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ADN技術治療肺動脈高壓,29歲的女士稱“正常呼吸真好”

肺動脈高壓是肺血管阻力進行性增高,導緻右心功能不全的一種疾病。該病涉及疾病多,發病機制複雜,發病人群年輕,治療手段有限,故被稱為“心血管系統的癌症”,無靶向藥物治療的前提下5年生存率僅20.8%。因而雖然“小衆”,但“殺傷力”驚人。近日,記者從南京市第一醫院心血管内科獲悉,該科運用肺動脈去神經術(PADN技術),成功治療一名年輕的重度肺動脈高壓患者,目前該患者已經康複出院。

紅斑狼瘡及幹燥綜合征引發肺動脈高壓

29歲的女士小李時常有氣喘症狀,平時尚可慢走,但是活動強度稍大甚至爬到二樓便氣喘明顯。兩個月前,症狀開始越發加重并伴有胸痛、頭暈,後來小李自覺臉部腫脹到當地醫院求診,醫生告訴她患有重度肺動脈高壓。小李家人非常着急。這是個陌生的疾病,身邊知道人的少之又少,也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疾病,還容易與其他的肺部疾病混淆。

PADN技術治療肺動脈高壓,29歲的女士稱“正常呼吸真好”

圖源 視覺中國

經介紹,小李和家人慕名來到全國首批國家标準化肺血管病中心——南京市第一醫院心内科。在專家門診,陳紹良教授觀察到小李口唇有紫绀,下肢水腫,病情很重,需要住院治療。南京市第一醫院心内科召集多學科聯合會診,診斷小李為紅斑狼瘡及幹燥綜合征導緻的肺動脈高壓。南京市第一醫院肺高壓團隊給小李做了右心導管,并針對小李這種結締組織病相關的肺動脈高壓,提出最為适宜的治療方案,免疫科主任沈敏甯也全程指導患者的診治。

據心内科主任醫師張航介紹,陳紹良教授采用獨創的經皮肺動脈去神經術(PADN)為小李進行了手術治療,經過一周的精心治療,小李的各項症狀都得到明顯改善,目前小李已康複出院。出院前,小李的氣喘症狀得到明顯改善,她說:“能正常呼吸的感覺真好”!

PADN技術治療肺動脈高壓,29歲的女士稱“正常呼吸真好”

圖為陳紹良教授獨創的心内科肺動脈去神經術亮相法國。右一:陳紹良教授,中:Dr. Christophe Pison , Grenoble大學醫學中心大内科主任兼肺動脈高壓科主任,左一:Dr. He

隐匿性疾病,肺動脈高壓難發現

張航主任醫師告訴記者,血液從右心出發,流入主肺動脈、葉和段肺動脈、肺小動脈,最終流入肺毛細血管床,由此彙入管徑增大的肺小靜脈和肺靜脈,最後回流至左房。當肺血管持續收縮、重構或者血栓形成時,導緻肺血管阻力進行性增高,進而引起右心功能衰竭。該病發病隐匿,但是緻殘及緻死率很高。像小李這樣原本是花一般的年紀,本應該享受青春與歡笑,卻無奈連爬2樓、快步走都是奢望。除了小李這樣的患者,近期南京市第一醫院還接診了數位青年男性患者,症狀更加嚴重,已經出現了暈厥等症狀。這種疾病是一種隐匿性的疾病,症狀多樣,不易被發現。有些患者患病5—10年,隻覺得胸悶、氣喘,未經仔細檢查很難被發現,但當發現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張航介紹,肺動脈高壓患者面臨的低存活率、高負擔、無特異性治療等問題,肺動脈高壓涉及多系統疾病,目前的分類中涉及五大類肺動脈高壓人群,而第一大類肺動脈高壓患者結締組織病相關性肺動脈高壓( CTD-PAH)在全國肺動脈高壓患者人群中占到了很大部分比例。經皮肺動脈去神經術(PADN)是陳紹良教授自主研發的肺動脈高壓介入治療技術,已經獲得了全球近50國發明專利和方法學保護。這是一種利用射頻消融術阻斷肺血管内膜交感神經,降低肺動脈壓力,進而治療肺動脈高壓或延緩疾病進展的一種微創介入治療方法。

專家提醒:警惕不明原因的氣急

據了解,肺動脈高壓患者的主要症狀表現是不明原因的氣促、乏力、浮腫。患者可能一開始會認為症狀是由體質差、感冒、心功能不全等引起,如果做了超聲心動圖檢查,則比較容易發現。超聲心動圖檢查是發現肺動脈高壓的一大應用較廣泛的篩查手段。早發現、早治療,對于肺動脈高壓患者十分關鍵。

張航介紹,肺動脈高壓患者來院就診,常見的有2種情況,一種是超聲早期發現的,發現的及時,病情能找到病因,針對病因積極治療;另一種,從其他地區轉院過來,可能生活條件本身限制導緻拖延治療,病情比較重,超聲檢查發現肺動脈壓力高,而且右心室已經增大,需要做右心導管檢查确診。在右心導管檢查前,還先需要做一系列無創檢查,包括肺功能、動脈血氣,肝功能,風濕全套檢查等排除其他疾病。

通訊員 章琛 單申生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見習記者 呂彥霖

校對 王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