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聖嚴法師:有情緒的人生才活得過瘾?缪也

作者:華人佛教

我們人是有情衆生,既然是“有情”,當然就會有情緒。我們也大都體會過控制不住情緒,反被情緒所控制的苦,甚至常常因為一時情緒沖動而犯了錯,事後卻又懊悔不已。

聖嚴法師:有情緒的人生才活得過瘾?缪也

情有很多種,第一種是情操,例如哲學家的情操、藝術家的情操、宗教家的情操,以及政治家的情操。這些情操是理性的,對人、對世界、對自己都是有益的,如果一個人沒有情操的話,那就跟低等動物沒什麼兩樣了。

第二種是情感,情感是指與親人,或是與自己有關系的人和事物之間,因為喜歡或是不喜歡而産生的感情現象。情感雖不如情操那麼高尚,但是人如果沒有情感,那就形同植物或礦物。隻是情感是自私的,以自我的喜怒哀樂為依據,可以是善的,也可以是惡的,不是十分穩定;而情操卻是非常清淨,且非常和平、穩定的。

第三種是情緒,情緒是從情感而來,當情感不能宣洩、滿足時,心裡就會發生沖擊和困擾,是以産生情緒。情緒就像是暴風雨中的海浪,沒有理性、規律,而且波動非常厲害,隻不過有的人波動很高,有的人較低一點而已。

聖嚴法師:有情緒的人生才活得過瘾?缪也

情緒來的時候,就像無名火,會大哭也可能會大笑,甚至還會揍人,出現暴力傾向。是以,一個老是情緒用事的人比情感用事的人更糟糕,也非常可怕,不但造成自己的困擾,别人看到情緒沖動的人,也會敬鬼神而遠之。是以面對問題時,最好不要随便動情緒。

但是有人會說:“如果人生活得毫無波動變化,好像未免太平淡而無味了。人生要有大悲大喜才活得過瘾,是以有情緒也沒什麼不好啊!”

這種将人生的情緒起伏視為一種調劑的看法,實在是似是而非!試想每一次情緒的波動,身體的細胞不知道就要死多少,不但身體不健康,心理也不會健康。

聖嚴法師:有情緒的人生才活得過瘾?缪也

如果老是在大喜大怒、大悲大樂的情形下生活,是活不久的,一點也不劃算。要讓自己經常生活在愉快平靜的情況下,情緒才會穩定,心理也才會健康。要避免情緒過分的波動,首先就要明白情緒會帶給自己與别人災難的嚴重性,這樣才會懂得限制自己的情緒。

情緒會帶來一波接着一波的壞事,就好像是高血壓會帶來生命的危險一樣,首先可能是中風,再來就是癱瘓,說不定接着就是死亡。是以預防自己情緒的産生,是非常重要的。

聖嚴法師:有情緒的人生才活得過瘾?缪也

預防的方法,就是在情緒還沒有發生以前,能夠先察覺到自己已經快要動情緒了,在這個關鍵時刻,用觀念來化解,告訴自己動情緒是劃不來的,因為最後倒黴的還是自己,甚至連他人也會遭殃。

除了運用觀念之外,一些修養的工夫,例如靜坐,或是經常默念“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的聖号,也會很有幫助的。在情緒還沒有生起之前,念佛可以産生移轉作用,讓情緒轉換為一種念佛的清淨念頭,一種信仰的念頭。

然而,我們在運用觀念或方法的時候,也要明白目的不是在壓抑自己,而是要化解自己的情緒問題。其實隻要我們不管它,不要老是在想這個問題,或是老想要沖過它、對付它、抗争它,情緒反而能很簡單地化解。

文章來源丨《放下的幸福》

圖檔來源丨十願百科

攝影丨妙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