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樊登讀書 · 劉子墨
主播 | 樊登讀書 · 夏涵
解讀預告
遇見 · 在書中遇見未知的自己。
各位書友晚上好,歡迎來到由樊登讀書出品的讀好書欄目《遇見》。
今天給大家分享饒平如先生的書畫作品——《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這本書在豆瓣評分9.1,一出版便感動無數讀者。
他們的故事被很多人譽為“世間最美的愛情”。
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柴靜曾在節目中問過饒平如:
“您已經90歲了。難道這麼長時間,沒有把愛情這個東西磨平了,磨淡了?”
老爺爺回答:
“磨平?怎麼講能磨的平呢?愛這個世界是很久的,這個是永遠的事情。”
一個90歲的老人,在老伴美棠去世後,每天筆耕不辍,手繪了18本畫冊。
記述了他與美棠從初識到相處的近六十年時光,取名為《平如美棠:我倆的故事》。
一筆一畫,都是對美棠的拳拳愛意,更是對她的深切思念。
我們無法左右人的生死,但卻可以讓思念得以延續,人世間最深的感情莫過于此。
我們總是在追求愛情,探知愛情的真相,而饒平如和毛美棠的故事,就是最好的答案。

好的婚姻,藏在點滴了解中
有些愛情的發生悄然無聲,卻情深似海。
那年,饒平如11歲,8歲的毛美棠和家人一起來他家中做客。
兩個孩子,在饒家大院玩得很盡興。
此後一别,便沒了往來。
沒想到十幾年過去了,在雙方父母的安排下,他兩又見面了,平如長成了帥氣小夥,美棠也出落得亭亭玉立。
一種微妙的情愫,在兩人的心裡潛滋暗長,平如更是鼓起勇氣在公園給美棠唱了首情歌。
兩年後,他們結婚了,開始了長達60年的婚姻生活。
從風華正盛到耄耋之年,他們的婚姻生活是過得越來越來甜蜜,靠的就是“了解”兩字。
戰亂年代,為了生計,平如帶着美棠走過很多地方,在貴州當過雇員,在徐州尋過出路,開過面店,賣過辣椒,都以失敗告終。
對于平如來說,正值壯年,卻壯志未酬,心中抑郁不已。
面對平如求職無果的心灰意冷,美棠溫柔以待,耐心勸解安慰,使平如又恢複了信心。
生活不易,可有良人相伴相知,便是人間一大安慰。
一時的了解容易,一世的了解卻很難,可平如卻做到了。
年老的美棠,身體大不如前,不僅患上了腎病,還患上了老年癡呆。
她開始胡言亂語,脾氣變得古怪孤僻。
有一次,美棠突然說她想吃杏花樓的馬蹄小蛋糕,家附近沒有,平如就騎車去更遠的地方買。
趕到店裡已經很晚,幸好還能買到馬蹄蛋糕。可等平如終于把蛋糕送到她枕邊時,她又不吃了。
那個時候,平如已經七八十歲了,兒女們責怪他深夜騎行,可平如卻說:
“她囑咐我做的事,我不能不依她。”
年輕時,美棠耍小脾氣,平如了解包容;
年老時,美棠提出的一些無理要求,他真誠地接納美棠,不談論道理,隻付出真情。
在這人世間,任何美好的事物都不可能不勞而獲,包括幸福的婚姻。
人生實苦,倘若沒了那份推己及人的體諒,怕是難以抵禦瑣碎的生活。
正如柴靜說的:
“了解的基礎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時候,心就變軟了,軟不是脆弱,是韌性。”
好的婚姻,一半是靠愛,另一半是靠經營。
沒有合拍的腳步,就走不到婚姻的盡頭
中國有句古話:“道不同不相為謀,志不同不相為友”。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婚姻是一場合作,如果彼此的志向和觀念相差甚遠,怕是難以走完這一生。
平如和美棠能相愛60年,其一原因是他們對這個世界有相同的認知。
戀愛時,他們對音樂有着近乎一緻的見解,一起談論文學。
他們熱愛旅行,結婚後一起去了柳州、貴州、徐州……
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在面對人生意外時,有着相同的樂觀态度。
1949年,他們居住在安順,當時住二樓的一個六角亭,亭子約有二三十個平方,六面皆窗,沒有門,地面一角有一七八十公分長寬的活動蓋闆,下設梯子。
人上來後即覆上蓋闆,猶如舞台上要演武俠戲一樣的機關。亭中隻放了一張木床,其他家具一應俱無。
更糟糕的是,這個四面環窗的屋子每到刮風下雨,窗戶就劈裡啪啦地震動起來,顯得風勢更加強勁。
作為常人,生活在這樣的環境怕是要抱怨連連,可是他倆卻特别喜愛這個到處漏風的房子。
美棠把此情此景比喻成“山雨欲來風滿樓”。
對她來說,這不是風雨交加,而是山間野趣。
而平如呢,他把這個房間稱為“奇妙的房間”。
每當月光如水的夜晚,平如和美棠一定會把窗戶打開睡覺。
清光傾瀉時,他們會應時應景吟一首《靜夜思》,給艱難竭蹶的日子增添了些許浪漫。
哪怕日子一地雞毛,他們也能過得甘之如饴。
我們常說,三觀一緻才能久處不累,而婚姻生活中,三觀一緻尤為重要。
如果三觀不合,生活一點小事,都會出現摩擦。
時間久了,便會互生嫌隙,更别說相伴一生了。
知乎上有個問題:“三觀不合的婚姻,到底有多可怕。”
高贊回答總結起來是這樣的:“你覺得浪漫,在他眼裡看來索然無趣。”
反過來想想,倘若平如和美棠時常意見相左,怎麼可能相愛60年呢?
