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沒了?

作者:中科院實體所

稽核專家:李獻紅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不知道今年的春節大家過得怎麼樣呢?有沒有吃的開心,玩的高興,休息的身心舒暢呢?

一提到假期,大家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放假啦,眼睛一閉一睜,上班啦!為什麼總感覺春節長假,短則7天,長則十多天,比平常工作日還過得快呢?

為什麼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沒了?

來源丨網絡

還沒怎麼玩,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沒了!假期!有本事你别走!

其實,這類“假期過得快”的迷之錯覺在心理學和生物學上都是有依據的!

為什麼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沒了?

什麼是假期迷思?

心理學家普遍認為,在人們接觸新事物或者短時間經曆爆炸式的豐富活動時,都會覺得時間過得比平時快很多。

因為在這個事件期間,比日常更密集的資訊轟炸就會轉變為更多的記憶,而日常工作單一,需要記憶的事件相對較少。

為什麼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沒了?

假期記憶點增加

來源丨澎湃

心理學者們把這種現象稱之為“假期迷思”。研究發現,每當放假時,人們每天會出現6-9件經曆值得記住,相當于日常生活2周的回憶數量。

為什麼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沒了?

在時間流逝這一課題上,我們的大腦采用了不同的判斷方法,而對時間長短的評估是根據一定時間内的事件數量決定的,事件記憶點越多,時間過得越快。

舉個例子,某個假期你都會和朋友們玩耍,享受各種活動和遊戲,你就會覺得時間特别快,但是如果你無事可做,你就會覺得時間很慢。

為什麼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沒了?

大腦在删除記憶?

當然,有的人并不想逛來逛去,放假在家最安逸了,這又怎麼解釋呢?

我們的大腦很善于包裝時間,仿佛不同僚情的時間配置設定并不公平。有時是相同時間内體驗了時間感的加快,有時是在極限條件下放慢了感覺。

用一個反例來說明,像蹦極、車禍等危險事情來臨時,大腦感覺到了極大的威脅,腦部“杏仁體”就會進入高速運轉,征用大腦其餘部分的神經通路或能量來應對眼前的局面。這種機制保證了面對緊急事件時,大腦會儲存更加豐富的記憶細節和感受來換取“謀生”機會,這就帶來了放慢時間的體驗感。

為什麼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沒了?

此時大腦仿佛回顧了整個人生

來源丨搜狐

是以在面對假期或者其他休閑娛樂活動時,大腦就會對這部分記憶進行簡并和一定的删除,減少對腦力的負擔,此時的終極感受就是時間飛逝。

為什麼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沒了?

來源丨李雲齊戒毒

另外,大腦的基底神經節可以整合不同細胞發出的神經沖動,提高對事件時間精确度的判斷。比如,你如果不斷提醒自己“怎麼才過去了一分鐘?這個表走得好慢……”時,其實是我們的注意力被更多的集中在了時間上,細胞神經沖動的頻率更高,進而對時間的感覺更加精确,甚至有些誇大。但是當我們注意力不在這部分時,神經脈沖數量減少,是以時間觀念開始模糊,感覺時光飛逝。

為什麼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沒了?

意外驚喜加速了時間?

還有另外一種理論可以用于解釋“時間都去哪了?”

一直以來,神經生物學家有着這樣一種觀點——人們會通過獎賞和懲罰進行持續活動,它背後的機制與時間的感覺存在聯系。

哈佛大學的神經生物學科學家SamGershman曾說:“快樂的時光是短暫的,這句話更準确來說——比你預想的還要快樂,時間就是短暫的。”

為什麼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沒了?

意外之喜

以色列科學家IdoToren等人發表于《自然-神經科學》的一篇文章印證了這個說法。同時,研究發現,大腦會不斷對即将發生的事情進行預判和期望,并作一定的心理評估,這将決定我們的時間感覺。

在過去的研究中,我們發現多巴胺在感覺時間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我們收到意外的獎賞,或稱之為出現預測誤差時,多巴胺便會增加,引發人體的獎勵機制。

是以該科學家團隊進行了下面的一個實驗——讓受試者觀察螢幕上的數字,絕大多數情況下是持續穩定的“0”,極個别情況中下一個出現的數字會是正整數,此時受試者就會得到額外的獎勵。同時,第二個數字的顯示時間會發生變化,受試者需要回答0和這個正整數之間哪個持續的時間更長。

為什麼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沒了?

偶爾的刺激(如偶爾放假)對多巴胺的分泌刺激效果最強

來源丨豆瓣讀書

實驗結果表明,當意外得到獎金時,受試者會覺得正整數持續的時間更長,這是因為通過加快時間感來将短期記憶中儲存該獎勵記憶的持續時間放大,而且随着獎勵金額的加大,受試者對時間的感覺失真會更明顯。

是以,時間就在對于快樂的感覺中,不知不覺過去了。

現在大家都知道假期怎麼消失的了吧,無論是豐富的假日生活還是讓自己愉悅的閑暇時光,假期的作用就是讓我們調整狀态,放松大腦。此時離工作的日子又近了不少,你準備好了嗎?

為什麼假期“咻”的一下子就沒了?

轉載内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中科院實體所立場

來源:數字北京科學中心

編輯:just_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