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東宣布聯合央視春晚推出聯名款限定周邊産品,包含金碗套裝、龍泉青瓷水仙碗和京東E卡。其中,水仙碗的制作工藝源自有着1700多年制瓷曆史的浙江龍泉窯。
龍泉窯始于三國兩晉,興于北宋,盛于南宋。據說,在龍泉,每一位師傅都有自己獨特的釉料配方,是以世上沒有兩件完全相同的龍泉青瓷。這些如玉質感的青瓷,刻有“0001-2022”限定編号的2022個将用于央視禮贈以及線上抽獎,同款水仙碗也将在京東同步開售。

京東聯合龍泉青瓷打開非遺傳承新思維
“作為走進中國家家戶戶的春晚,它本身的影響力、輻射面就非常廣,對龍泉青瓷提升影響力肯定會有很大幫助。”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産“龍泉青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浙江省老字号企業協會副會長金逸瑞表示。
為了能夠做好這批産品,金宏瓷業的工匠們在春節前一直在加班加點。“能夠成為春晚聯名款,太難得了,是以我們隻想着一定要把這件事情圓滿完成,已經不去計算成品率了,隻要是能燒好,成本我們都不計較了。”提起這次登上春晚的水仙碗,龍泉市金宏瓷業有限公司銷售經理、中級工藝美術師蔡金燕難掩激動,“隻要達到品質,其他都不重要。”
不僅如此,工匠們還需要應對各種外在自然因素的影響。“最近适逢南方陰雨天氣比較多,我們的工期是以拉長,也是一種等待的挑戰。”在蔡金燕看來,做這種傳承千年的手工品,更像是在與時間對話。“考驗的是耐心,需要專注,需要等待,需要真的熱愛,這樣才能真正打磨出匠心。”
日新月異的數字技術,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開辟了新的空間和路徑。目前,從事非遺文化傳承,尤其是傳統工藝的企業以中小企業居多,他們的發展難點是銷售和供應鍊管道不暢。蔡金燕表示,他們的龍泉青瓷之是以能夠成為春晚聯名款産品,以及近幾年的銷量始終保持穩步增長,除了他們傳承千年的技藝,還與他們積極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有關。
近年來,京東積極推動龍泉青瓷走進千家萬戶,助力“非遺”傳統燒制技藝的傳承與發展創新。據蔡金燕介紹,在雙方的合作中,京東京造為他們搭建了高效的零售系統,助其降成本、拓銷路。“以後的消費主力軍肯定是年輕人,但是青瓷本身是比較偏傳統的東西。得益于京東對于消費者的深刻洞察,我們了解到目前青年人熱衷的‘國潮’方向,研發了更多契合年輕人喜好和需求的新産品,銷量穩步增長。”
新型實體企業“以實助實”模式價值凸顯
傳統産業是實體經濟的代表,而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目前,大陸經濟已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傳統産業轉型也被提上日程。2021年12月28日,工業和資訊化部等八部門印發了《“十四五”智能制造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結合各行業的特點與差異,對傳統産業如何推進智能制造進行部署。
事實上,不隻是龍泉青瓷,很多傳統産業的痛點都需要通過結合數字技術,完成從制造到“智”造的轉型更新。為此,京東發揮供應鍊與技術服務能力,滿足汽車、能源、機械、家電等衆多實體産業數字化轉型更新需求,推動從工廠到産業的更新轉型、疊代突圍,通過“數字大腦”力促合作夥伴提質、降本、增效。
比如,在汽車行業,北汽與京東在工業品數字化采購、智能座艙和無人物流車、企業上雲等方面展開合作,全面深化研、産、供、銷、服的全鍊條數字化轉型。京東雲為北汽提供多種專有雲産品和服務,北汽藍谷雲上線營運後,為北汽節省伺服器等IT成本50%。2021年6月,京東零售雲為北汽打造的線上商城APP啟用,半年時間裡售出整車數百台。這套系統整合了北汽全國各地上千家線下門店資訊,消費者不僅可以線上上看車,還能預約全國任何一個線下門店試駕、提車,也能享受從買車到養車、修車、舊車置換等全生命周期服務。
經過18年發展,京東已建立起覆寫全國的供應鍊基礎設施,營運約1300個倉庫,服務觸達超60萬個行政村,全國93%區縣、84%鄉鎮實作“當日達”或“次日達”。同時,擁有近1000萬SKU的自營商品,數萬家線下實體門店。這些都讓京東具備了一個實體企業最主要的屬性。從這個角度講,京東并不是一家隻提供數字技術的企業,更是一家兼具實體企業基因和屬性、數字技術和能力的新型實體企業。
有人認為新型實體企業隻是一個時代新詞,但是從其發生、發力、發展的過程中我們不妨認為,新型實體企業可以為實體經濟發展中的難點、痛點提供一種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正如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趙萍在2021中關村論壇“新型實體企業”平行論壇上所說,“新型實體企業具有‘三新’的典型特征:首先是新産業,新型實體企業長期維持高額的技術研發投入,具備高科技屬性,數字能力是其核心競争力;其次是新業态,新型實體企業線上線下同時發力,并孕育出新的業态,拓展新增長點;最後是新模式,新型實體企業通過創新服務模式、開放服務系統,形成覆寫整個行業的智能供應鍊。”
是以,像京東這種突破圈層,在做強實體經濟的同時,通過橫向降本增效、縱向提質更新,将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充分融合,進而助力各方合作夥伴轉型更新,實作多方共赢的新型實體企業正在登上舞台。為此,我們不如多給新型實體企業一些時間與空間,機會與支援,讓他們逐漸成熟起來,讓“以實助實”的模式更加完善,使新型實體企業成為助力大陸經濟高品質發展的一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