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奧喜逢春節,推動冰雪運動走進大衆

作者:光明網

2022年春節假期,從戶外滑雪場到室内滑雪場,從東北林海雪原到南國雪鄉小鎮,人們在茫茫冰雪上感受速度與激情,在銀裝素裹中領略冰雪之美。冬奧喜逢中國年,冰雪經濟點燃“年味兒”,成為今年春節消費市場的新時尚、新亮點。

冬奧與春節疊加,“帶旺”冰雪經濟。“半個朋友圈都在滑雪!”“白天溜冰、滑雪,晚上住酒店泡溫泉,過年打開的新方式。”據攜程統計,春節期間周邊遊使用者預訂滑雪的比例達到85%;飛豬資料顯示,全國“冰雪+溫泉”類組合商品訂單量同比增長超過40%,攀冰、冰壺、雪上極限運動等細分運動業态受到年輕人關注。冰雪元素“帶貨”能量也不容小觑。來自天貓平台的資料顯示,從除夕至正月初四,滑雪裝備銷量同比增長超180%,雪具等冰雪運動相關用品銷量增長超過300%。

一張張滑雪票、一件件冰雪裝備、一個個冰雪景區、一“墩”難求的網絡熱議……正是冰雪經濟火爆的生動縮影。在新疆阿勒泰,遊客踩着“毛皮滑雪闆”出行,滑雪與民俗風情和諧融合;在内蒙古響沙灣滑雪場,雪友擡頭即見沙漠,體驗難忘的獨特感受;在四季如春的雲南昆明,遊客在轎子雪山體會“山上賞雪、山中戲雪、山下滑雪”的多重樂趣……“冷資源”催生“熱經濟”,推動冰雪旅遊市場在春節升溫。

通過籌辦和舉辦奧運會,帶動國家、區域和主辦城市經濟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一直是奧運會的重要功能之一。自2015年中國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以來,中國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步伐不斷加快。截至2020年底,中國共有654塊标準冰場和803塊滑雪場,分别比2015年增加了317%和41%;全國冰雪運動參與人數已經達到了3.46億人,“三億人上冰雪”從願景變為現實。

冰雪經濟是現代産業,更是當代生活。按照國際經驗,當人均GDP達到5000美元時,群眾會對體育運動有所需求;人均GDP達到8000美元時,體育運動将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産業之一;人均GDP接近1萬美元時會迎來冰雪運動發展的“黃金期”。2021年,大陸人均GDP突破1.2萬美元,未來中國冰雪運動發展潛力将不斷釋放。《中國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提出,2022年中國冰雪産業總規模有望超8000億元,2025年有望達到1萬億元。北京冬奧為中國經濟注入的活力和動力不斷彰顯。

春節消費新風尚某種程度上是全社會消費結構更新的一個縮影。北京冬奧會是冰雪消費升溫的催化劑,但歸根結底,冰雪運動走向大衆,從最初的“純運動型”發展至“運動+休閑型”,從“體驗式”逐漸過渡到“深度參與”,從過去的“隻有少數人了解”到當下的“時尚生活方式”,曾經小衆的冰雪運動向四季拓展、向四方鋪開才是冰雪消費潛力釋放的動力之源。體育健身與旅遊觀光相結合的冰雪經濟迎合了人們的消費需求,有望成為中國消費經濟中新的亮點。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美麗凍人”的冰天雪地,正在成為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大IP”。我們相信,冬奧會留下的寶貴财富,将會繼續與城市發展、産業振興及百姓生活擦出新的“火花”。

來源: 人民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