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今天百忙之中抽空給大家帶來以下這篇文章,歡迎大家一起品鑒!
山東臨沂發現千年大墓,位于王羲之故居,這會是王氏家族的古墓嗎?
2003年的4月30日,一幫施工隊的人在山東臨沂發現了一個千年大墓,據說當時是因為他們要擴建王羲之的故居,是以在此地施工,而其中一個勞工一鋤頭下去,竟然挖到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大洞,意識到事情不簡單的他們立即向文物保護局說明了情況,考古學家們聽到消息後,也趕快奔赴現場,對現場的這個古墓進行一個保護性的開挖,既然是在王羲之故居附近找到的這個古墓,那是否這就是王氏家族的墓葬,他與王羲之有什麼關系嗎?如果真有的話,那墓葬之下應該有書法真迹作為陪葬吧。考古學家話不多說,就開始了對墓室的清理活動,他們剛剛清理好墓室的門口,就直接否定了此墓與王羲之及其家族人有關系,因為他們在墓室門前清理出來了紅色痕迹,在一部名叫《太平禦覽》的史書中有記載,用礦鐵礦粉去鋪蓋墓門是天子才會有的待遇,衆所周知,王羲之是東晉的書法家,其上下幾輩人都是書法傳人,不會出現王室貴族,他們是沒有資格擁有皇家墓葬禮儀的。若探究墓主人的真實身份,還需再向墓室内部進行挖掘。

古墓規格屬于皇室天子,與王羲之家族并無關系,那這會是哪位王公貴族的古墓呢啊?
這是一座地下磚砌墓室,分為左右兩個室,都是長方形的,經過測量發現其方方正正,而且還有精心燒制的青磚搭砌,還有打磨過的痕迹,而且專家在進入墓室之後,發現了其特有的一種墓室結構,就是地上的龜背形狀,龜背形狀的設計是為了将棺椁和陪葬品放在其凹起處,防止滲水,這更加突顯了墓主人身份的高貴。前前後後出土了250多件陪葬品,有金銀銅器,一應俱全,而在一些陪葬品上也發現了太康開頭的三個紀年的有效線索。說起太康年份,不由得讓人想到司馬大家族,這裡莫不是司馬家族的墓葬吧。專家們決定打開左右兩個墓室的棺木一探究竟,在西邊也就是左側的這個墓室裡,棺椁之内所放的是一個幼兒,看樣子也就五六歲左右,身材纖細,而且有大量的陪葬品,頭上還有金簪裝飾,胸部更是由43顆金珠而穿成的金鍊子,手上腳上都有金指環,還有金手镯,單單是身上的配飾就如此的富麗堂皇,看來真的是一個富家子弟,也正是根據她的穿着,專家們推斷其是一個女孩。考古專家們又來到了東側的墓室,發現此墓室中有兩個棺木,兩個棺木裡的屍骸更小,一個是兩三歲左右的幼兒,還有一個是剛出生不久的嬰兒,陪葬品同樣是精美貴重,可是人們又不難發現,在東側墓室之内的陪葬品要比西側墓室豪華的多,是以東側墓室之内的孩子應該是此墓的墓主人。
說起此古墓的東西兩個墓室是古代夫妻合葬的标配,可是這樣幼小的孩子以夫妻合葬墓的形式下葬,不得不讓人聯想到古代的一個陋習,那便是冥婚,貴家的小少爺或者是小姐在幼年時期死亡,他們的父母就會給他們找一個年齡相仿,同樣已經死亡的孩子作為合葬,讓他們擁有夫妻之禮,是以才可以享受下葬的待遇,這樣說來,東側墓室之中很有可能存在王室貴族夭折的小王子。通過這些猜測,考古專家們也查閱了一些史書,發現了身份比較契合的人。在太康年間,開國皇帝司馬睿先是将他的兒子封為琅琊王,可不久後,他的兒子竟然去世了,無奈之下,司馬睿又封自己的孫子司馬安國為新一任琅琊王,同樣好景不長。過了幾年之後,他自己最小的皇子竟然突發疾病,為了給其沖喜,他便将這個還在襁褓中的嬰兒封為琅琊王,可是在受封當日,這個剛剛被封為琅琊王的小皇子竟然一命嗚呼,夭折了,此人正是曆史記載上的司馬煥。而曆史上有規矩就是被封的諸侯王隻能葬在封地,是以這兩個孩子可能都會被葬在山東臨沂此地。
此墓竟是司馬氏家族琅琊王的墓葬,埋藏千年的曆史下,揭露一段令人心碎的皇家秘史
起初,司馬安國和司馬煥的下葬形式很簡單,可是,由于司馬睿太過于喜歡小兒子司馬煥,也是為了不讓其孤單,決定将其與他的侄子,司馬安國一同合葬在一起,而且更是出于對小兒子的寵愛,還決定給他找一個陰親。在曆史記載上,司馬睿當時的這個決定遭到了朝臣的反對,朝野上下的人們認為已經故去的兩個小皇子沒必要大動幹戈,花費巨額國金去修建一個墓葬,還要為其找陰親。可司馬睿畢竟是一國開國皇帝,他最終應該是根據自己的意願執行了此計劃,這樣看來,東側墓室内的兩個幼兒,一個可能就是司馬安國,也正是司馬睿的孫子,而另一個嬰兒則是司馬睿的小兒子司馬煥,西側墓室之内的那個女孩應該就是司馬睿為自己兒子所找的陰親。
五歲的鬼新娘,還在襁褓中的幼兒,是皇室家族一段心酸的曆史,被封琅琊王的人屢屢夭折,這也讓司馬睿心痛不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