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于“中暑”,這些知識你要早知道……

作者:上觀新聞

今年的"熱模式"正式開播!在持續炎熱的天氣中極有可能中暑。中暑似乎是一個小問題,但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導緻嚴重的後果。是以,這些你應該知道的知識...

誰更容易中暑?

人類是恒溫器,體溫保持受益于身體熱量産生和冷卻系統的"智能"調節。當一個人長時間呆在炎熱的環境中,身體的"智能"調節系統"罷工"時,會導緻中樞神經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等器官功能受損,這就是中暑。

中暑不僅可能發生在高溫環境下,而且發生在降溫條件較差的環境中,如坐月蓋被子習俗、冷蓋被子蓋熱、防護服工作、長時間停留在通風不良的環境中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等也可發生中暑。

此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老年、産婦、體弱、營養不良、肥胖、饑餓、酗酒、穿緊身衣和不透水褲子、慢性疾病如米屈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出汗功能受損(硬化症)先天性汗腺缺乏症患者、大面積燒傷後形成疤痕、服用影響體溫調節的藥物(抗膽堿能藥物, 抗組胺藥,抗精神病藥物,β受體阻滞劑,利尿劑)更容易經曆中暑。這些人應該對中暑的發生更加警惕!

如何識别中暑?

中暑有一個發展的過程,我們應該盡早識别,謹防嚴重中暑的發生。嚴重的中暑包括熱痙攣,熱衰竭和熱射,如果你真的到了你熱的地步,你就在死亡線上掙紮!

前兆中暑:長時間停留在高溫環境中,出現口渴、四肢無力、出汗、頭暈、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此時體溫可正常或升高,一般不超過38°C。

輕度中暑:除上述表現外,還有發紅或蒼白、出汗、惡心、嘔吐、驚慌等表現,體溫常超過38°C。

重度中暑:除上述表現外,還可出現"痙攣"、昏厥、昏迷等表現,體溫可超過40°C。

中暑怎麼辦?

一旦發現中暑的迹象,我們應該立即處理它,它會在萌芽狀态下消除,不要硬!

1、哪裡住哪裡涼爽

立即離開暖氣,如果您有風扇或空調,請"住在哪裡"。不要休息一下繼續外出,隻會進一步透支能量,加重中暑。

2、喝水

多次飲用淡鹽水或運動飲料,以補充體内流失的水分。不要喝含有乙醇或大量糖的飲料,這會導緻身體失去更多的體液。此外,應避免飲用冷凍飲料,以免引起胃痙攣,引起胃部不适。

3. 冷卻

盡可能多地脫掉衣服,幫助身體快速散熱,脫掉衣服,在身上灑一些冷水,幫助散熱。如果有的話,用風扇或電風扇吹風,用濕冷毛巾擦拭身體,或在水龍頭下用水清洗全身,或浸泡在裝滿冷水的浴缸中。如果周圍有冰袋或冷凍飲料瓶會更好。你可以用衣服或毛巾包裹你的冰袋或冷凍飲料瓶,把它放在你的額頭上,後腦勺,兩側的脖子,兩側的腋窩,大腿根部等,這樣這些區域的血液就可以迅速冷卻下來。

此外,要強調的是,很多人會把中暑等同于感冒,用抗發燒藥物來治療中暑。其實,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新冠病毒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而中暑是機體溫調節損傷造成的機體"過熱"。是以,中暑的治療是為了讓人"涼",而不是服用抗發燒藥,吃抗發燒藥會導緻進一步出汗,加重水解質的流失,加重疾病。

以上是輕度中暑治療的症狀,一旦發生重度中暑或通過上述方法治療後沒有改善,應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如何預防中暑?

室内,盡量保持涼爽舒适,如果打開空調或風扇,建議空調溫度到26°C左右,太低會讓人從室内到室外溫差過大,給身體帶來負擔。

當然,在戶外,最好避免在正午炎熱的時候外出。如果外出應做好防曬措施,帶上雨傘,戴上太陽帽、太陽鏡,盡量穿輕便、寬松和淺色的衣服,塗抹防曬霜,用足夠的冷水,在陰涼處活動。

在炎熱的天氣裡,我們應該多喝水。如果您努力工作或在炎熱的環境中劇烈運動,每小時至少喝2至4杯冷水(500至1000毫升)。最好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應該按照自己的時間表多次少量喝水。

此外,在炎熱的夏季,周圍必須準備耐熱降溫藥物,如風水、茴香正氣水等,以防萬一緊急使用。外出時應穿寬松透氣的淺色衣服,适當補充夏季飲品。例如,1.泡泡水:金銀花,菊花,羅漢果,棗;2.各種茶:蓮花茶,蓮葉茶,薄荷茶;3.夏季高溫多吃瓜,多吃甜瓜。

最後,強調嬰兒或兒童絕不應留在停放的汽車中。即使視窗有縫隙,也不要這樣做。

說一千萬:中暑不是小事,真的可以死,酷是關鍵,必120!

資訊:人民網絡健康

編輯:李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