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有人得了慢性胃炎,寝食難安,也有人胃酸過多,痛苦不堪。俗話說"病從口入",很多疾病都和日常飲食有關,而腸胃疾病與飲食的關系尤其密切。脾胃病的發生主要是飲食不節,過食生冷,寒積于中,使脾胃之陽不振;其次是郁怒憂思,肝氣失調,橫逆犯胃乘脾。要預防脾胃疾病,關鍵在于保護脾胃正常功能的運轉。是以平時應注意保養脾胃。

有哪些因素會影響腸胃?
首先,情感因素對食欲,消化,吸收都有很大的影響。是以保養脾胃,首先要保持良好的情緒。據研究,不良情緒可導緻食欲下降,腹部脹滿,嗳氣,消化不良等,而良好的情緒則有益于胃腸系統的正常活動。
其次,飲食調攝是保養脾胃的關鍵。從生活作息上做起,最起碼一天三頓要定時定量,最好給自己設定一個時間表,然後嚴格遵守。這同時會對睡眠時間産生影響,因為一些晚睡晚起的人是早中餐一塊吃的,這種習慣必須要改,并不是說晚上吃宵夜可以彌補過來的,因為人的生物鐘雖然可以前後移動,但總是在一定範圍内,不可能産生太大的差别。
飲食以素食為主,葷素搭配。要常吃蔬菜和水果,以滿足機體需求和保持大便通暢。菜和果皮的纖維比較多,可以适度食用,但不宜太多,不容易消化,因而瓜果可以相對多吃。木瓜适合胃的脾性,可以當作養胃食物,不過對于胃酸較多的人,不要食用太多。而且,一定要記住,胃喜燥惡寒,冰的東西少吃,其他寒涼的食物像綠豆沙也不宜多吃。少吃有刺激性和難于消化的食物,如酸辣,油炸,幹硬和粘性大的食物,生冷的食物也要盡量少吃。
腸胃受損的人該怎麼養護?
那麼,已經受到腸胃功能困擾的人又該怎麼養護呢?
一般,胃消化功能不好的人,症狀是吃一點點就會飽,稍微多吃一點就會胃脹,特别在晚上多吃的話,還會因為胃部滞脹而影響入睡。因而建議少吃多餐,如果還沒到正餐時間,可以補充一些食物,但不宜過多,一定要記住這不是正餐,正餐還是要按正常來吃。食物以軟,松為主,一些比較韌性,爽口的東西不宜多吃,因為這些東西最難消化。湯最好飯前喝,飯後喝也會增加消化困難。入睡前兩三個小時最好不要吃東西,否則容易影響入睡。
胃病的人應該戒煙、酒、咖啡、濃茶、碳酸性飲品(汽水),酸辣等刺激性食物,這些都是最傷胃的。胃的脾性喜燥惡寒,因而冷飲和雪糕也必須要戒,食物以熱為好,這對于任何人都是一個考驗,特别是酷暑時節。有兩種飲料應該多喝,一是牛奶,二是熱水。牛奶可以形成一層胃的保護膜,每天早上起床後先喝一杯牛奶,再吃東西,是再好不過的[1]。多喝水,特别是熱水,因為人在大部分情況下會把缺水誤認為是饑餓。
非急性情況下,不提倡吃藥,因為長期吃藥都有副作用,而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愈。如果需要,提倡去看中醫,中醫的良方對于養胃特别有效。
還有大家都知道卻很難做到的一條:要堅持參加适當的體育活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做氣功等。适當的體育鍛煉能增加人體的胃腸功能,使胃腸蠕動加強,消化液分泌增加,促進食物的消化和營養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還可在晚間睡覺之前,躺在床上用兩手按摩上下腹部,來回往複,可以助脾運,去積滞,通穢氣,對脾胃有良好的保健作用[2]。但是有胃病的人飯後不宜運動,最好休息一下等胃部的食物消化得差不多了再開始工作,或者慢步行走,也對消化比較好,總之,餐後不宜工作。
胃病是一種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養”,急不來,隻能從生活習慣的改良中獲得。我們都需要一個好的胃,這些習慣的改變都是必需的。
參考文獻:
1. 呂傳彬.發酵食物:腸胃的好朋友[J].解放軍健康,2021(03):39.
2. 陶詩秀.春節六大錦囊讓腸胃回春[J].保健醫苑,2021(0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