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黃陂區是有4400年築城史、1800餘年建置史的曆史文化名城,兩為國都,六為州府,是楚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有“千年古郡、木蘭故裡、濱江花都、孝信之城”的美譽。
作者:華中城市研究院院長馮煜晖
黃陂自古是人傑地靈之地。《三國志》稱黃陂:石陽市盛,連楫舟,張雲帆。唐代詩人杜牧稱黃陂:風俗謹樸,法令明具,久無水旱疾疫。清《漢陽府志》:黃陂民皆勤農桑,骎慕儒術,在三楚獨有可風,尊德樂道異于他邦。
本文為輯錄武漢市黃陂區的主要詩詞,包括唐朝11首,宋朝11首、元朝2首、明朝18首,清朝9首,民國5首,共56首詩詞。涉及大詩人杜甫、蘇轼、駱賓王、杜牧、元稹、王世貞、袁枚等。其中王世貞六首,鄭孝胥三首,蘇轼、羅隐、杜牧各兩首。
描寫黃陂區的詩歌,主題以桃花夫人(即息夫人,葬于黃陂,有桃花廟)、花木蘭(生于黃陂,有木蘭祠、木蘭山)、前川(千餘年政府駐地,是南司州故城)、武湖(三國、南朝、元朝古戰場,黃陂十景之一武湖煙漲)、滠口(明、清重鎮)、魯台(有二程祠)、鐵索龍潭(為黃陂十景之一)等為主題。

唐朝
1、杜甫 偶題
名句:故山迷白閣,秋水隐黃陂。
2、駱賓王 上兖州州崔長史啟
名句:絢朝虹于璧渚。心波湛漢,泳耀魄于黃陂;情嶽幹天,韬風雲于嵇巘。
3、元稹 紀懷贈李六戶曹崔二十功曹五十韻
名句:班筆行看擲,黃陂莫漫澄。骐驎高閣上,須及壯時登。
4、羅隐 秋日懷孟夷庚
秋日黃陂下,孤舟憶共誰。江山三楚分,風雨二妃祠。知己秦貂沒,流年賈鵩悲。中原正兵馬,相見是何時。
桃花夫人
即息夫人。息夫人姓妫(guī),春秋時陳侯之女,嫁給息國國君,稱為息妫。楚文王喜歡息妫美貌,于是滅掉息國,強納息妫為夫人。廟在黃陂縣(今湖北省黃陂區)。
5、羅隐《息夫人廟》
百雉摧殘連野青,廟門猶見昔朝廷。一生雖抱楚王恨,千載終為息地靈。蟲網翠環終缥缈,風吹寶瑟助微冥。玉顔渾似羞來客,依舊無言照畫屏。
6、施肩吾《經桃花夫人廟》
誰能枉駕入荒榛,随例形相土木身。不及連山種桃樹,花開猶得識夫人。
7、韋莊《庭前桃》
曾向桃源爛漫遊,也同漁父泛仙舟。皆言洞裡千株好,未勝庭前一樹幽。帶露似垂湘女淚,無言如伴息妫愁。五陵公子饒春恨,莫引春風上酒樓。
8、杜牧 題木蘭廟
彎弓征戰作男兒,夢裡曾經與畫眉。幾度思歸還把酒,拂雲堆上祝明妃。
花木蘭生于黃陂大城潭,南齊建元元年(479年)齊高帝蕭道成所置的木蘭縣(為安蠻左郡治)、南齊永明三年(485年)齊武帝蕭赜賜名的木蘭山和木蘭廟。
9、杜牧 題桃花夫人廟
細腰宮裡露桃新,脈脈無言度幾春。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墜樓人。
10、 劉長卿 桃花夫人廟
寂寞應千歲,桃花想一枝。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雲雨飛何處,山川是舊時。獨憐春草色,猶似憶佳期。
11、劉商 題黃陂夫人祠
蒼山雲雨逐明神,唯有香名萬歲春。東風三月黃陂水,隻見桃花不見人。
宋朝(11首,其中寫黃陂四首,寫息夫人6首,寫花木蘭1首)
1、蘇轼的《滿庭芳·三十三年》
聞道司州古縣,雲溪上、竹塢松窗。摐摐,疏雨過,風林舞破,煙蓋雲幢。
