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尾鹿(資料圖)
海外網2月8日電綜合《紐約時報》、天空新聞網等外媒7日消息,研究人員從美國紐約史泰登島上的白尾鹿身上發現了高傳染性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這些鹿已成為首批感染奧密克戎的野生動物。研究認為,多種證據表明白尾鹿很容易感染新冠病毒,廣泛分布在美國各地且生活在人類附近的鹿很可能成為新冠病毒的新宿主,以及新的變異毒株潛在來源。
美國動植物衛生檢驗局發言人林賽·科爾指出,包括紐約州在内,美國農業部已在全美15個州發現了相關感染病例,這些州的鹿感染的是奧密克戎早期的變種。研究表明,鹿會從人類身上感染新冠病毒,然後将其傳播給其他鹿。暫無證據表明鹿會将病毒傳染人類,但新冠病毒一旦在鹿體内長期且廣泛傳播,将擁有更多變異機會,可能産生新的變種,這些新變種病毒可能會蔓延到人類或其他動物物種中。
“病毒在鹿體内的傳播為其進化提供了機會”,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微生物學和傳染病學教授維韋克·卡普爾說,“新的病毒很可能在未來侵襲我們。”多倫多新甯醫院微生物學家和傳染科醫生穆巴雷卡也特别指出:“奧密克戎病毒無處不在。”
研究人員還強調,防止鹿成為新冠病毒宿主的最佳方法是遏制病毒在人類中的擴散。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獸醫微生物學家庫吉普迪說,鹿身上發現了奧密克戎毒株,提醒着人們盡早采取行動,“新冠疫情仍沒有結束。”(海外網 王珊甯)
來源: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