上所述,20世紀90年代以後,日本的保險行業發生了百年一遇的大變局。整體來講,有兩個重要的經驗教訓可以供我們中國的保險行業所參考。

一是要注意中國保險行業的整體的風險問題。

目前的中國有三個因素和90年代初期的日本是很類似的。第一個是人口的少子化和老齡化。第二個是房地産時代的結束。第三個是宏觀經濟下行明顯和低利率的傾向。這三個因素,對于保險行業的發展都是負面的因素。

如上文所述,1996年到2008年,日本壽險公司破産了8家公司,财産保險公司破産了2家。除了外部環境的惡化,其主要原因就是巨額的逆差損和風險的管控出了問題(業務的管控和投資的管控)。這些風險的苗頭在中國的保險行業也是存在的。在宏觀環境進一步下滑的情況,有快速顯現的可能性。

二是一定要堅持“保險姓保 自由競争”的原則。

1996年之後的10年,日本的保險行業逐漸形成了新的監管格局和行業格局。所謂的“保險姓保”就是一定要了解保險行業的本質,堅持審慎性的監管原則,保護消費者的利益。所謂的“自由競争”的自由競争,就是在法制的規則下,進行充分的國際化大競争,形成有深度和廣度,充分滿足消費者需求的保險市場。

(作者為北京城士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編輯:袁滿、楊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