司州古縣:傅子立注:「按《唐·地理志》:『武德三年以黃陂(Pí)縣置南司州。七年,州廢。』此言司州古縣,為黃陂也。」劉尚榮按引《新唐書·卷四十一·〈地理志·淮南道·黃州齊安郡〉》:黃陂,武德三年以縣置南司州,七年,州廢。
2、蘇轼 次韻答賈耘老
五年一夢南司州,饑寒疾病為子憂。東來六月井無水,仰看古堰橫奔牛。
3、徐照 題桃花夫人廟
一樹桃花開,桃花即是君。空祠臨野水,何處覓行雲。事迹樵人說,爐香過客焚。雨添碑上藓,難讀古時文。
4、薛季宣 黃陂縣懷古
尼丘非複貳先生,逐利滔滔盡舌耕。還憶蔡侯當日事,郢州知隔幾年程。
5、項安世 過陽羅洑
陽羅洑外黃陂路,滠口湖邊孝感河。钲鼓已通南草市,腥膻欲涴大江波。家家戶外無驚犬,日日轅門有凱歌。端藉聖朝威德厚,亦煩諸将戰功多。
6、陳必複 百五節
獨遊苦無侶,偶步到前川。春水綠于染,山花紅欲然。冷煙寒食月,小雨浴蠶天。此去嬉遊少,風光又一年。
7、洪朋 讀吳天章詩集歌
豫章丈人天章公,夙昔待诏蕊珠宮。谪來黃陂對秋水,歸來白社今春風。
8、程颢 春日偶成
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随柳過前川。時人不識餘心樂,将謂偷閑學少年。
9、陳造 贈趙秀才一首
肯為功名戲雕虎,不留顔面對沙鷗。露溥青蓋高荷曉,風約黃陂小麥秋。
10、張埴 歜節南司洲驿
年年漂泊得康強,美景良辰每不忘。千丈木蘭從夢見,一瓢菖歜在淮香。人生慷慨黃金短,天下升平白發長。回首石橋正惆怅,小兒江口日涼涼。
11、李楫 跨鳌亭
紫金高處是鳌頭,獨負華堂幾百秋。形勢平吞北夢澤,規摹雄峙南司州。三關設險知無敵,八相風流孰與俦。
元朝(2首)
1、陳孚 黃州黃陂驿
晨發定遠驿,千崖紅栎林。黃州渺何處,雪堂蒼煙深。因思蘇長公,幅巾霜滿簪。洞箫起月下,天地皆清音。
2、郝經 宿黃陂縣南
茅屋欹斜竹徑荒,稻畦殘水入方塘。營屯未定斜陽下,雁點秋煙不著行。
明朝(18首)
1、袁中道 漢陽感舊
泊天白浪淨無塵,惟有孤巒塞去津。芳草偏憐衡處士,桃花不夢息夫人。
2、黃哲 遊黃陂五十韻
吾郡山川秀,黃陂亦有名。聞君談勝概,邀我共遊行。
3、梁朝鐘 黃陂縣經黃祖舊戰場時段遊擊有百馀騎護予行
百裡無村舍,農深草木鋤。堤連西苑馬,水聚武昌魚。舊壘三江上,叢憂四月初。烽煙歸未得,眇眇欲愁餘。
4、王世貞 泸州蘇丈由夕拜谪丞吳江來署昆篆方著政聲與餘一見杯酒平生即席有黃陂新命因成六絕句奉壯行色情見乎辭(六首)
才聞吳曲奏雲和,忽倚征帆唱楚歌。兩地春風試商略,吳江争似楚江多。
仙籍雖通未便收,蘇家舊例是黃州。金蓮一夜春風引,還向鈞天夢裡遊。
百遍行杯到手空,酒闌風雅自争雄。前身敢道王摩诘,天下文章小許公。
欲将何物贈神君,缥渺峰頭一片雲。行過齊安倘為雨,卻來秋雁好相聞。
蕭郎到處共仙班,婁水風煙一楫間。最是方城分掌握,行春同上鳳皇山。
與君相見即相憐,曾傍揚雄守太玄。千疊白雲千丈雪,不知何處是西川。
5、歐大任 大司寇見素林公木蘭歸客圖歌
承平昔在成化間,林公初出木蘭山。内豎妖僧肆熒或,危言下獄投邊關。
6、周瑛 李長者入祀典歌
木蘭山前溪面闊,僧為插竹記颠末。溪流緩處可立基,緩處立基基不拔。
7、皇甫汸《宿黃陂縣鄉人宋司士攜酒過話》
花縣停骖處,芹齋送酒來。客身俱是寄,鄉思若為裁。夜靜月當戶,秋深露泫台。無言一官冷,猶自樂群材。
8、李贽《望魯台禮谒二程祠》
日暮西風江上台,森森古木使人哀。楚雲一夜真堪賦,魯國何年入望來。千載推賢惟伯仲,百年想象見嬰孩。孤然欲下門庭雪,知是先生愛不才。
