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京東2022Q4:百億補貼是零售重回增長的解藥嗎?

來源 | 東哥解讀電商

作者 | 金珊

消費最壞的時刻過去,比起利潤,市場更期待京東重回增長。

京東于美股盤前釋出了2022年Q4及全年的業績公告。Q4實作營收2954億元,同比增長7.1%;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77億元,同比增長達1.1倍。營收穩定,利潤遠超預期。

與業績表現不同,京東在資本市場遭“冷遇”,财報後美股報收41.68美元,同比下滑超11%。排除美國對中概股的監管影響,市場的擔憂更多在業績本身。電商營收微漲、利潤超預期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胃口。

此前市場對阿裡财報也有相同反應,一直重倉阿裡的投資大師芒格也表示,“投資阿裡巴巴是我犯過的最大錯誤之一,被它在中國市場上的地位所吸引,但它始終是個零售商,零售在網際網路是個競争激烈的生意,阿裡是網際網路上每個人的競争對手,這不是能夠輕松搞定的事情。”電商過了紅利期,最終還是要回歸零售的本質。芒格對阿裡的擔憂,也影響了整個美股市場對電商的判斷和情緒。

眼下京東Q4受疫情影響零售僅微增長,又率先挑起“百億補貼”價格戰,電商競争更加激烈。消費何時複蘇,營收能否回歸高品質增長,京東如何打價格戰,或許這才是股價下降背後市場的隐憂。

京東物流撐起增量,利潤大幅釋放

京東物流承擔起了Q4營收的增量,主要是并購德邦物流帶來的,零售整體還處在疲軟當中。

Q4京東營收2954億元,同比增長7.1%。分部門來看,京東零售營收2589億元,同比增長3.6%,經營利潤率3%,增速明顯放緩,利潤則和前兩年大促相比有明顯改善。京東物流收入430億元,同比增長41.1%。這其中包含了收購德邦帶來的85.7億元的收入,剔除後同比增長13%;經營利潤率2.1%與去年同期基本保持持平。新業務收入48億元,同比收縮42%;經營虧損率24.2%,環比重新從盈利轉變為虧損,上個季度的經營利潤率為5.5%。達達收入27億元,去年未并表,經營虧損率為7.7%,環比有明顯改善。

Q4成本2539億元,同比增長6.3%,結轉毛利率14.1%,去年同期毛利率未13.4%。Q4費用未367億元,同比下滑2%。其中履約費用169億元,同比增長3.3%;營銷費用120億元,同比下滑10.3%;研發費用44億元,同比增長6.4%;一般及行政費用36億元,同比下降2.5%。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普通股股東淨利潤77億元,同比增長1.1倍。

2022全年的營收達10462億元,同比增長9.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淨利潤為282億元,同比增長64%。

重回低價,京東被誰搶了心智?

Q4财報背後難掩蓋的是京東零售業務的增長放緩。從品類來看,電子産品及家用電器的收入為1416.8億元,同比增長僅1%;日用百貨商品的收入為959.2億元,同比僅增長2%。結合Q4受疫情影響,物流基本停擺,增長放緩已經成為常态。

劉強東自去年以來,就指出京東應回歸低價優勢,“低價是京東過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後也是唯一基礎性武器。”在去年年底京東零售的内部大會上,他也指出,“今天京東在品牌方、零售行業地位的下降,本質是因為其他管道的快速增長。”

拼多多、抖快等直播電商或許憑借低價心智搶走了一部分訂單,但始終沒有完全撼動京東的地位,京東在履約和服務、最關鍵的正品保障和退換貨上占據優勢。京東過去一年自營還是憑借這規模效應和議價權,這一點在增速上也依然能夠展現出來,始終跑赢大盤。從京東目前在整個管道的占比來看,也是如此。期間無論是直播電商的爆發元年2019,還有2020年拼多多聯合國美上線“超級品牌日”,做3C主場,京東的市場佔有率都在穩定上升。高品質下的使用者心智并沒有過多影響。

資料說明:來源于國家統計局 僅以家電及音像、通訊器材兩大品類銷售額和京東3C品類作對比

京東零售銷售額的放緩,特别是3C品類的放緩,最根本的原因還是行業整體的銷售額都在不斷下滑。這和過去房地産行業不景氣相關,導緻家電的銷量受影響。重回低價更像是布局下沉市場,尋找增量。在消費信心和房地産回歸前,對下沉市場的布局。

京東CEO徐雷表示,“我們觀察到消費結構和消費力呈現兩極化的特點:一方面,重視商品品質和功能的中産階級及家庭使用者數量不斷擴大;另一方面,消費者也變得更擅長精打細算、消費需求和消費場景随之越發多元化。”

過去京東樹立的高品質形象可以說主打第一類使用者,但第二類在這種存量競争的環境下自然也不能放棄,百億補貼的意義就在這裡。以百億補貼為首的低價被排在了京東四大必赢之戰之首,其次才是供應鍊中台建設、開放生态建設以及同城業務。

但高品質和低價想要同時共存,是一個難題。如何平衡pop和自營、品牌的價格體系、增加低價供給都是關鍵問題。畢竟拼多多過去主要是靠白牌商品和品牌去庫存需求,對品牌的價格體系影響并沒有太嚴重。

在目前上線的百億補貼中,pop的商品成為主力,自營的旗艦店很少。在劉強東看來,考慮到物流等成本,京東自營不可能做到和競争對手一個價格,底線是 “不能貴得太多”,但 POP(京東平台上的第三方買家)商家要做到和競争對手一樣的低價,最終整個京東生态實作最低價。京東采購人士稱,百億補貼的目标是保持約 90% 的商品價格與拼多多 “百億補貼” 商品持平,其中有 10% 更能搶占使用者心智的商品則要比拼多多更便宜。

這也展現在京東的投入當中,京東CEO徐雷表示,“百億補貼隻是價格政策其中一個項目。目前第一個月的整體投入是 10 億左右。我們和品牌商包括平台、商家多方共同投入了營銷資源,于利潤率的影響是非常低的。”對比2019年拼多多剛開啟百億補貼時,Q4的營銷費用已經達到93億元,京東的投入相對謹慎。目前頻道也從最開始的首頁通欄,變成了一個較小的入口。

對京東而言,百億補貼更多的是京喜之後,下沉市場的一個抓手。吸引價格敏感的使用者下單,滿足低價需求,補足京東的生态。僅靠百億補貼,京東難以撼動拼多多。低價政策能否拉動京東零售,還看後續的布局,有待時間驗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