那些善始善終的婚姻,都有兩個三觀一緻的人。
風雨同舟的婚姻,才能駛到終點
上世紀五十年代,平如一家被迫分開,這一分就是22年。
看多了“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臨頭各自飛”的故事,才覺得“患難與共的夫妻”尤為感人。
不管時境如何艱難,也不管歲月有多混沌,平如和美棠一直不離不棄。
平如因勞教而離開上海後不久,美棠機關的人事科找她談話,讓她與饒平如劃清界限。
而美棠卻說:
“你要是搞婚外情,我早就跟你離婚了……可你又不是漢奸賣國賊,不是A錢腐化,不是偷竊扒拿,你什麼都不是,我為什麼要跟你離婚?”
她本可以選擇和平如劃清界限,過上自在的日子,可她拒絕了。
這一拒絕,生活又陷入了新的困境,日子過得尤為艱難,為了維持生計,她賣掉了自己的嫁妝,一件都不留。
更為令人心疼的是,她一個女子,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不得不去水泥廠扛水泥,一袋就五十多斤重,這一扛,就是好多年。
一個人愛不愛你,固然有很多種表現。
可當你身處低谷時,和你站在一起,把家撐起來,無疑是最為深情的一種。
幸運的是,這份深情,平如不光記在心上,還現于行動上。
勞教的日子并不好過,甚至有些慘,可平如一想到上海的妻兒,卻又充滿了動力和期待。
平如每天披星戴月在汽車廠裡工作,掙得錢寥寥無幾,可他省吃儉用,把錢都寄了回家。
為了省錢,他就發明了 “鉛絲、車胎補鞋”“一襪多用”“巧穿列甯裝”等穿法;最難的時候他把6分錢菜票用了3天。
現在網上流行一句話:“好的愛情,都是雙向奔赴。”
的确如此,你懂得回應我的熱情,我懂得付出深情,而人生困苦之時,你我都不曾放棄對彼此的愛,何嘗不是最好的奔赴?
命運這隻大手,将平如一家拍得稀巴爛,可他們的感情卻在苦難中越發的濃烈和堅韌。
生活有多苦,他們愛得就有多深。
我們總說人是薄情的,可在平如和美棠身上卻看到了人世間最深的情感。
這份堅如磐石的情感,幫助他們走過坎坷的22年異地時光。
我們的人生,多的是意外,如果沒有那一份互相扶持的真心,早就分道揚镳了。
是以說,任何一段相濡以沫的婚姻,都曾攜手走過一段又一段坎坷的路。
寫在最後
愛情的發生,沒有一定的道理可言,可每一段幸福的婚姻,卻有迹可循。
平如和美棠長達60年的幸福婚姻告訴我們:
婚姻生活,不是完美無瑕,更多的是挑戰,隻有互相了解,才能不辜負彼此的情意,才能過好這一生;
兩人相處,如果沒有相同的三觀,再多的愛也會消耗在一地雞毛的生活裡,隻有認知相同,才有未來;
遇到生活危機時,抓緊彼此的手,才有足夠的力量抵抗滔滔惡意,一起扛過風浪的愛情,才會更堅貞。
點個「在看」,願我們都能遇到這個人,從年少到年老,一直陪在彼此的身邊。
作者 | 劉子墨,一個熱愛文字的全職媽媽。
欄目主理人 | 徐徐來
排版 | 鄭向北
圖檔 | 文中圖檔來源于《平如美棠》插圖,侵删
音樂 | 石頭Piano - 你不要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