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拆台教育要不得,傷的是夫妻情,害的是孩子的一生,後悔的是自己

拆台教育要不得,傷的是夫妻情,害的是孩子的一生,後悔的是自己

拆台,字面的了解就是當你表達某個觀點或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有人直接跳出來否認你的觀點或者和你唱反調。

放在教育中,拆台式育兒這個詞家長可能不太熟悉,然而這種方式卻經常存在衆多家庭中。

這種不太正确的教育方式,除了對孩子的成長會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還會對夫妻關系起到有很大的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夫妻沖突大多時候就是在進行孩子教育時發生的。

那麼接下來我們用幾個事實案例來體會一下,什麼是拆台式育兒,看看這種育兒方式是否在你的家庭中也客觀存在着,如果有類似的情況,就一定要引起警覺了。

場景一

到了晚飯的時間,家庭成員都準備坐一起吃飯,隻有孩子這會還在盯着電視螢幕看。

媽媽連聲叫了幾句,孩子卻當作沒聽見,并未理睬媽媽,媽媽又大聲點叫了幾次,接下來媽媽的語調開始變得嚴肅,可孩子居然還沒有反應。

拆台教育要不得,傷的是夫妻情,害的是孩子的一生,後悔的是自己

這個時候,一旁的爸爸也催了催孩子,孩子雖然嘴上應答了,可是身體還是一動未動。

這個時候,寵愛孫子的奶奶站出來說,飯還熱着,讓孩子再看會,我等下就過去喂給她吃。

場景二

孩子每個星期都會去英語補習班上課,是以媽媽一般會在2點左右的這個時間讓孩子先預習英語單詞15~20分鐘。

可是今天孩子一直吵鬧着說想看卡通片,媽媽耐心地和孩子商量,可是孩子一直鬧别扭,就不願意。

看到爸爸在旁邊,就直接鑽到了爸爸的懷裡撒起嬌來。

這個時候的爸爸理應和媽媽統一态度。

可意外的是,爸爸并沒有站在媽媽這一邊,而是縱容孩子,說随她去,孩子好不容易有周末放個假,還要忙着上各種補習班,童年的快樂都沒了。

拆台教育要不得,傷的是夫妻情,害的是孩子的一生,後悔的是自己

我們在觀察這兩件案列的時候,可以感受到,這對夫妻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存在分歧。

發現孩子對媽媽的教導和要求,采取不回應的态度,但是在爸爸和奶奶面前卻表現得十分依戀。

這種問題為人父母應該有深切體會。

當孩子行為出現偏差或者表現自我,你正想要樹立家長态度、一臉嚴肅地教育孩子的時候,你的丈夫另一半或者家中的其他家庭成員,在旁邊不僅不配合你,還打斷你說話,用否認你的方式去寵溺孩子慣着她,導緻最後你說什麼,孩子也就聽不進去。

是以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家庭成員間意見有分歧,在很多家庭中經常上演。

根據相關民調顯示,将近80%的家長在談到一起教育孩子這件事上,由于教育理念的不同導緻的家庭紛争越來越多。

一般來說,教育孩子時,家人拆台的方式有兩種:

| 01 | 軟碰硬,在孩子面前失去威信

大人教育孩子,如果當着孩子面出現分歧,對教育孩子是極其不利的。

當媽媽教育孩子的時候,爺爺奶奶卻偏袒孩子,也為孩子找借口,媽媽的權威就會受到挑戰,孩子就更驕縱。

| 02 | 硬碰硬,堅持自己的意見

一位家長說過自己經曆,她說兩個人剛開始結婚的時候,沒有孩子,很少吵架。

自從有了孩子,一個月吵架的次數直線上升,孩子的各種教育問題夫妻兩個人總是無法統一意見。

大人管教孩子,當着孩子的面為了孩子的事争吵,對孩子是最不利的。

因為彼此發生争吵的話,會導緻最後誰的方法都變得無效,隻能助長孩子我行我素。

當面臨這些分歧的時候作為家長是否應該及時自省,以身作則,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呢?這裡給大家一點建議:

| 01 | 家庭成員及時溝通,建立統一話語

不管什麼時候,溝通都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在教育的問題上,家長也應該經常多做溝通。

出現孩子教育問題的時候,都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目的隻有一個,為了孩子好,方式方法可以互相調整,盡可能地了解對方的意圖,尊重對方的表達,最終形成統一的意見。

| 02 | 家長輪流對孩子,可以軟硬兼施

我們經常說,家長很多時候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但最終卻都是為了教育孩子,而不應該是教育孩子的時候想要教育對方。

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雙方有分歧,要私底下溝通,在孩子面前要統一态度。

良好的夫妻關系才能為教育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氛圍環境,夫妻應該同心協力,分工合作,親密無間,這樣孩子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是非對錯,健康的成長。

缤紛家庭教育

分享科學的兒童教育知識,傳遞專業家長教育理念,提供海内外教育資訊,分享可吸收、可操作的方法和建議,讓持續的學習成為家庭的習慣。緻力于做專業的家庭教育平台、爸媽掌中的教育手冊。讓您成為卓越父母,讓你家孩子未來缤紛多彩!

公衆号

*本微信公衆号對所有原創、轉載、分享的内容、陳述、觀點判斷均保持中立,推送文章僅供讀者參考,釋出的文章、圖檔等版權歸作者享有。部分轉載作品、圖檔如有作者來源标記有誤或涉及侵權,請原創作者友情提醒并聯系小編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