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牛彈琴,它是一個貶義詞。可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始終認為對方是牛,而我們就是那個彈琴的人。這是一個帶着情緒去解決問題的一

對牛彈琴,它是一個貶義詞。可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始終認為對方是牛,而我們就是那個彈琴的人。這是一個帶着情緒去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并不能把問題很好地解決。比如以我為例吧。如果我看到一個孩子在校園裡瘋狂地奔跑,以前我可能會認為這個孩子怎麼這麼不懂事,我已經強調了,這樣的行為可能會撞到别人,進而引起不必要的事故。那麼我可能會抓住這件事情的後果不放,強烈譴責這個孩子的不當行為。這個時候其實我就是那個彈琴的人,而這個孩子就充當了牛的角色。

而對于發生事情的原因,我可能不想去深挖。他為什麼要跑?我隻是抓住了這件事的後果在喋喋不休地去教育這個孩子。當然大家也應該看出這種做法還是有問題的。因為我是從自身的角度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而沒有太多地關注孩子是怎麼了解奔跑的意義。也許是奔跑能夠讓他能夠釋放壓力或者是奔跑能夠讓他變得更快樂。

問題就出在這,雙方都是從自己的角度在行動,而沒有去互相了解奔跑到底是好還是壞?不能情緒化地歸納這個孩子就是不聽話的孩子。其實更應該做的事情是,拉過孩子最好是在一個安靜的環境下,問問他今天過得怎麼樣?有沒有什麼高興的事情可以分享一下。其實教育本身并不是一定要人遵循一定的規章制度,而是要成長他的内心世界,形成完善、健康的人格。

希望自己在這個學前裡,老師能更像一個老師,能更好地從學生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健康地指引着他的成長。

對牛彈琴,它是一個貶義詞。可是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始終認為對方是牛,而我們就是那個彈琴的人。這是一個帶着情緒去解決問題的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