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國科技巨頭收購英國晶片龍頭告吹!孫正義痛失2544 億

價值400億美元,耗時長達16個月,全球晶片業的世紀大并購,最終以失敗告終。

2020年9月14日,英偉達宣布,與ARM目前的所有者軟銀達成協定,将采用現金加股票的形式收購ARM,對應的價值約400億美元,原計劃收購将在18個月内完成。如果交易順利完成,這将是半導體行業曆史上的最大規模交易。

但這隻是英偉達和孫正義執掌的軟銀之間的南柯一夢。

據第一财經報道,2月8日,多家媒體報道,上述交易已宣告失敗,軟銀計劃讓ARM在截至2023年3月的财年内上市,IPO規模預計可達800億美元。軟銀前三季度銷售淨額4.58萬億日元,第三季度淨利潤290.5億日元。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如果這項交易未達成,那麼軟銀将獲得高達12.5億美元(約合人民币79.5億)的分手費。

400億美元交易告吹

英偉達收購ARM交易宣告失敗

失敗的原因是美國、英國和歐盟監管機構對該交易對全球半導體行業競争的影響表示嚴重擔憂。

美國科技巨頭收購英國晶片龍頭告吹!孫正義痛失2544 億

2020年9月,英偉達公司同意以約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币2544億元)從軟銀手中收購ARM,有望成為晶片行業規模最大的一筆并購案。若交易成功,将會讓英偉達控制一家掌握全球大多數移動裝置核心的公司。包括高通和微軟在内的依賴Arm晶片設計的大型科技公司均反對此次收購。

美國科技巨頭收購英國晶片龍頭告吹!孫正義痛失2544 億

圖檔來源:英偉達官網

此前約定,英偉達将向軟銀支付總計215億美元的股票和120億美元的現金。交易完成後,軟銀預計将保留ARM不到10%的股份。不過,由于英偉達股價的上漲,該交易的失敗使軟銀失去了本應獲得的巨額意外之财。随着英偉達股價的騰飛,在去年11月一度達到了870億美元的峰值。不過此後英偉達的股價一直在下跌。

美國科技巨頭收購英國晶片龍頭告吹!孫正義痛失2544 億

據悉,由于此次收購交易失敗,軟銀将獲得至多12.5億美元的交易破裂“分手費”,并尋求今年年底前通過首次公開募股拆分ARM。

知情人士表示,這一失敗将導緻Arm管理層發生巨變,首席執行官Simon Segars将由公司知識産權部門負責人Rene Haas接任。

英偉達發言人上個月回應了外界對該交易的質疑,該公司在一份與Arm聯合“上書”給英國競争與市場管理局(CMA)的檔案中稱,此次收購“為加速Arm并促進競争和創新提供了機會”。

英偉達還表示将Arm上市并不是很好的選擇。該公司稱:“一些市場人士建議軟銀将Arm上市,不過IPO将迫使Arm将聚焦的領域收窄,并減少對新技術的投資。”

英偉達表示,人們誇大了Arm的市場力量。該公司稱Arm的财務狀況不容樂觀,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援。兩家公司的檔案寫道:“一些人理想化地認為Arm在英國進行IPO之後會很受歡迎,是以可以推動市場的高估值。但公開市場并不帶感情色彩,資本市場需要盈利能力和業績。”

市場人士認為,即便收購Arm不成,也不會對英偉達有不利影響。該公司在過去一年中股價上漲了82%。英偉達将于2月16日公布最新季度的财報。美股周一收盤,英偉達股價上漲1.68%,報247.26美元。

美國科技巨頭收購英國晶片龍頭告吹!孫正義痛失2544 億

英偉達創始人CEO黃仁勳去年在一場與西蒙·西加斯的對話中坦言:“計算變革的大潮正在重塑科技市場格局。英偉達自身的發展也很好,并不是非要收購Arm不可,我們之是以這麼做,是因為我們想讓計算機變得更加強大,Arm獨立并不意味着強大,沒有人需要脆弱的獨立。”

據第一财經,咨詢機構Tirias Research分析師凱文·克魯威爾(Kevin Krewell)對記者表示:“英偉達面臨的挑戰将是如何引導Arm在實作英偉達和Arm共同目标之間找到正确的平衡,并且前提是這種方式不會損害後者作為獨立IP提供商在市場上的地位。”

另外,阿裡巴巴股價周一在美國市場收跌近6.1%,此前花旗分析師認為,阿裡巴巴登記更多美國存托股份(ADS)表明軟銀可能打算減持部分股權。

美國科技巨頭收購英國晶片龍頭告吹!孫正義痛失2544 億

強強聯手卻阻力重重

英偉達是GPU(獨立圖形處理單元)和AI晶片領域的絕對龍頭,而ARM雖然隻是一家中等規模的晶片設計公司,但擁有整個行業都倚重的基石技術,Arm架構的處理器以低電耗為優勢,幾乎在全世界所有移動裝置(手機、平闆電腦、IoT裝置等)中運用廣泛,正在擴充到汽車、資料中心服務和其他裝置的處理器。Arm本身不賣半導體,而是僅提供晶片設計方案,并收取授權費和專利費。無論是蘋果還是高通,還是三星、聯發科以及華為,暫時都離不開ARM的晶片設計。

英偉達的很多業務是與三星、蘋果、高通、英特爾等Arm現有客戶直接或間接競争的,多家科技巨頭化身“攔路虎”,他們擔心英偉達會限制他們使用Arm的晶片設計,使英偉達在資料中心和汽車等大型晶片市場上獲得不公平的優勢。據不完全統計,英特爾、高通、微軟、谷歌、三星、亞馬遜及特斯拉等行業巨頭都是旗幟鮮明的反對者。由于這場收購案需要獲得來自英國、美國、歐盟、中國的監管機構稽核,高通、蘋果等公司都向本國有關部門提出了反對的意見。

盡管英偉達再三聲明,該交易将有利于ARM本身和晶片行業的發展,英偉達掌門人黃仁勳也強調,作為公司的一部分,ARM将繼續營運其開放授權模式,同時保持全球客戶中立性,讓ARM總部繼續留在英國劍橋。

但黃仁勳顯然低估了這筆并購所面臨的反壟斷稽核艱難程度。

2021年8月,英國競争與市場管理局表示,這場收購案可能擾亂晶片行業競争格局,影響英國國家安全,考慮阻止收購案;2021年10月,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釋出警告,稱該收購案存在推高全球晶片價格的風險;2021年12月,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正式起訴英偉達,要求否決英偉達收購ARM的交易。

多重壓力下,收購告吹一事在去年年底就有相關傳聞。不過近年來,由于市場對英偉達GPU以及資料中心AI晶片的需求旺盛,該公司業績股價齊飛,即便收購失敗,英偉達或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聲明:文章内容和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編輯|程鵬 杜恒峰

校對|盧祥勇

封面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中國基金報、财聯社、第一财經、市場資訊

德爾塔之後,奧密克戎毒株又全球大流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