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言
之前我們就做過相關的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中文簡稱“多動症”)大型科普,大家從中了解到ADHD有三種主要類别:
1、以注意缺陷為主要表現的ADHD;
2、以多動/沖動為主要表現的ADHD;
3、混合了以上兩種表現的混合型ADHD。
有位家長看完之前的一段話科普後,就很迷糊,兒子今年8歲了,日常表現非常安靜,成績也還不錯,隻是偶爾有暴力沖動行為,在醫院确診了混合型ADHD,難道孩子有注意缺陷嗎?那為什麼成績還很好呢?

這位家長的疑問讓我們發現,還是得專門來一篇介紹這三種類型的ADHD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
#01
以注意缺陷為主的ADHD日常表現
注意缺陷型的孩子也是最容易被忽視、未能及時确診的A娃,盡管上課孩子很乖很安靜,但基本都在發呆走神。
注意缺陷型的ADHD患者多為女孩,注意缺陷型ADHD患兒由于其“安靜”的氣質常常被忽略“生病”的可能。據估計,多達50%至75%的女性ADHD病例被遺漏。
這就導緻了這一類型的患兒往往被認為是愛做白日夢、天生不愛學習、不合群等,而這種負面評判,形成了患兒自小累積的低自信、低自尊,甚至終其一生都是自卑的人。
為了避免孩子終身帶病、影響生活,我們必須了解注意缺陷型ADHD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表現。
01
發呆、走神
在閑暇時間不吵不鬧,看似是“天使寶寶”,實則酷愛發呆。在需要聚精會神的時間,例如上課時間、作業時間,甚至是考試期間,都會不由自主的走神。極其容易被其他事物幹擾思維、轉移注意力。
02
拖拉、磨蹭
吃飯磨蹭,收拾玩具磨蹭,寫作業磨蹭,去上學磨蹭,回家磨蹭……明明是很快就能完成的事情,到他們手下卻會一拖再拖。
03
丢三落四
收拾書包沒把作業本放進去、出門把家裡的鑰匙弄丢了、明明有繪畫課卻忘了帶畫具……你永遠也記不清孩子的腦袋瓜裡今天又忘記了哪件事!
04
注意力不集中
上課不能長時間聽講,注意力不集中;記不全或記不住老師口頭布置的家庭作業或其他事情;無法了解老師的講課内容。
05
粗心大意
在完成作業或從事其他活動時,常粗心大意、馬虎、不注意細節。常忽略或遺漏細節。
#02
以多動沖動為主的ADHD日常表現
家長互助群中有位爸爸提到,其實自己小時候也因為調皮多動、喜歡做危險行為,被老師稱為多動症。
從這句話中我們不難看出一種“刻闆印象”來,但确實,多動、沖動的A娃這種顯性表現,更容易被發現、評估和診斷。
坐立不安
常常手腳動個不停,或者在座位上扭來扭去,甚至在上課期間擅自離開座位、在班級中走動。
不分場合
内心明白規則,但無法自控,經常做出不适合當下情景的舉動或說出不恰當的話。
吵鬧
經常自言自語、小聲哼唱或唱歌出聲,在日常交流中他們說話很大聲,如果情緒激動音量無法自控。
話多
常常話多,就算沒人與他對話,自己也能不斷自言自語。
沒有耐心
無法等别人把話說完、愛插話,無法耐心排隊、會哭鬧或破壞規矩,對于需要等待的事情,常表現出沒有耐心。
6
破壞性強
對于自己的、家裡的物品沒有愛惜的态度,甚至會破壞别人的玩具、物品等,有暴力行為或傾向。
而混合型的ADHD兒童,則可能會出現以上的所有日常行為。
針對不同類型的A娃,采取的幹預方案也會有所側重和不同,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本文稽核專家
吳為閣 / 廈門市仙嶽醫院 · 副主任醫師
擅 長:主攻醫學心理學和兒童青少年精神疾病的研究和臨床診治,主持并完成福建省/廈門市科研課題2項。
鄭微 / 廈門市仙嶽醫院 · 醫師
擅 長:兒童青少年情緒障礙、多動症、抽動症、孤獨症、遊戲障礙、強迫症等
參考文獻
1.Jensen PS, et al. 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in child psychiatry: ADHD as a disorder of adaptation[J].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 1997 Dec;36(12):1672-1679.
2.Hawi Z, et al. The molecular genetic architecture of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J]. Mol Psychiatry. 2015 Mar;20(3):289-297.
3.Johan Wiklund, Holger Patzelt, Dimo Dimov. Entrepreneurship and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How ADHD can be productively harnessed.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Insights, 2016; 6: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