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在過年,他們在看眼科、上遊這些器械新風口賽道

你在過年,他們在看眼科、上遊這些器械新風口賽道

“二級市場醫療企業估值下撤帶動一級市場下行是我們感受最深的趨勢。”一位投資人告訴動脈網。

在過去的兩年,這位醫療器械投資人看了國内大大小小的熱門項目,他坦言這些項目雖然估值很高,但是在市場空間、全球競争力和技術獨創性上還不夠優質。後續,這些項目紛紛獲得了融資也成功上市,但在二級市場上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迎來市值下撤,多家企業跌回發行價。

“最終市場還是會圍繞價值給出一個合理的價格。但這波二級市場下跌還是給市場帶來了不小的振蕩。”

2021年年初醫療器械企業賽道最大的變化是估值普遍上漲,後續國内企業紛紛獲得融資導緻國内企業競争同質化。2022年當市場開始收緊時,新的趨勢将如何展露,塑造2022年醫療器械産業走向。從資料和一線投資人感覺來看,2022年醫療器械投資有哪些新趨勢,動脈網進行了梳理。

控成本與二級市場雙殺,

一級市場投資下行

2022伊始,醫療投資行業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國内投資人對于二級市場帶動一級市場下行感受明顯,投資機構的收縮趨勢明顯。而這種悲觀的情緒和醫療器械企業在二級市場表現相關。

根據弗若沙利文的資料,截至2021年12月31日,港交所醫療器械賽道共20家公司,已上市公司有12家,遞表有8家。已上市的12家公司整體總市值為1,370.5億港元,市值均值為114.2億港元。但其中微創手術機器人市值就已超過500億港元,這意味着其他11家公司的市值總和約為800億港元。

動脈網曾統計過2022年,國内有15起高值耗材IPO,首發平均市值153.8億元,期末平均市值97.1億元,平均市值變動-36.82%。

此輪二級市場的估值下撤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從宏觀因素上看,地緣政治、行業政策的調整、疫情的影響都讓市場整體表現不佳。

其中影響最大的政策是高值耗材帶量采購政策,2021年全國範圍開展了超過10起大大小小的帶量采購,品種涉及人工晶體、球囊、起搏器、吻合器、超聲刀等多個單品。從價格降幅上看,帶量采購産品的最高降幅達到80%-90%,給國内的醫療器械帶來了降成本壓力,同時市場空間天花闆也被壓縮,降低了二級市場上市企業的估值想象空間。

你在過年,他們在看眼科、上遊這些器械新風口賽道

2021年國内主要帶量采購事件

同時,此前上市的生物科技企業也存在估值過高的問題。

深創投紅土醫療健康産業基金合夥人易洪祥表示:“在一級市場,企業可以憑借核心技術、市場前景獲得融資,但是在二級市場上,更看中企業的财務表現和業績兌現。但國内很多醫療器械企業所在的市場仍然處于發展的早期,産品重合度很高,同質化現象嚴重,是以會迎來一波泡沫資産出清的過程。“

未來,國内的醫療器械融資将會走向何方?多位投資人認為,當下滑見底後,市場又将慢慢回彈。

浩悅資本合夥人楊振軍坦言:“國内的醫療器械産業在很多賽道上和跨國巨頭有差距。國産産品需要資金投入、市場和醫生的回報來逐漸打磨産品。最近幾年資本的快速進入能夠加速醫療器械産業的發展更新。”

對于國産替代的過程,産業需要足夠的耐心。醫療器械的商業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十年周期都并不算長。

易洪祥表示:“從産業端來看,一個産品拿到注冊證,還隻能算從零開始,未來還有漫長的疊代過程和優化過程。參考國内醫療器械龍頭邁瑞醫療的發展曆程,邁瑞把監護儀這一個産品做到與進口産品分庭抗禮用了超過三十年。是以無論是對于什麼熱門賽道,資本的熱情不能掩蓋市場化的挑戰。”

