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除了磨難與輝煌,還有不同次元的貝多芬——讀揚·斯瓦福德的《貝多芬傳》

作者:文彙網
除了磨難與輝煌,還有不同次元的貝多芬——讀揚·斯瓦福德的《貝多芬傳》

貝多芬傳記:苦難與輝煌

揚.斯沃福德報道

韓英超 翻譯

浙江大學出版社

今年是作曲家路德維希·馮·貝多芬誕辰250周年。

可以看到貝多芬在中國最早的記錄,可以追溯到19世紀60年代甚至更早。據1861年12月28日出版的《華北快報》報道,12月26日的一場音樂會以貝多芬的早期作品《唐E三重奏》為特色,該作品受到現場觀衆的好評,并指出"貝多芬很早就是他那一代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然後超越了他們,達到了未來作曲家無法達到的高度"。150多年後,貝多芬已經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名字,"未來沒有作曲家能達到"的說法仍然有效。

貝多芬作為一個無與倫比的音樂家,是什麼樣的存在?他的性格、情感和創作特點是什麼?他為什麼會成就如此非凡的事情?像所有傳記一樣,美國作曲家揚·斯沃福德(Jan Swafford)的《貝多芬傳記》(The Biography of Beethoven)将大師的活動家生活細節與他自己作品的味道相結合,呈現出豐滿的貝多芬形象,并将他從音樂之神恢複為人。

貝多芬的學習成為學習的展示

貝多芬去世後不久,一些不成熟、不那麼嚴謹的傳記出版了。辛德勒是他已故的朋友、小提琴家和指揮家,根據大量被盜的貝多芬重要材料出版了兩卷傳記,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貝多芬研究的權威。然而,後來的貝多芬研究人員越來越多地在他們的作品中發現大量的歪曲,偏見,故意忽視和僞造。這部三卷本的傑作出版于1866年,其材料顯然要嚴謹得多,他是最早挑戰辛德勒著作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的人之一。

在接下來的100年裡,貝多芬的傳記已經出版了數百本長篇,其中許多都充滿了汗流浃背的奶牛,還有無數的研究論文。沒有人比羅曼·羅蘭(Roman Roland)1903年的《貝多芬傳記》(Beethoven Biography)更熟悉了,該傳記通過塑造貝多芬令人興奮的品質,為讀者提供了全方位的點選。貝多芬的研究已經成為一項顯而易見的研究,在熱度和廣度的研究方面,可能正是莎士比亞的可比性。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以概括為三點:一是貝多芬的作品廣博深邃,代表了迄今為止音樂界的巅峰;比較和解釋。

揚·斯沃福德(Jan Swafford)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作曲家,他出版了查爾斯·艾夫斯和勃拉姆斯的傳記,其中最好的是貝多芬傳記。他希望盡可能清晰,清晰,公正地審視主角,引導讀者進入貝多芬的時代,并盡可能直接地看到他的行走,寫作,憤怒和構圖。

除了磨難與輝煌,還有不同次元的貝多芬——讀揚·斯瓦福德的《貝多芬傳》

插圖:波昂集市廣場,遠離市政廳,左邊是科赫酒吧。

寂寞是貝多芬一生中最鮮明的注腳

1792年11月,22歲的貝多芬以少爺而聞名,懷着夢想從波昂來到維也納。他想滿足父親約翰和老師内夫對自己的期望,成為一名傑出的音樂家,但他更雄心勃勃的目标是達到亨德爾,巴赫,海頓和莫紮特的高度并超越他們。

從海頓和莫紮特那裡,貝多芬意識到他需要掌握博學的風格才能成為一名真正的藝術家。無論是在紙上還是在鍵盤上,他的優勢是即興創作,閃電般的靈感爆發。他世俗的欲望與他的才華相比對。他也始終相信,他可以脫穎而出,并将肩負起神聖的責任,将自己的一生奉獻給音樂,并在其中反映音樂,将其送回其源頭,并使人類對音樂和他自己有更深刻的了解。他認識到,成功之路始于自己,始于道德、責任、紀律和勇氣的發展,任何有意義的工作的真正基礎是個人的美德,而不是技能和能力。

在斯沃福德的作品中,貝多芬的恩賜之一就是成為神聖的,沉入他的精神世界,離開他周圍的所有人和事。這使他遠離折磨他的痛苦。此外,在鍵盤上即興創作或其他行為,使他即使在人群中也能找到自己的孤獨感。寂寞,他最好、最忠實、最重要的伴侶,也成為他一生中最鮮明的注腳。

24歲時,貝多芬發行了op.1三重奏,這是他第一次大規模嘗試維也納風格的高位風格和題材,他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标志着自己的領地。從那時起,貝多芬創作了9部編号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10首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一部歌劇,兩部彌撒,一部合唱團和三部康塔塔,以及大量的室内樂,藝術歌曲和舞蹈。他象征着維也納古典音樂的巅峰,而在未來,他是承接古典音樂最重要的橋梁,指向浪漫主義的未來,在幾乎所有的音樂流派、技術領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成為無數未來音樂家的榜樣和靈感來源。

