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記者 劉一鳴
“今年我們一家去民宿過年了,今天要去滑雪”“我家今年年夜飯,CD光牒了”“看看,我家六旬老爺子和小孫子玩VR上瘾了”……2022年虎年春節,新疆人的朋友圈洋溢着别樣的年味。
透過朋友圈,一起來瞧瞧2022年虎年春節,新疆人在過年方式、消費方式與過節理念等方面,有什麼新變化和亮點。

春節假期,烏魯木齊縣樂野民宿迎來客流高峰。為給顧客提供更好的服務,樂野民宿在春節期間還舉行了音樂會,推出具有南山特色的年夜飯套餐。周雪成供圖
找間民宿過大年
“除夕、初一、初二、初四客房全滿,初三還有兩間房和少量餐位……”1月31日,除夕,烏魯木齊縣樂野民宿負責人周雪成在朋友圈重新整理預訂資訊。
民宿生意的紅火,是新疆人過節方式多樣化的表現之一。
今年春節假期,城市周邊自駕遊、冰雪遊等短途休閑活動增量明顯。除與親朋在家團聚外,去城市周邊或疆内短途旅遊,找間民宿、包個農家小院過春節漸漸成為新時尚。
“除夕夜在民宿吃了特色年夜飯。初五這裡還舉行了音樂會,超贊!”烏魯木齊市民封凡超在朋友圈分享春節生活,這是他第一次和家人在民宿過春節。
“以前過年就是吃飯聊天走親戚,比較單一,每次張羅過節、接待親戚朋友也很辛苦。”封凡超說,今年為讓父母有别樣新春體驗,他年前便預訂了4間客房,“來之前長輩們還責怪我亂花錢,結果在民宿玩了兩天,都不提回家的事了。”
滿足消費新需求,民宿不僅能提供吃飯、住宿基本服務,還提供讀書、品茶、釀酒、聽音樂會等多種形式的文娛休閑活動。周雪成供圖
“年前客房和年夜飯預訂量增多,我們随之調整春節民宿各類服務供給。”周雪成說,餐飲方面,推出具有南山特色的年夜飯套餐:九碗三行子、土火鍋、獅子頭等,春節期間每天提供原材料,住店客人可以自己動手包餃子。圍繞春節文化需求,民宿還組織品茶、年俗猜謎等多個休閑活動,也特别受歡迎。
“白天的塔拉特村,天藍得像是自帶濾鏡。春節打卡‘額河第一村’,真美!”在阿勒泰工作的河南小夥魏成林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在富蘊縣可可托海鎮塔拉特村的新春旅行。
“女朋友也在新疆工作,平時我倆沒時間旅遊,今年早早就商量好不回老家了,趁着春節疆内自駕。”魏成林說。
大年初一到初三,魏成林和女友住進了塔拉特村“遠歸客棧”。白天,兩人去可可托海國際滑雪場滑雪;夜幕降臨,民宿門口的燈籠點亮了,暖黃色的燈光映襯着處于白雪之中的小村,房内爐火正旺,民宿主人一曲《黑走馬》讓就餐住宿的遊客熱情高漲,魏成林和女友與大家一同歡唱,再吃一口熱乎的熏馬腸和奶茶,好不惬意。
“美食、美景、滑雪、民宿,讓我們的朋友圈每天都收到很多點贊。将來有機會,希望能和家人在這裡一起過年。”魏成林說。
如今在新疆各地的購物中心内,一批側重沉浸式體驗的新興業态正快速發展。圖為一家人正在VR體驗館玩遊戲。記者 劉一鳴攝
玩法多樣幸福更新
“爺爺快來幫我!這邊有人。”“爺爺在旁邊呢!”在一片“戰場”内,一對爺孫戴着VR眼鏡,手持遊戲裝置,正在與虛拟“敵人”對戰。半蹲、小碎步前進、探頭觀察,看着爺孫倆投入的樣子,烏魯木齊市民楊奕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我家老爺子都60多歲了,今天帶他們來逛商場,兩人竟體驗起了VR,而且很快就進入了狀态,我覺得特有意思,剛給他倆拍了段小視訊,發了朋友圈 。”2月4日,在烏魯木齊市長春路KL星品彙購物中心逛街的楊奕感慨,“今年春節商場真熱鬧,有意思的東西太多了,和往年相比有很多新體驗。”
年輕消費者在油畫體驗館創作。記者 劉一鳴攝
