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疑似百億私募基金經理網上求職買方分析師,期望月薪僅1萬5到2萬!私募行業遭遇“成長的煩惱”?

每經記者:楊建 每經編輯:何劍嶺

疑似百億私募基金經理網上求職買方分析師,期望月薪僅1萬5到2萬!私募行業遭遇“成長的煩惱”?

圖檔來源: 攝圖網_401018260

近期私募圈熱鬧非凡,今日一則疑似百億明星私募基金經理釋出的求職廣告在私募圈瘋傳。

從該求職者的履曆來看,他具有7年的私募交易經驗,在百億私募希瓦工作5年,完整地經曆了希瓦百億私募的成長,同時還有3年的資金管理經曆;期望的職位是買方分析師,期望的薪資為15000~20000元/月。

疑似希瓦基金經理網上求職買方分析師

從該求職者的履曆來看,還是相當亮眼。首先該求職者有7年的私募交易經驗,其中在希瓦5年,完整地經曆了希瓦發展為百億私募的成長之旅,同時還有3年的資金管理經曆(小基金,幾百萬的規模),熟悉A股及港股大部分優秀的高成長公司,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投研和交易系統。其次該求職者也是一名基本面趨勢交易選手,基本面跟随時代趨勢,技術面跟随股價趨勢,2021年小基金收益為21%(單倉位不超過20%),2021年下半年交易體系開始成熟。

疑似百億私募基金經理網上求職買方分析師,期望月薪僅1萬5到2萬!私募行業遭遇“成長的煩惱”?

圖檔來源:網絡

該求職者對于職位期望是買方分析師,工作地點在杭州,期望的薪資為15000~20000元/月,而這個薪資待遇在行業中确實不算高。值得注意的是,有網友對此點評稱:“這說明什麼?(說明)搞趨勢交易,要麼特别優秀,百裡挑一賺大錢,要麼三十之後個人價值就不行了,也就勉強一個月1.5萬~2萬的工資水準。投資不是說整天在各大闆塊中跳來跳去,這類人,俗稱‘老油條’,到了60歲也賺不到錢。更好一點的是什麼樣的?就是苦苦堅守‘銀保地’低估值幾十年如一日的,最終能混個年化15%過過日子。投資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呢?就是追随時代趨勢,例如,前十年的消費電子,接下來十年的新能源,深耕一個領域,堅守到底,搞個10年30~50倍沒有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求職者的身份電話聯系了希瓦投資。公司從業人員告訴記者,公司對于投研人員有着長期的需求,如果要應聘,可以投履歷到公司官網郵箱,公司對于投研人員的需求是長期存在的。記者注意到,上述前基金經理另行求職或自主創業的現象并非個案,私募機構的人才隊伍本來就不太穩定,不少私募機構辛辛苦苦培養的基金經理在成熟之後開始不安于現狀,或創立自己的私募公司,或走向其他私募機構的更高崗位。

私募排排網研究主管劉有華認為,私募基金經理離職追求更好的發展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一般能擔任基金經理的都是能力非常強的人,是以在積累了一定的人脈資源和基金管理經驗之後,一般會優先考慮自主創業備案新的私募,脫離“打勞工”角色。其實不論是大私募還是小私募都面臨如何吸引優秀人才的問題。對于小私募而言,由于規模較小,是以給出的待遇對于優秀人才而言缺乏吸引力;而大私募的優秀人才在公司獲得足夠的人脈和經驗之後,也會産生自主創業的想法。

百億私募“成長的煩惱”:投研人才是長期的需求

記者注意到,希瓦投資的“輝耀”系列産品的基金經理湯蒙離職,是去年百億私募圈的焦點新聞之一。在離職前,湯蒙管理的産品遭遇了超20%的回撤。據希瓦創始人梁宏的說法,在去年國慶前9月29日和9月30日,湯蒙及其家人贖回了其購買的輝耀系列資金,然後在10月11日節後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提出了離職。梁宏和湯蒙深入溝通之後決定尊重他的選擇并接受了他的離職申請。梁宏将接管湯蒙的産品,會盡力挽回損失。