貝多芬在二十多歲時是一位受歡迎的表演明星,從來沒遠離戀愛,但有着各種各樣的主題,總有女人把自己帶到門口。然而,在錯過了令人心跳加速的約瑟芬·德姆(Josephine Dem)、迷人的貝蒂娜·布倫塔諾(Bettina Bruntano)等人被17歲的特蕾莎·馬爾法蒂(Teresa Malffati)羞辱之後,貝多芬過着痛苦和沮喪的生活,更多的是對"永恒的戀人"的渴望,更像是一種孤獨的折磨。

孤獨對于一個優秀的人來說不一定是壞事,但它可能會帶來思想的升華或藝術的進步。在給一位陌生鋼琴家的一封獨特的信中,貝多芬提到藝術沒有邊界,永遠不可能勝利,期望的目标總是超越國界,這是所有藝術家遲早都會發現的痛苦現實。作為一個年輕人,貝多芬認為他不亞于任何人,他的情感折磨使他發現自己的局限性,并進一步堅定了他對科學和藝術的信念。

除了磨難與輝煌,還有不同次元的貝多芬——讀揚·斯瓦福德的《貝多芬傳》

梅勒于1804年創作的貝多芬肖像。

一個完美的音樂家,有着破碎,不完美的生活

19世紀初,有三位德國巨人,不僅意味着啟蒙運動的終結,而且預言并迎來了浪漫主義的時代:哲學的康德、文學的歌德、音樂的貝多芬。

這本書花了很多篇幅來描述貝多芬與其他藝術大師的互動,這些藝術大師本身往往不那麼令人愉快。以貝多芬與歌德的會面為例,當兩位巨人相遇而沒有激發任何藝術或靈感時。貝多芬一直仰慕歌德,但看到歌德對貴族的謙遜感到失望,而歌德則覺得貝多芬不守規矩,覺得自己是"半神"。在貝多芬的餘生中,歌德被聲稱是他的朋友,但不是。歌德對他的評價是:"他經常得罪别人,而且很可憐,因為他越來越聾了......"當貝多芬的身體變成一個可怕的、無情的敵人,等待着他時,要麼是毀滅,要麼是痛苦和榮耀。

然而,除了貝多芬一生的磨難和輝煌的主題,還有不同的次元交織在一起。正如斯沃福德在他的書中揭示的那樣,貝多芬被視為典型的浪漫主義天才,過着不同的生活,其中一些是高貴的,優雅的,無與倫比的美麗,另一些是厭世的,妄想的,道德低劣的。作為一個啟蒙主義者,他相信理性,但在他的日常生活中,他越來越迷失在非理性中。他的世界經常有不相容的沖突和完全敵對的地區,但他保持了清晰的界限,并經受住了困難。

貝多芬傳記的特點之一,就是将貝多芬的作品融入到他的經曆中去解讀,既能反映作者當時的思想狀況,又能使讀者準确、完整地了解作品的語境和内涵。

例如,貝多芬為什麼要創作莊嚴彌撒?對于沒有基督教信仰,生活被物質困住的貝多芬來說,在沒有委托的情況下創作一部比C彌撒更大的作品有點令人驚訝。盡管貝多芬本人曾表示,創作的目的是慶祝大杜楚尼升格為奧洛穆茨大主教,但如果從貝多芬音樂的世俗人文主義角度來了解,很明顯,更多的因素在起作用。

在信仰上,貝多芬在虔誠的海頓眼中還是一個"無神論者"嗎?斯沃福德分析說,随着死亡的氣息臨近,貝多芬的思想開始轉向永恒的存在,并向他的朋友展示了"死後上升"的心。在他看來,基督更像是像蘇格拉底一樣的道德偶像。與此同時,世俗的需求也在發揮作用。當時最偉大的彌撒是海頓的作品,在他死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這仍然是貝多芬的對手,通過這部作品,他能夠在宗教領域與海頓競争。更重要的動機可能在于貝多芬希望保留自己的名字。《莊嚴彌撒》作為一種受人尊敬的流派和接近交響樂風格的大型作品,在數百年的發展中早已形成了彌撒作曲的偉大傳統。創造最雄心勃勃的彌撒不僅是個人信仰的宣言,也是對偉大傳統的挑戰。

每個人都是個謎。一般來說,它持續的時間越長,謎團就越複雜。貝多芬的複雜性,一種音樂上的瘋狂,更加不言而喻。可以肯定的是,貝多芬的任何行為,任何思想,作為後來者,都無法完全恢複到原來的樣子,更不用說在貝多芬成名後的兩個世紀裡,他被傳記作家和其他作家反複研究和描繪。貝多芬出生于德國啟蒙運動時期,在革命時代長大,被許多人認為是一位革命音樂家,他将他與法國大革命的精神聯系起來。其實他沉悶、粗犷、煩躁,他隻想做一個完整、真實的人,但在一個崇拜的時代,天才就成了典型的浪漫天才。

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貝多芬的作品都把他塑造成一個神話般的存在,半神貝多芬,有時接近非凡的聖人。斯沃福德對貝多芬及其作品的深入解構使這部傳記與其他作家的作品有着根本的不同。在他的寫作中,我們似乎能夠感受到貝多芬創作的音符,一個音樂句子,一個段落的跳躍,似乎能夠聽到羽毛筆在光譜上的沙子,它似乎能夠看到大量的草稿反複修改最終成型,它似乎能夠觸動完美的音樂家與破碎, 不完美的生活。可以說,這是一部非常接近真正的貝多芬的傳記作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