9、李東陽 武湖春色
春來武湖綠,春去武湖深。
清波帶碧草,幽鳥啼芳林。
甯獨知春來與春去,長在武湖湖上住。
10、郭正域《題木蘭寺》
丹梯翠殿俯穹蒼,萬仞千盤接渺茫。山勢欲淩碧落近,香煙直與紫霄長。南瞻鄂渚通王氣,北顧中原鎖帝鄉。為憶木蘭當日事,眼前誰是鐵衣郎。
11、羅洪先《旅懷 其二 過木蘭山》
木蘭家傍翠芙蓉,窈窕猶傳采葛蹤。去日一身當萬裡,至今孤冢壯千峰。羅襦色借祠前草,明月心懸壟上松。誰道女郎兵所忌,儒冠曾幾識邊烽。
12、張濤《木蘭将軍歌》
木蘭山上青草發,将軍冢裡埋香骨。殺氣應随豔魄消,貞心不向征魂沒。憶昔當年聞鼓鼙,曾抛機杼逐旌旗。祠前明月朝朝鏡,垅上屯雲歲歲還。君不見,漢寝唐陵卧鹿糜,故都禾黍歎離離,唯有木蘭墳不改,青山獨自屬蛾眉。
13、夏鍭《前川》
風輕日白午天幽,郭外溪邊即勝遊。花萼乍明來小院,柳條初散近高樓。老翁稚子逢春語,冶客羁人到晚留。共說年年行樂地,朝廷有道自消憂。
清朝(9首)
1、華長卿 九月初五日同沈虛谷昆仲遊浣筆泉用壁上木蘭山人元韻
清泉 出方池,與客登臨拜古祠。一徑松陰秋雨後,半城柳色夕陽時。從來我輩多耽酒,到此何人不詠詩。獨抱幽懷誰見賞,問天惟有谪仙知。
2、韋佩金 發漢陽宿黃陂縣
送我漢東路,東風吹散絲。大瓢雲夢酒,殘紙簡栖碑。竹屋魚蠻子,江舟水馬兒。前勳相韋虎,一旅障南司。
3、錢福胙 滠口題壁
策蹇重循使驿程,薄寒天氣怯吟情。行來大似蹋牛迹,卧後那堪聞雁聲。酒罷深杯非澹泊,镫留暗蕊不分明。愁人一夜渾無寐,赢得霜髭三兩莖。
4、洪亮吉 題息夫人廟
空将妾貌比桃妍,石上桃花色可憐。何似望夫山上石,不回頭已一千年。
5、袁枚 息夫人廟
一望蘼蕪滿廟青,溪風到此似吞聲。桃花結子原無語,鹦鹉移籠尚有情。
6、李長霞 黃陂道中作
窮紀辭鄉縣,客迹随蓬飄。往歲河陽旅,今即楚路遙。
7、姚鼐 黃陂道中
故鄉東望隔齊安,馬首才旋去不難。略似霸陵臨渭上,瑟聲清怨走邯鄲。
8、朱一蜚《木蘭祠》
木蘭花放勺梁春,環佩空祠鎖暗塵。十二年間金鼓地,此花照見女郎身。
9、周祖同《永遇樂 桃花夫人廟》
靈氣留煙,沉陰怨日,漢濱祠宇。帳袅燈斜,鬟低钿仄,恍惚空壇步。桃花開後,玉容依約,春色年年來去。大别山頭,塵昏香冷,怅望明珰翠羽。迎神曲、三章奏罷,楚風更補。
民國4首
1、鄭孝胥 按視黃陂工次丁牧國桢諸倅以泰想送至滠口(二首)
藍輿輕駛勢如飛,百裡秋原樹影微。雲外木蘭何處是,卻将晚雨送人歸。
丁子賢聲滿三楚,諸君偉抱有成書。看渠恰是功名士,何日中原共掃除?
2、鄭孝胥 泊舟滠口觀湘鄂援軍北行
湖波淼淼欲漂山,淺阜酾湖辨綠灣。初口漸依帆影出,曉風乍拂蓼枝還。漁村銷夏藏江浒,驿路連雲貫楚關。可念湘鄉諸子弟,祇憑身手入兵間。
3、瞿秋白 減字木蘭花 鐵鎖龍潭
一泓潭水,鐵鎖老龍潛不起。莫漫哀吟,聽我悲箫宛轉聲。華年坐送,如電如雲還如夢。珍重心期,休待秋霜入鬓時。
4、黎元洪 贊蔡濟民
卓哉斯人,蓋代之英。河山毓秀,江漢鐘靈。經文緯武,取義存亡。出師未捷,聯軍變生。降此鞠兇,奪我元勳。神州抱痛,楚水無聲。天荒地老,人往風清。瞻彼遺像,嗚咽不平。
作者:華中城市研究院院長馮煜晖,注:古詩詞大量出現黃陂萬頃,同“黃憲萬頃,《後漢書》卷五十三《黃憲傳》:“黃憲字叔度,汝南慎陽人也。源見“叔度陂湖”。指人的器宇胸襟宏偉。唐李瀚《蒙求》:“王允千裡,黃憲萬頃。” 與今黃陂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