市場始終在變,但價值始終如一。醫療器械賽道依然由手術機器人、血管介入高值耗材、骨科、影像等幾大主航道組成。2022年,這些主航道的航行方向是否會有所變化。動脈網結合資料與投資采訪分析了幾大賽道。

血管介入投資邏輯偏向制造業,

心髒電生理賽道異軍突起

在血管介入領域,2021年誕生了最多的醫療器械上市公司。在神經介入、心髒瓣膜、外周介入、心髒電生理賽道都有多家上市公司。在一級市場,血管介入賽道也是融資事件發生最多的賽道,但由于受到集采的影響,血管介入賽道的市場空間被看低,血管介入融資事件的數量正在逐漸回落。

集采直接影響的單品主要是冠脈藥物支架和藥物球囊,這兩大産品國産産品較為成熟,市占率也較高但市場集中度低,集采促進了市場整合。在冠脈支架集采落地一年後再看微創醫療、藍帆醫療的年報資料,冠脈支架市場集中度明顯提升,頭部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大幅提升。從長遠來看,集采淘汰了一部分落後産能,增強了國内頭部企業的競争力,頭部龍頭在全球市場上的競争力将會更強。

對于血管介入的其他賽道,集采也有很強的震蕩作用。在血管介入市場其他細分賽道,由于大批企業湧入,産品同質化嚴重擁擠,同一個産品國内至少有5家以上企業研發,是以也有集采開展的可能。

血管介入耗材賽道的投資邏輯正在發生變化。

易洪祥表示:“我們把國内的血管介入高值耗材企業整體看了一遍,發現一個問題,介入耗材在市場上享受高值耗材的估值,但是國内主要參與者的毛利率隻有40%左右,40%的毛利率在我們看來并不是高端制造業。這暴露了血管介入耗材其實是以制造業為主,技術門檻要求并不高,對于加工工藝的要求較高。對于制造業,我們更看中企業的成熟性。其中重點是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營運能力。”

從國内的融資情況來看,仍然有血管介入高值耗材企業獲得融資。這些企業大多不是早期初創企業,新獲得融資的企業在市場側重上更偏重海外市場,在企業成長階段上更偏向後期,投資機構更看中企業成熟的營運能力和商業能力。

以2021年獲得2億美元融資的業聚醫療為例,業聚醫療血管介入産品包括用于冠脈和外周血管介入的導管、導絲、球囊擴張導管、刻痕球囊和創新型塗層支架,雖然球囊産品面臨天花闆受限,但是業聚醫療的營收主要來自海外,業聚醫療在日本的球囊市場佔有率超過泰爾茂。國際市場競争力是業聚醫療能獲得多家機構青睐的原因。

其次,在心血管介入賽道,心髒電生理憑借脈沖電場消融技術(PFA)異軍突起。

心髒電生理賽道此前格局較為穩定,國内市場由雅培、強生、美敦力等企業主導,而國内的參與者主要包括惠泰醫療、心諾普和錦江電子。

心髒電生理市場因為脈沖電場消融技術出現變局。傳統的房顫導管消融以射頻消融和冷凍消融為主,PFA技術憑借消融時的組織特異性為房顫消融帶來了新希望

國内有超過20家企業在研發PFA技術。這個賽道火熱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海外企業波士頓科學相關産品進展較快,臨床效果表現較好。波士頓科學的PFA産品FARAPULSE 2021年12月底進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别審查“綠色通道”。另一方面,過去國内的電生理市場一直發展較為緩慢,PFA技術帶來了彎道超車的機會。

楊振軍告訴動脈網:我們預計2021年強生在電生理領域市場規模在百億左右,房顫患者也有千萬級的患者群體,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賽道。過去傳統的三維标測系統和導管技術壁壘是較高的,國産産品的表現并不突出,主要是微創、錦江、惠泰。

