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9歲男子肝癌離世,煮飯的電鍋是“禍根”?醫生找到了根本原因

過年了,家家戶戶都是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可是廣州的孫大哥一家,卻沉浸于悲痛中,原因是孫大哥因為肝癌過年前去世了,年僅39歲。

39歲男子肝癌離世,煮飯的電鍋是“禍根”?醫生找到了根本原因

孫大哥平時開網約電動車養家糊口,去年8月份,孫大哥在體檢中被查出了肝癌,醫生詢問病史得知,孫大哥以前就有B肝病史,但一直沒有注意這方面。

同時,孫師傅平時工作很辛苦,平時為了多跑單掙錢,他每天大概工作15個小時,吃飯的時間都是随便地應付一下,什麼時候有空就什麼時候吃。為了省錢,他每天都會自帶電鍋,在電動車上接電源加熱煮飯,再帶上鹹菜,解決在外面吃飯問題。

孫大哥用來煮飯的電鍋用了超2年了,由于經常用鋼絲球洗,塗層也掉了很多,但他很節約,一直舍不得換電鍋。

39歲男子肝癌離世,煮飯的電鍋是“禍根”?醫生找到了根本原因

孫大哥診斷肝癌後,經常關注手機上的健康類資訊,有一天他看到手機上跳出“世界衛生組織呼籲:應停止使用電鍋,或是肝癌催化劑”的文章,他告訴家人,自己得病可能和電鍋有關,于是他家裡換了新的電鍋,但遺憾的是,經過多次治療後,孫大哥還是不幸去世了。

電鍋是肝癌的“禍根”?

醫生指出:電鍋不正确使用,确實有損害健康的可能,但并非是導緻孫大哥肝癌的“禍根”。

網絡上常有類似的像電鍋、不粘鍋等的緻癌言論。主要的理論依據是電鍋等物的内膽和塗層。但是其實我們常用的電鍋内膽為鋁制内膽和不鏽鋼内膽。在沒有塗層的情況下,會存在鋁在加熱後進入食物中,導緻我們攝入過多而出現神經系統不良反應。

是以商家會在内膽表面使用聚四氟乙烯等全氟類聚合物來阻隔和防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特氟龍”。但其實特氟龍不粘塗層的炊具在常溫至260℃的溫度範圍内都不會發生任何變化,而我們日常使用,基本上不會超過180℃。

是以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及美國癌症學會都指出,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特氟龍及其産品都不會對身體健康産生危害。

39歲男子肝癌離世,煮飯的電鍋是“禍根”?醫生找到了根本原因

孫師傅肝癌的發病“禍根”究竟是什麼?

肝癌的發病原因有很多,但最常見的原因有:

1) 肝炎等慢性肝病

肝癌與慢性肝病關系密切,有資料顯示肝癌患者中約有30%以上的患者有慢性肝炎病史特别是慢性B肝,可謂是肝癌的“催化劑”。是以有B肝等肝病的患者朋友,一定要規範診治,必要時使用抗病毒藥物,防止病情進展。

39歲男子肝癌離世,煮飯的電鍋是“禍根”?醫生找到了根本原因

2)不良生活方式

長期酗酒,容易誘發肝癌。

長期食用腌制鹹菜、煎炸、熏烤的食物也可誘發肝癌,腌制食品中都含有的亞硝胺,煎炸、熏烤食物中含有的3,4-苯并芘,都可誘發癌症。

39歲男子肝癌離世,煮飯的電鍋是“禍根”?醫生找到了根本原因

經常吃發黴的花生、玉米、大米、薯幹、蘿蔔幹、奶制品、豆制品等黴變食物,也會誘發肝癌,因為這些食物含有黃曲黴素,這是強緻癌物,是以大家應避免食用。

3)免疫狀态

有人認為肝癌患者血漿中含有一種封閉因子,能抑制細胞免疫并保護肝癌細胞不受免疫細胞殺傷。現已證明,甲胎蛋白(AFP)就能抑制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

如果經常勞累、熬夜,免疫力低下,加上有其它緻病因素,就容易發生肝癌。

綜上所述,醫生指出,孫大哥肝癌發病的“禍根”和他既往有B肝病史且未規範治療、長期吃鹹菜、工作特别勞累均有關,而電鍋并非“禍根”。

39歲男子肝癌離世,煮飯的電鍋是“禍根”?醫生找到了根本原因

當然,醫生也指出,我們家家戶戶都使用電鍋,确實也需要注意正确使用電鍋,要知道,一般一個電鍋安全壽命為3-5年,長時間使用會導緻内膽塗層脫落,進而内膽暴露在外,内膽長期與食物接觸就會帶來潛在的健康風險。是以電鍋使用時間過長要及時更換。另外,電鍋表面要塗層,是以不宜使用鋼絲球等硬質材料進行刮洗,以免破壞内膽表面塗層。而且不宜在電鍋過熱的時候使用冷水進行清洗,以免因為溫度的驟然變化導緻材料變形。

結語

總之,正常使用正規廠家的電鍋是不需要擔心安全風險的,隻是使用的時候要注意不要經常用利器刮洗電鍋,使用3-5年後或者看到内膽出現明顯銀白色區域應及時更換電鍋,而孫大哥的不幸去世,主要和他既往有B肝以及不健康生活方式有關,這給我們敲響了健康警鐘!

參考文獻:

[1] 呂顯成,孫航,曹磊,等. 使用溫度對特氟龍食品接觸用不粘塗層摩擦學性能的影響[J]. 表面技術,2020,49(3):155-161.

[2] 劉四海. 鎳特氟龍塗層對304和420不鏽鋼表面的改性研究[D]. 天津:天津大學,2016.

(文中部分圖檔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檔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系我,我将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