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希萌的文章《忍心讓你愛的人受苦,是你能給他們的最大祝福!》
“你的幸福、快樂、和平、喜悅、安全感、富足感、愛的滿足感,有關你渴望創造的一切美好的生活願望,都隻和你有關。
很多人痛苦的來源,就是誤以為,有什麼人可以讓他(她)依賴,可以帶給他(她)這些東西。
當你把自己的生活建立在其他任何人身上時,你就徹底失去了你想要的一切美好了。
人的智慧打開了,世界就不再有任何苦了。
你感受到的所有的苦痛,都隻是你的一種感受而已,是你的内在生出的對自我、對生命、對愛的懷疑和不确信感,跟發生的事件本身、跟外人都沒有任何關系。
因為,那是你生出的苦的感受!
人生無非就是一趟體驗的旅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命之路要走。
以慈悲和了解的心情對待身邊愛的人,即使你知道你愛的人現階段在受苦,你也必須允許和接納他們的靈魂選擇他們要走的路途。
你無法幹涉,更無力阻止對抗。
因為,這源于一個更廣闊的生命藍圖。
你的擔心和憂慮,隻會對你所愛之人造成更大的傷害。
你所能做的,就是繼續你的旅程,繼續發光,繼續喜悅地生活,繼續将愛帶進世界,繼續一點一點地影響他們,成為他們的榜樣。
因為你的心裡很清楚,為了獲得更大的愛與祝福,現在不論有多痛有多苦,那都是值得的!
忍心讓你愛的人受苦,用你的光守護他們,就是你對他們最大的祝福。”
我認為,凡是正确的理念,總會在不同的文章、著作、視訊裡展現,也讓讀者有似曾相識的熟悉感。
上述文字裡,我看到了張德芬女士在《遇見未知的自己》裡闡述的理念:“我是一切的根源”,“親愛的,外面沒有别人,隻有自己。”
還有已經記不清來源的理念:“人生就是一場旅程”,“愛自己,活好自己,照亮孩子。”“過度的擔憂是詛咒。”
是的,當我從前把自己的幸福寄托在女兒身上的時候,總在期待、總在等待、總在依賴的時候,就會無意識地向女兒傳遞源源不斷的壓力和焦慮,讓她不堪重負,壓力山大。
但當我明白了,“我是一切的根源”、“境由心造”、“外面沒有别人,隻有我自己的時候”,我感覺無力掌控人生的無助感消失了,我變得更有力量和信心,原來我自己就可以讓自己幸福。那就幸福吧,立刻、馬上,一分鐘也不要耽擱。
改變自己的是神,改變别人的是神經。
妄圖改變女兒的我,疲憊不堪。被改變的女兒,憤怒不堪。本該各自活好自己的兩個獨立生命體,互相照亮的親人,卻成了陷入敵對和仇恨的仇人。
前年鄰近地區發生了地震,女兒徹夜不眠,說要觀察地震,及時帶上她心愛的貓狗逃生。還赤裸裸挑釁說被救助的對象裡并不包括媽媽。
去年我開始學習成長改變後,特别是《遇見未知的自己》一書讓我醍醐灌頂、茅塞頓開,我覺得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我從一條崎岖的羊腸小道轉向了一條正确的康莊大道。
從此,我停止了改造女兒,微笑閉嘴放手,活好自己,不斷學習成長改變,無條件愛孩子,照亮孩子,引領孩子。
昨天有位朋友打電話問我,這段時間過得怎麼樣?
我說挺開心,每天都很快活。
是的,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快快樂樂地活好每一天。我餘生的目标,就是健康快樂過好每一天。把前半生那些因過度痛苦焦慮憂愁趕走的快樂找補回來。
思想通,萬事通。
正如一位朋友的靈魂發問:“你來地球幹嘛的?就為了天天活得那麼痛苦?”
是以,我當下已然依靠自己,就能生活幸福了。為什麼還要一臉焦燥逼着孩子,快些康複,快上學,考好大學,找好工作呢?沒那必要。
活好自己的我,允許、接納女兒可以不痊愈,可以慢慢痊愈,可以遵循自己的内心選擇喜歡的生活方式,可以勇敢地做自己。
對于擔心孩子将來要吃生活的苦的家長,吃苦是必然的結局。人生實苦,唯有自渡。你以為孩子考上名牌大學就不苦了?
就算吃苦,也得先有健康的身心吧。
身心健康,才是最好的學曆,最遠大的前途。
正如一位孩子對媽媽說的,隻要自己在家長那裡獲得了足夠的愛,那麼就有足夠的力氣去吃苦,就有底氣勇往直前、毫不退縮。
是以,家長的本職工作,應該是愛自己、活好自己,無條件愛孩子,照亮孩子!
遇見未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