在PFA技術帶來新機遇下,國内20多家企業能否成功或許要打一個問号。目前PFA的挑戰在于兩點,一方面是脈沖電場消融本身的技術壁壘,隻有能夠快速突破技術壁壘的企業,才擁有先發優勢。另一方面,前不久美敦力宣布以近10億美元收購了一家三維标測系統公司Afera,這或許意味着未來三維系統+PFA技術是一個方向。其他布局的巨頭包括強生、雅培都同時擁有三維系統和PFA技術,在國内的企業中,同時擁有三維系統和PFA技術的企業競争力會更強,有機會突出重圍。

手術機器人頭部效應凸顯,

多家企業籌備IPO

手術機器人一直是國内醫療器械賽道中最火熱的賽道。2021年,手術機器人領域最大的領域最大的變化是頭部效應凸顯,尤其是腹腔鏡手術機器人賽道。

你在過年,他們在看眼科、上遊這些器械新風口賽道

“腹腔鏡手術機器人領域,國内企業主要對标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商業化前景最成熟,國内也有超過10家企業獲得了融資,相對頭部的企業也較為明确;骨科手術機器人領域史賽克的Mako關節手術機器人商業化表現較好,國内也有一批臨床進度靠前的關節手術機器人。骨科領域國内相對來說還沒有達到終局。”

随着手術機器人部分賽道進入成熟期,未來手術機器人賽道将誕生多個IPO,據了解,國内已經有多家手術機器人已經在準備IPO。

但是也有投資人指出,手術機器人企業的估值或市值并不等于他真正的價值,目前的手術機器的挑戰在于成本依然過高。雖然國内手術機器人融資火熱,但是在市場拓展上還處于早期。以史賽克的骨科關節手術機器人Mako為例,Mako在國外表現較好,但2020年,國内還僅僅擁有17台關節手術機器人,完成的手術量大約在250台左右。

手術機器人領域的市場格局除了已有的賽道格局市場格局更加強定外,手術機器人賽道的新變化是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賽道的出現。

一位投資人表示:“從技術難度上看,腹腔鏡手術機器人的難度最高,骨科手術機器人的研發難度次之,血管介入機器人的研發難度相對來說研發門檻較低。我們看介入手術機器人的時候,更看中介入手術機器人和其他血管高值耗材産品的産品協同能力,整體産業鍊的布局。”

眼科賽道熱度提升,

集采免疫美瞳最熱

2021年熱度明顯提升的賽道還包括眼科賽道。眼科賽道中光學診斷裝置OCT、人工晶體、角膜塑形鏡、OK鏡相關企業都獲得了融資。

你在過年,他們在看眼科、上遊這些器械新風口賽道

國内眼科器械賽道主要融資事件

眼科賽道的驅動來自多個方面,一方面是眼科器械市場增長強勁,這可以從上市公司的業績增長中看出。OK鏡成為歐康普視、愛博醫療的爆品,增長強勁。

愛博醫療2021前三季度實作收入3.25億元(+79%),收入強勁增長。從業績貢獻來看,愛博醫療的人工晶體和2019年獲批的OK鏡都增長較快,人工晶體2021年上半年實作銷售1.54億元(+71.39%),角膜塑形鏡2021年上半年實作銷售4422萬元(+308%)。

歐普康視前三季度營業收入9.96億元,同比增長64.22%。爆品角膜塑形鏡實作營收4.26億元,獲得 37.61%的同比增長。

第二,眼科賽道也是一個進口企業占據主導地位的市場。以OK鏡為例,目前中國有14張注冊證,其中國産企業僅僅隻有3張。

在人工晶體市場,國内市場規模預計2023年将達到27億元,其中本土企業占據了絕大多的低端硬性人工晶體市場,而歐美企業基本壟斷軟性人工晶體市場。眼科人工晶體主要的參與者包括愛爾康、強生、博士倫和蔡司,國内主要企業包括昊海生科、愛博醫療等。

