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間》周秉義隐痛被發現,周秉昆暗示哥哥離婚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周家的三個子女似乎都有着自我感覺不錯的姻緣,但是卻各有各的苦衷。
周蓉生了一個女兒,對于周家來說這是外孫女,她不姓周,對老一輩人來說,總感覺有點隔閡,周秉昆有一個兒子,周家人都以為這是周秉昆的親生兒子,隻有周父心裡知道,這個孩子身上的血不姓周,特别是拜年的時候還聽到一些關于這個孩子的閑話,周父心裡更不是滋味。

雖然鄭娟又懷孕了,可是周父依然希望周秉義能夠生一個孩子,在他們的觀念裡,老大生個兒子,似乎才能預示着家庭的圓滿。
過年的時候,沒結婚的就怕家裡老人催婚,結了婚的又怕家裡老人催着要孩子,有了女兒的還希望生個男孩,這就是當時那個年代人們過年最老生常談的話題,而這個話題也是經久不衰,雖然對生男孩還是女孩有了新的認知,但是對于催婚、催生孩子的話題從來沒有減少。
是以,周秉義生孩子這件事也成為了兩個家庭最為關注的焦點,周秉昆早就知道郝冬梅身體有問題,一次冬天打水的時候不小心受了傷,導緻她和周秉義結婚後一直沒有孩子。
郝冬梅的父母先是知道了這件事,特别是郝冬梅的父親知道是自己的女兒一直不能懷孕的時候,他似乎對周秉義有着無限的愧疚感,要早知道是自己女兒不能懷孕,他就應該多幫幫周秉義家裡幹一些事情。
在周父的心裡,周秉義和周蓉都非常給自己争面子,周蓉是嫁出去的人,也就能算半個周家的人,周父對周秉義懷揣着無限的希望,唯一不滿足的就是沒有孩子,這也成了周父的一塊心病。
在傳統的家庭當中,家中男丁,特别是老大似乎就意味着肩負着傳宗接代的重任,很多家庭也不是逃不出這個思想怪圈,逃不過的原因就是因為學會反抗的人很少。
周秉義早就想好的對策,如果一直被追問為什麼沒有孩子,那就說自己不育,這樣就能減少對郝冬梅的傷害,畢竟在當時的這個年代,一個女人不能生孩子,也遭受到很多的質疑和揣測,相反,如果是一個男人不能生孩子,好像就會減少别人的議論。
郝冬梅不能生孩子始終是周秉義的隐痛,他為了愛情,也放棄了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和成為爸爸的權利。
周秉昆和周秉義打起來了
周秉昆雖然沒有念過幾年書,但是一些人情世故還是看在了眼裡,郝冬梅的父母一直沒有來家裡拜訪,周秉義也不讓周家人去拜訪郝冬梅的父母,這哪裡是親家,這分明是陌生人。
在郝冬梅父母的眼裡,如果女兒的公公婆婆是比他們還能力的人,他們早就去拜訪了,不拜訪周秉義的父母,就是怕周家人麻煩他們幹一些違心的事情。
換個角度考慮一下,如果郝冬梅嫁給了一個更有權有勢的人家,那個人家也會躲着郝冬梅的父母,到時候郝冬梅的父母就處在了周家父母的位置,到時候他們的女兒還能過得幸福嗎?
郝冬梅的父母就是以己度人
周父對兩個兒子有着不同的期望,特别看重大兒子周秉義,是以在走親訪友還有話裡話外都有意地提到周秉義,這樣的言語之下,周秉昆哪能聽不出來呢,他也能怨言。
周秉昆早就知道了哥哥周秉義和郝冬梅的隐痛,但是從父親的嘴裡總是聽到誇獎哥哥的聲音,在外人面前也是,特别是郝冬梅的父母還一直愛答不理地對待他們周家,周秉昆心裡不免會胡思亂想。
周秉昆沒有那麼文绉绉地懂得愛情,是以他就不懂得周秉義和郝冬梅之間的感情,他似乎感覺到了一種隔閡,以為哥哥被物質腐蝕了,娶郝冬梅的目的就是為了攀高枝。
周秉昆的哥們曹德寶在沒結婚的時候還有一個夢想,他想娶一個落難的鳳凰,平反之後就能一招飛天,在周秉昆的眼裡,周秉義就變成了這麼一個人。
周秉義被周秉昆的這個想法氣到了,非常氣憤地動手打了周秉昆,可能周秉昆說得不對,可還是說到了周秉義的軟肋上。
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周秉昆的這些話就是在暗示周秉義離婚,在周秉昆的腦子裡,确實想不明白周秉義為什麼要娶一個生不了孩子的女人,随着他有了兩個孩子以後,這個想法也陷入了死循環,難道自己的哥哥真的變成了一個嫌貧愛富的人嗎。
在那個年代,女人不能生孩子到底意味着什麼?
周秉義娶郝冬梅真的沒有一點私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