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春節回老家的話題刷屏了,畢竟有老家可回是一件幸福的事,遙遠的家鄉往往勝過世間一切的繁華。
雖然大家也吐槽春節聯歡晚會一年不如一年,似乎過年也沒了曾經的味道,但每年這該有的儀式感還是要有的。大街小巷放着《恭喜發财》或者《恭喜恭喜》,到處充滿了春節的元素,如果到了農村,還是聽到此起彼伏的爆竹聲。

當然,回老家也有另外一個難題,那就是交通。每年的農曆臘月十五到次年的正月廿五,國内都要進行“全球罕見的人口流動”。
對于小編來說,趕往老家村裡的路可能是最難的一段。這麼多年過去了,從最初父親騎着二八大杠帶着我,再到如今我開着奇駿帶着他,可以說度過了别樣的30年。
二八大杠暢行天下,機車曾是奢侈品?
小編回老家大概有10公裡,别小看這麼點距離,在過去那個通行極為不暢的年代,還要帶上充足的過年物質,可以說極為艱難。
對于小編的家庭來說,那時候回老家有兩種選擇。第一種是乘車到距離老家大概3公裡處,剩下的距離步行進入,這對兒時的我來說是巨大的考驗,對幾歲的孩子來說走這麼遠實在太難;第二種就是父親騎着二八大杠帶着一家人,我大多數時候是坐在前杠上,回憶起來這對于體力有重大的要求。
對于二八大杠,80後的記憶比較清晰,90後應該就比較依稀了。最大的特點大概是每次上車時,都要扶着車子先滑兩步,然後再跨身上車。當然,小編記憶最深的,還是老家道路的泥濘。
因為春節時期多雨雪,往往地面會非常濕滑,那時候柏油馬路極其稀罕,多數是石子路甚至土路,每次走一段車輪就被大塊的泥巴沾着走不動了,這時候就要下來用樹枝把泥巴撥下來。往往平常一個小時的路程,要走差不多兩個多小時,可以說非常難受,當然能夠見到親人們,心情還是不錯的。
到了90年代中期,家裡的車有了一次重大變遷,終于要考慮将二八大杠換車機車了。那時候恰逢國産機車崛起,将這類機車的入手門檻大大降低,在此之前的機車基本上都是進口的,一輛車價格比得上一套房子。而到了90年代中期,差不多降到5000元左右了,很多家庭已經能買得起。
猶記得當時為買機車的問題,家裡也進行了激烈的辯論。一方認為即使一輩子搭車(那時候還沒有坐出租、網約車的概念),也花不了5000塊錢,另一方則認為有了機車,生活水準能夠提升,而且是一件有“面”的事。
最終第二種觀念占據了上風,家裡迎來了一輛國産機車。記得那時候的豪華版本叫“125”版本,其實就是發動機排量125ml的意思,國産2沖程的125機車馬力大概是12.5匹,動力已經相當不錯。當然,我家買不起這樣的“高功率”版本,依然選擇的普通版本。
對于年輕人來說,機車倒是一件可玩性非常高的物件。畢竟輕便又靈活,絕對的指哪打哪。而且消費極低,保養很簡單,油耗差不多百公裡2L這樣,10幾塊錢就能跑100公裡。縱使是現在,很多人依然對于機車有着很深的執念,他們的說法是,“四輪承載生命,兩輪承載靈魂”。
可惜的是,這種交通工具因為管理困難,交通事故多,在很多地方已經被禁。而且随着電動車的崛起,機車的通勤意義被大大淡化,畢竟電動車的使用門檻低,用車費用更低,是以機車已經逐漸變成少數愛好者的玩物。
從軒逸到奇駿,便宜才是王道?
2015年,小編家裡入手了第一輛汽車日産軒逸。當時恰逢汽車下鄉進行的如火如荼,很多家庭選擇入手汽車。
記得當時剛把車開回家停在院子裡,母親圍着車轉了好幾圈,然後就眼淚下來了,說我沒想到有一天家裡能買上小轎車(她管所有的車都叫小轎車)。确實,在她們年輕那會,汽車絕對是奢侈品。記得我們小鎮上的首富,開的就是一輛日産藍鳥,也就是軒逸的前身,曾經出盡風頭,沒想到如今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
至于為什麼選軒逸這車,其實還有一定的時代原因。當時來說,這個級别的合資車還是以配自然吸氣發動機為主,個人覺得最靠譜的是豐田卡羅拉的1.6L發動機+6AT變速箱,可惜這車配置太低,而且空間不夠大。再就是一些德系、美系的轎車,它們的動力儲備其實還不如軒逸,而且那時候價格也不便宜,比如朗逸落地要15萬多,英朗也要接近13萬。
而這款16款軒逸,小編最終13萬拿下次頂配,那時候就帶6氣囊、無鑰匙進入、一鍵啟動、倒車影像、Carplay這些,在當時成本效益是很出衆的。當然開起來也挺好,空間大、舒适性一流,而且也非常省油。令小編沒想到的是這款車現在這麼火,好像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已經連續多年霸占銷冠的位置。不過缺點是價格也非常堅挺,而很多競品這幾年都是大放價,軒逸的成本效益倒沒有當年那麼突出了。
從兩輪更新到四輪之後,回老家基本上是如履平地了,10公裡的路程20分鐘就能到,也不管任何的刮風下雨,再也沒有任何的心理負擔。
随着父母和老婆先後拿到駕照,家裡一輛車明顯有點不夠用了,于是在2019年又添置了第二輛車,那就是日産奇駿。至于為什麼選擇這車,其實還是一樣的問題“成本效益”。
當時豐田榮放剛剛換代,TNGA的新車确實誘人,但價格也足夠強勢。大衆探嶽是新車型,顔值是非常不錯的,但最終還是覺得2.0L自吸發動機+CVT變速箱的組合更加省心。
最後基本是在本田CR-V和日産奇駿中選,CR-V的動力更好,操控性各方面也不錯,空間也很大。弱點是隔音稍差,關鍵還是價格貴一萬,而且中配隻有一個5英寸的小螢幕,想要更新到7英寸的螢幕,還得再多花一萬多。
說老實話,最後就是這個螢幕大小的問題,讓小編最終選擇了奇駿。當然,現在這些車又都有了比較大的變化,價格各方面也有調整,選擇就更加豐富了。
功夫拍案
從二八大杠到日産奇駿,小編的家庭隻是千千萬萬普通家庭中的一員。
很慶幸這三十年來,家裡的經濟條件不斷改善,從沒車到有車,甚至到有多輛車。當然,下一步如果軒逸“退役”了,打算再換一輛小的電動汽車,用于市區通勤。
唯一擔憂的是軒逸它老人家如此堅挺,6年13萬公裡,除了正常保養和自己不小心損壞之外,啥毛病沒有,也找不到抛棄它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