梁宏表示,自己接管後,輝耀的持倉會做調整,政策與小牛、大牛産品相同。另外還以公司自有資金申購輝耀1号和輝耀2号各1000萬元,同時也開放贖回,并免除贖回費,讓投資人自由選擇。資料顯示,湯蒙于2015年加入希瓦,是第一批跟着梁宏創業的員工,從交易員、到研究員、助理基金經理,一步一步做到基金經理一職。2019年4月,他發了自己的首隻産品,即“輝耀”系列首隻産品,業績表現突出,積累了不少粉絲和客戶,随後這2年時間,又發了1隻産品。

資料顯示,雖然去年湯蒙管理的産品業績不佳,但自2019年以來,這些産品整體仍有翻倍的收益。按照他自己的說法,湯蒙的投資理念是“不出奇不求速隻求穩;先求不敗再求勝;做高賠率且不做難題”,是趨勢派的投資者,甚至有人認為他的風格很像馮柳,将其稱為“馮柳第二”。從投資理念來看,湯蒙是一位喜歡押注高賠率、确定性最強的投資機會的基金經理。

去年5月24日,牧原股份股價大跌引發市場關注,公司當日組織了一個電話交流會議,出席人員中有“上海澤熙投資洪俊骅”。對此希瓦投資通過公衆号釋出消息稱,網傳“澤熙投資洪俊骅現身牧原股份電話交流會”消息為誤讀。洪俊骅已于2012年10月與上海澤熙投資終止了勞動關系,自2018年4月至今,洪俊骅系希瓦私募正式員工。同樣的,洪俊骅管理的希瓦風行精選在去年也出現了較大的回撤。據傳,洪俊骅是一個非常努力的基金經理, 每天至少要看三到五家公司的報告,他認為“有些行業通過深入的研究和調研,是可以逐漸掌握的,堅持下去一定可以做到行業一流”。

在行業規模快速增長、頭部效應不斷強化的過程中,諸多年輕的百億級私募正遭遇“成長的煩惱”。投研人手的不足,公司管理、品牌建設層面的力不從心,投資者的抱怨和質疑,無不考驗着新銳百億級私募的黑馬成色。

在私募排排網财富管理合夥人榮浩看來,私募核心人員的出走甚至另立門戶,首先是對投資人信心産生影響,也會影響産品後續業績表現;其次是對私募公司品牌産生影響,可能會産生一種公司不穩定的感覺,進而影響投資人決策,也影響募資;三是對公司内部治理産生影響,可能會造成内部人員軍心不穩。

今年年初離職私募行業人士備案新私募現高潮

從私募基金經理離職後的動向來看,大部分是創立自己的私募基金,或者是去另外的私募基金謀求更好的發展空間。基金業協會資料顯示,今年以來,從私募基金出來的基金經理備案新私募公司的行為出現了一波高潮。

從這些剛備案的私募公司核心人物的履曆來看,都有着私募機構的從業經驗。比如1月28日備案的深圳市泰聚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實際控制人、總經理張憲強先後在深圳市泰瓴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中歐瑞博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嶺南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任職。

上海冰青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于1月28日在協會登記備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吳鐵軍先後在上海信於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擔任股票交易員、在上海秀港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擔任股票投資經理、在江蘇中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證券投資部擔任量化投資經理、在上海宏珠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投資部擔任基金經理、在青島君合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部擔任投資負責人。

大翊私募基金管理(成都)有限公司于1月28日在協會登記備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投資總監農佳嘉曾在深圳市凱豐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産業研究部擔任研究員,之後在廣州衆智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部擔任研究員以及基金經理等職。

上海歸德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總經理李綱領同樣有着私募機構的從業經曆,先後在畢盛(上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資部擔任副總裁,之後在上海大樸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投研部擔任投資經理。

海南川溪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在1月28日登記備案,公司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投資總監石海宏先後在四川省合信東方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深圳市東方合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磐久投資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投資部等私募機構擔任相應的職務。

知常私募基金管理(海南)有限公司于1月28日登記備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彭紅先後在深圳德海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德海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等私募機構任職。

新備案的珠海市橫琴淳瀚私募證券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總經理聞豪也有着私募機構的從業經曆,先後在深圳市前海君辰資産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瑞思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任職。

山東卓耀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實際控制人、法定代表人、總經理王俊峰也是如此,先後在青島中投盈富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山東卓耀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職。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