你在過年,他們在看眼科、上遊這些器械新風口賽道

在眼科賽道中,消費屬性的美瞳融資金額最高。上市公司愛博醫療2021年上半年以4000萬元收購了天眼醫藥55%的股權。天眼醫藥是國内少有的具有獨立自主技術能力的彩瞳生産商。

在美瞳産業鍊中,分為上遊的生産方和下遊的品牌商,2021年整個美瞳産業鍊都獲得了資本關注,下遊的消費品牌Moody、4iNLOOK紛紛獲得了巨額融資,帶動了上遊生産商的爆火。

且高端軟鏡具有較高生産壁壘,矽水凝膠材料具有高透氧性,能夠大幅度提高鏡片佩戴的安全性,減少幹眼的發生率。彩瞳産品目前多使用水凝膠材料,國内沒有成熟的矽水凝膠軟鏡生産線。

同時,相比已經被集采的人工晶體和有集采風險的OK鏡,美瞳對集采免疫。目前國内美瞳市場品牌較多,集中度較低,按照消費品發展的趨勢,未來市場頭部效應将會加強。

未來,眼科投資還有新趨勢。浩悅資本合夥人楊振軍表示:“圍繞眼科主要的病變白内障、青光眼、黃斑病變、幹眼症都是疾病基數非常大的疾病,不同的疾病解決方案也在持續發展中。留給國内企業的機會還有很多。”

你在過年,他們在看眼科、上遊這些器械新風口賽道

上遊成為潛在熱門賽道

明年的投資趨勢由很大一部分将是今年的衍生,但也有新方向湧現。2022年,看上遊開始成為重要方向。

其實,看上遊一直是國内機構關注的重點,但是缺乏優質的标的導緻上遊核心部件融資事件較少的原因。

在2021年,由于全球供應鍊格局被疫情改寫,診斷領域上遊迎來爆發。在診斷和藥物領域,生命科學上遊原料和工具已經成為最火的風口。2021年邁瑞40億元收購上遊原料企業海肽生物;諾唯贊登陸科創闆;近岸蛋白沖刺科創闆;在一級市場,百力格、愛博泰克等企業獲得大額融資。

生命科學領域上遊能夠在2021年爆發,一方面由于新冠疫情,給國内的診斷行業帶來了大量的訂單需求,上遊原料供不應求。另一方面,國内的生命科學行業在某些細分領域也誕生了能夠媲美進口供應商的企業。

但在醫療裝置領域上遊仍然缺乏優質的标的,融資事件主要圍繞在影像核心部件領域。

浩悅資本合夥人楊振軍表示:“上遊核心部件這一硬科技方向獲得的政策支援較大,我們認為在未來幾年這一方向将會迎來發展機遇期,目前這一領域熱度還沒有完成展現出來。當然上遊核心部件賽道的技術壁壘相對較高,需要更多投資者更多耐心去陪伴企業成長。”

2021年12月28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國務院國資委、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局、國家藥監局10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醫療裝備産業發展規劃》。

《規劃》強調要加強産業基礎能力建設,攻關先進基礎材料、核心元器件以及關鍵零部件,具體包括體外膜肺氧合機(ECMO)用中空纖維膜、醫用AI晶片、呼吸機用比例閥等。其中對于監護與生命支援裝置,《規劃》顯示要推動透析裝置、呼吸機等産品更新換代和性能提升,攻關新型傳感器、新材料、微型流體控制器等。

在國内醫療器械産業鍊中,大陸還有衆多上遊核心部件依賴進口,包括。在政策支援的大背景下,國内醫療器械上遊産業環節将迎來快速發展。

醫療器械市場的熱點永遠随着産業環境變化,醫療行業長周期的特性決定了這季播下的種子不會在下一季馬上開出繁花,随着産業的驅動力逐漸回歸到由真正的創新力量驅動,突圍之路唯有新的價值創造。

*封面圖檔來源:123rf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