VR遊戲館、陶塑館、泥塑館、親子碰碰車、油畫體驗館、桌遊吧……如今在新疆各地購物中心内,一批側重沉浸式體驗的新興業态正快速發展,滿足着群衆精神文化需求,也激發着人們的節日消費熱情。
大手握着小手,輕輕放在正在旋轉的泥坯上,稍加用力泥坯便有了瓶子的模樣,看着自己和媽媽的作品,孩子臉上笑意盈盈。
“玩泥巴是我們内心深處的童年回憶,但現在孩子很少能玩到了。今天在商場裡看到,我就想帶孩子體驗一下,讓他親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文化自信,同時也能鍛煉動手能力。”烏魯木齊市民鮑廣蕾說。
商場裡玩的多,戶外可玩的也不少。
孩子們在野馬時光文體創意園内的星光冰場滑冰。記者 劉一鳴攝
滑雪圈、雪地摩托、雪地坦克、溜冰場……走進位于烏魯木齊市喀什東路上的野馬時光文體創意園内,孩子們的嬉笑聲不絕于耳。夏季裡充滿煙火氣的熱鬧夜市,在冬季成為冰雪運動愛好者的好去處。
當春節遇上2022年北京冬奧會,大衆體驗冰雪運動熱情空前高漲。今年春節除絲綢之路國際滑雪場、白雲國際滑雪場等專業雪場外,烏魯木齊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冰雪大世界、烏魯木齊市植物園冰雪大世界等主打冰雪娛樂的主題遊園也迎來客流高峰。蜘蛛爬犁、海盜船、長頸鹿飛椅、碰碰車等多達數十種的娛樂項目讓遊客在冰雪世界裡徹底撒歡。
遊客在野馬時光文體創意園内體驗雪上坦克。記者 劉一鳴攝
春節期間日漸豐富的文娛業态,讓各族群衆感受到了文化自信,讀懂了時代發展,也體味到了民生改善。
“春節消費越來越多樣了,說明我們的市場更有活力了,不再隻是吃吃喝喝買買,大家更關注精神文化層面的追求,老百姓的生活水準提高了,幸福感不斷提升。”鮑廣蕾說。
節約先行 綠色過節
“今年我家年夜飯徹底CD光牒。值得紀念!”看到年夜飯餐桌上的一個個空盤,回石河子陪父母過春節的“00後”冉偉豪發出一條朋友圈,得到衆多好友點贊。
随着綠色消費和提倡CD光牒、拒絕浪費等理念融入春節習俗中,年夜飯盛宴成“剩”宴的現象也在慢慢減少。
冉偉豪家今年的年夜飯與往年最大的差別是:減量。
“我家親戚多,年夜飯都是回爺爺奶奶家吃。”冉偉豪介紹,每年為了這頓年夜飯,老人都要提前一周囤菜備料準備:“毫不誇張地說,桌上的飯菜基本都能疊個兩三層,一頓根本吃不完。”
今年冉偉豪提前根據吃飯人數,為爺爺奶奶下了一份年夜飯菜單。“數量上可真是大大減少,但仍舊很豐盛,一家人也吃得很開心。沒有浪費,年味可一點沒少。奶奶還打趣說今年我們家過了一個‘最省錢’的春節。”他說。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春節期間疆内各大餐飲商家也用實際行動踐行CD光牒行動。
“我們店主要做湘菜,和往年一樣春節生意很好。這幾年大家的節約意識很強,春節期間顧客來用餐基本是吃多少點多少,點多了我們的服務員也會提醒。用餐結束後有剩的菜品大家一定會主動打包。”五家渠市青湖南路一家酒店負責人介紹。
從過去的物資匮乏到如今物資極大豐富,對公衆而言,“綠色過年”更受青睐。
“今年果蔬區人特多,魚肉海鮮區的人沒往年那麼多了。”在位于烏魯木齊市長春路的愛家超市,一名導購員說,今年春節明顯變化是人們買年貨從囤量到求質。
“用老人的話說,現在天天跟過年一樣。春節也要理性消費,囤那麼多吃的用的沒必要,還會造成浪費,今年我們主要就買些新鮮的水果蔬菜,年夜飯早都不是滿足口腹之欲,更多的是親人的團聚與互動,吃嘛,主打綠色健康和節約。”正在購物的烏魯木齊市民王淑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