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中有“四王八公”。“四王”即北靜郡王、南安郡王、西甯郡王和東平郡王;“八公”即甯國公、榮國公、鎮國公、理國公、齊國公、治國公、修國公和繕國公。

按照明清時候的爵位繼承制,這些王爵和公爵,在傳給後代子孫的時候,要一級一級往下降。是以,當年的榮國公和甯國公的爵位,傳到了賈赦這一代,已經成了一等将軍;傳到賈珍這一代,已經成了三等神威将軍;鎮國公的孫子,成了一等伯;理國公的孫子,成了一等子。
不過,“四王八公”中有一家是例外,就是北靜郡王。《紅樓夢》原文交代得很清楚,“原來這四王當日惟北靜王功高,及今子孫猶襲王爵”。是以,當年“四王八公”,經曆了數代人的承襲,如今隻有北靜王家中的爵位最高。
是以,當甯國府為秦可卿出殡的時候,北靜王親自來送靈,賈赦、賈政和賈珍,都要趕緊走上來,“以國禮相見”。看到這個畫面,我們就很清楚了,北靜王雖然年齡和賈寶玉差不多,或者略大幾歲,但身份地位比甯國府的賈珍、榮國府的賈政、賈赦都要高得多。
可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明明是身份地位高出賈珍許多的北靜王,過年之前派人到甯國府去送年禮,賈珍卻根本不想見。
人回:“北府水王爺送了字聯、荷包來了。”賈珍聽說,忙命賈蓉出去款待,“隻說我不在家。”賈蓉去了。這裡,賈珍看着領完東西,回房和尤氏吃了晚飯。
賈珍明明就在家裡,而且此時閑着無事,就在廊下看着人給賈府那些旁支的子孫們分年貨。可他為什麼不肯見北靜王?還讓賈蓉撒謊說自己不在家?其實,我們隻要看看他和尤氏之前的一番對話就明白了。
這一天一大早,尤氏就打發賈蓉到光祿寺去領春祭賞銀。賈珍問起這件事的時候,說了這樣一番話——
“咱們家雖不等這幾兩銀子使,多少是皇上天恩。早關了來,給那邊老太太見過,買了祖宗的供物,上領皇上的恩,下則是托祖宗的福。咱們哪怕用一萬兩銀子供祖宗,到底不如這個體面……除咱們這樣一二家之外,那些世襲的窮官兒家,若不仗着這銀子,拿什麼上供、過年?真真兒是皇恩浩蕩,想的周到。”尤氏道:“正是這話。”
你看看賈珍的口氣,“除咱們這樣一二家之外”,除了甯榮二府,其他那些世襲的人家,都隻不過是“世襲的窮官兒家”!
賈珍眼中“世襲的窮官兒家”,無疑也包括了北靜王!他們家也是世襲的,而且不在賈珍說的“一二家”之中。他們就是靠着皇上賞賜的春祭銀子,才能“上供、過年”!
不管北靜王府中的實際情況是不是如此,反正在賈珍看來,就是這樣的。
是以,當賈蓉從光祿寺領了銀子回來,說起光祿寺的官兒都想念賈珍。賈珍依然很得意地笑道:“他們那是想我?這又到了年下,不是想我的酒戲了,就是想我的東西了!”
在賈珍看來,凡是年前來和自己套近乎的人,都是為了他的酒席和東西。派人到甯國府送年禮的北靜王,很顯然也是這樣的。是以,他送來的年禮,隻不過是字聯和荷包,都是沒有任何價值的東西,賈珍若是回禮,必然要貴重得多!是以,賈珍打發賈蓉出去撒謊,也要躲着不見北靜王。
再則,這一年的甯國府,收到家裡那些租戶們送來的年貨也比較少,遠遠低于賈珍的預期,賈珍也不得不盡可能“節省”一些。
是以,雖然北靜王爵位比甯國府賈珍要高得多,雖然他主動派人先來甯國府送年禮,賈珍也要想辦法躲着他。因為在賈珍看來,北靜王這個“世襲的窮官兒”,也是為了自己的酒戲和東西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