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自控力太差?用這4種方法提高孩子自控力

一個實驗

20 世紀六七十年代,斯坦福大學的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在斯坦福附屬的保育學校,召集了幾十個 4~6 歲的孩子。

把他們一一帶進一個小房間,各給他們一塊棉花糖,讓他們一個人待着。

孩子們被告知,如果等 15 分鐘以後大人回來時再吃,就能得到兩塊棉花糖。

如果等不及要吃也可以搖鈴铛叫大人,不過這時候就隻能吃到面前這一塊了。

結果,每3位孩子中就有2位吃掉了棉花糖。

有的孩子在房門關上幾秒鐘就吃掉了棉花糖,有的等了1分鐘,有的等了5分鐘,有的甚至等了13分鐘。

而剩下1/3沒有吃棉花糖的孩子,他們會看着棉花糖,不斷往後退,甚至舔上一口,或者通過唱歌、踢桌子、閉眼睛等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

14年後,他找到了當年參與棉花糖實驗的孩子,進行了後續調查。

調查結果發現,當年能夠忍住自己的欲望不吃棉花糖的孩子普遍更具有競争力,進入了比較好的大學,聯考成績也比吃了棉花糖的孩子平均高出210分。

這就是著名的棉花糖實驗。看完這個實驗後,相信家長對自控力的重要性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認知了。

其實,自控力本質是控制沖動。主要展現在大腦“前額葉”和“邊緣系統”上。

孩子自控力太差?用這4種方法提高孩子自控力

“前額葉”屬于大腦的管理者,主要負責提供合理判斷和沖動控制。

“邊緣系統”屬于大腦的執行者,負責本能求生,比如口渴了要喝水,肚子餓了要吃飯等。

自控力可以看做前額葉戰勝了邊緣系統的過程。

孩子自控力太差?用這4種方法提高孩子自控力

而且,負責合理判斷和控制沖動的“前額葉”基本要等到25歲左右才能完全發育成熟。但負責孩子求生本能的“邊緣系統”在十幾歲的時候,就逐漸成熟,實作了彎道超車。

這樣一看孩子的自控力不強似乎也不難了解了。

那家長可能會問:即然自制力這麼重要,我又該怎麼提升孩子的自制力呢?

下面就給大家分享3個方法,家長在家也可以訓練哦!

操作性遊戲

操作性遊戲可以利用遊戲材料訓練小肌肉,控制小肌肉活動的速度與準确性。在操作性遊戲中,最常見的就是對手部肌肉的控制。

遊戲範例:會變的房子

玩具:積木

遊戲方法:媽媽和孩子一起玩積木,用積木各自搭建房子。先搭建一座小房子,再逐漸把房子擴大,變成一座城堡。搭建結束之後,介紹自己的房子。

3歲左右的孩子隻需要求他搭建出簡單的房子,進行簡要介紹;

4-6歲的孩子進入模拟構造階段,可以要求他模仿自己搭建的模型(稍複雜),複制出一座一模一樣的城堡;

對6歲以上的孩子,說出房子需要具備的功能,如:卧室、廚房、車庫等,然後讓孩子自由發揮想象進行搭建。

此外,對5歲以上的孩子,在遊戲中可以要求在搭建好之後,推倒搭建的房子,然後快速複原房子,看看父母和孩子誰用時更少。

娛樂性遊戲

娛樂性遊戲的特點是突出情感體驗,有情節、角色和音樂伴奏,使幼兒在遵守規則過程中學會控制自身表情和情緒情感。孩子們在遊戲中以角色自居時,有助于他們學會等待。

在娛樂性遊戲中,可以讓孩子自己選擇喜歡的情景和角色。可以是奧特曼、小豬佩奇,也可以是超級飛俠裡面的樂迪或者勇敢的汪汪隊。同時,父母可以在既定的角色和情景中加入新的元素,制造困難,讓孩子嘗試去克服。例如:

喬治吃到一塊有魔法的餅幹,被魔法師奪去了聲音,從現在開始2分鐘内需要保持安靜,隻有在魔法解除之後才能發出聲音。通過情景,引導孩子控制自己的行為、表情和情緒,加強他們對自己外在行為的控制。

運動性遊戲

運動性遊戲以肌肉活動為主,幼兒在走、跑、跳等基本動作中按照一定的情節及競賽要求進行,以培養幼兒對身體及運動的控制能力。

遊戲範例:拯救玩具

遊戲規則:把三個玩具在客廳的不同角落,告訴孩子,玩具被小精靈藏起來了,需要他找回來。

設定一個固定起點,孩子需要從起點雙腳跳到客廳中央,完成這周的家庭作業規定的主題動作之後就可以獲得一個線索用來尋找玩具。

尋找到玩具之後,給孩子“超級偵探”的稱号,對他的解救行動予以肯定。

智力遊戲

智力遊戲通常以自編棋類、智力競賽的形式進行,訓練孩子遵守規則以及抵抗誘惑和幹擾的能力。這樣的遊戲通常能很好地訓練孩子的專注力,家裡的卡片、紙牌、彈珠等都可以用來作為遊戲道具。

遊戲範例:猜紙牌

遊戲規則:選擇四張紙牌,三黑一紅,花色在上一字排開,讓孩子先看清楚紙牌顔色,記住紅色紙牌所在的位置。然後蓋上紙牌,随機輪換位置,輪換之後再讓孩子猜紅色紙牌在哪裡。然後,孩子和父母的角色互換,讓孩子操作紙牌,父母猜。

這裡的撲克牌還可以用孩子的英語學習卡片、識字卡片替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