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76年秋,我當兵的第二年,師政治部(那時,我已從連隊調入師政治部宣傳科,任新聞報道員)組織我們收胡蘿蔔。當時,師團機

1976年秋,我當兵的第二年,師政治部(那時,我已從連隊調入師政治部宣傳科,任新聞報道員)組織我們收胡蘿蔔。

當時,師團機關、各營連除養豬、養羊、磨豆腐外,在部隊駐地都有一定數量的菜地,用于夏秋兩季調劑和改善官兵們的物質生活(當時連隊的生活标準是每人每天0.59元)。每到秋天,在奎屯、烏蘇、獨山子的大街上,到處都可以看到部隊拉菜的汽車和“拉拉車”(人力車)。那天,我們機關全部出動,到50多公裡外的菜地拔胡蘿蔔,大家都熱情高漲,幹的不亦樂乎。轉眼一上午就過去了,中午休息時,我和戰友袁幸福向科長請假,去上廁所。

我們科長,一位有數年軍齡的老兵,風趣地說:“這裡到處都是廁所,去吧!”我和小袁跑到離菜地差不多500米遠的一塊凹地,正準備開始,忽然,我發現離我們不遠處,大片土地上,都是西瓜!有的有碗口大小,有的和拳頭差不多,翠綠翠綠的,十分誘人。雖然在營區,我們機關每年也分到不少西瓜,但在地裡長的,我還是頭一次見。我扭頭四處看了看,乖乖!這麼多西瓜竟然沒人看守。我和小袁相視一笑,立馬風卷殘雲般消滅了幾個,然後不動聲色地向科長消了假。

結果,那天下午,我們新聞報道組的人頻頻請假上廁所,成麻袋的“西瓜蛋子”都被我們裝上軍用皮卡車,我們足足搬了8麻袋。到了傍晚,王副科長檢查人員和工具時,看了看,什麼也沒有說,當時我們真是緊張的要命,生怕被上司發現了!回到營區後,我們悄悄把“戰利品”藏到床底,晚上下班回到宿舍,拿勺子挖着吃,那個舒坦勁,至今難忘啊。

由于當時部隊夥食不是很好,我們還時不時拿幾個到食堂跟炊事員老王作交換,弄點兒雞蛋、包子、油餅什麼的,解解讒。偶爾有老鄉到宿舍找我玩,也隻是“吝啬地”挑個最小的拿出來招待。

唯一讓我們擔心的是,科長、副科長都已經發現了,他們為什麼不批評我們呢?直到有一天,王副科長終于揭開了謎底,他笑着對我們說:就算你們不“拿”,瓜農也會在耕地時将這些“小西瓜”翻到地下。聽到這話,我們幾個才如釋負重,心安理得地繼續享受着我們的“勞動成果”。

幾十年過去了,每每回想起自己十餘年的軍旅生活,我都會感到驕傲和自豪。部隊把我從一個不黯事世的農村青年鍛造成了一位不畏艱難困苦、不怕流血犧牲、意志堅強、充滿自信的合格軍人,我無悔。

1976年秋,我當兵的第二年,師政治部(那時,我已從連隊調入師政治部宣傳科,任新聞報道員)組織我們收胡蘿蔔。當時,師團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