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黃辛旭 每經編輯:孫磊,何小桃
“原本一天可以卸完的貨,現在因為疫情至少需要3~4天。這樣長時間的等待使得集裝箱船(運力)會額外産生17%的浪費。”日前,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澤民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疫情之下海運汽車難度不小。
根據物流平台Freightos的資料,一個40英尺集裝箱發運美國西海岸的運費在疫情期間一度上漲了16倍。
盡管跨洋運力緊張、運費飛漲,大陸汽車出口卻在2021年創下了“揚帆出海”的新紀錄。中汽協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量約為201.5萬輛。這是國内汽車出口首次突破100萬輛,并且一舉躍升至200萬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認為:“出口是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很大的增長點。一方面是因為海外疫情導緻其他品牌産品供應緊張;另一方面是因為自主品牌出口的産品在檔次上相較此前提高許多,成本效益也進一步提升。”
“一艙難求”的跨洋運力
“眼下,出海的時間周期很難确定。南美航線來回一趟一般是70天,但我們有一次在那邊等了30天都無法靠岸。”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忻堅敏對記者說,疫情成為影響跨洋運力的主要原因。

圖檔來源:企業供圖
此外,保障船員在疫情期間的安全也是物流公司的重要工作。“我們有6條國際航線,出口海運船隻有5~6艘船。很多船員在海上跑了1~2年都不能下船,這對船員管理也造成一定影響。”王澤民說。
據王澤民介紹,作為上汽集團所屬專業從事汽車物流業務的子公司,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吉物流)的主要任務就是優先保障上汽集團一些最緊要的海外業務,其次也會為其他整車制造廠提供一些服務。
運力短缺下,向第三方物流公司訂艙位成為不少自主品牌出口時的選擇。“2021年全年都是‘一艙難求’的局面,物流公司的艙位十分有限,要提前很久才能訂得到。”一位汽車出口相關的從業人員告訴記者。
主營集裝箱航運業務的中遠海控(601919.SH)在公告中也表示海運十分緊張:“2021年,在疫情反複、需求增長、供給有限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全球物流供應鍊持續受到港口擁堵、集裝箱短缺、内陸運輸遲滞等複雜局面的挑戰和沖擊,集裝箱運輸供求關系持續緊張。”
此外,随着出海周期的拉長,物流公司的成本也在進一步增加。公開資料顯示,2021年1月至12月,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CCFI)均值為2615.54點,同比增長165.69%。
甯波航運交易所表示,從海運需求和運力供給方面來看,預計2022年全年運價整體仍将處于高位,但2022年下半年有較大同比回落的可能。華創證券同樣預計2022年第三季度前現貨運價或仍将保持高位,2022年有效供給損失或仍超10%。
新能源車是自主品牌出口亮點
盡管出口艱難,自主品牌卻在2021年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
中汽協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量約為201.5萬輛,相比2020年的99.5萬輛,同比增長101.1%。
分公司來看,上汽集團2021年海外銷量約為69.7萬輛(其中出口約59.8萬輛,海外基地産銷約9.9萬輛);奇瑞控股集團2021年出口銷量約為26.9萬輛,同比增長36.3%;長城汽車2021年出口銷量約為12.3萬輛;造車新勢力中的小鵬汽車、蔚來汽車也在布局海外業務。其中,蔚來稱要在2025年之前為全球超過25個國家提供相應的服務,到2025年底,中國以外市場的換電站數量要達到約1000座。
圖檔來源:視覺中國
“我們認為2021年為中國品牌出海爆發元年,我們看好中國成為全球汽車制造基地,預計出口在産量中的占比不斷提升,有可能超過30%。”中金公司釋出研究報告稱。
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已經開始成為自主品牌出口的亮點。根據中汽協的資料,2021年大陸出口新能源汽車31萬輛,同比增長了3倍。
“和燃油車技術相比,國内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更有技術優勢。歐洲不少國家都有‘禁燃’的政策,這也給自主品牌提供了機遇。”上述汽車出口相關的從業人員表示。而在中金公司方面看來,國内領先的電動車産業鍊、更成熟的電動車産品設計及中國制造優勢也将推動電動車出海。
《2022中金汽車白皮書》預計,2022年全球主流市場的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将突破10%臨界點,新能源汽車将進入S型增長曲線的陡峭階段,出口市場有望實作多倍增長。
明年出口增速預計為20%
得益于自主品牌亮眼的出口成績,提升現有出海效率和未來運力都将成為自主車企及物流公司接下來的重要工作。
“我們對整個出海組織進行了調整,比如在船員替換、船員到崗管理方面進行優化,以保證盡快為海外市場傳遞産品。”忻堅敏表示。據記者了解,MG品牌在歐洲市場的傳遞周期是以周為機關,而當地一些主流品牌的傳遞周期則以月為機關。
圖檔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資料圖)
此外,增加船隻數量提升運力也成為一種趨勢。船舶服務公司克拉克森資料顯示,2021年船廠新簽訂單量明顯上升,共計1.2億載重噸,合約1070億美金。根據工信部資料,截至2021年12月底,大陸造船業手持訂單量9583.9萬載重噸,比2020年底手持訂單量增長34.8%,其中海船為3609.9萬修正總噸,出口船舶占總量的88.2%。
日前,上汽集團也宣布與中國船舶集團正式簽署協定,中船江南造船将為安吉物流“量身定制”2艘LNG雙燃料、低碳環保、擁有7600車位的遠洋汽車運輸船(滾裝船)。
“造船行業是一個長周期行業,一般需要3年。”上述汽車出口相關的從業人員認為,自主品牌走出去也是一個過程。
“此外,遠洋業務航運的運作跟國内航運運作完全是兩個概念,國内有成建制碼頭的投資,整個網絡打得非常通。海外則需要面對不同國家的碼頭交涉問題。”王澤民也談到了出海的另外一個挑戰。
盡管出海有不少的困難,業内共同認為,自主品牌海外銷量的提升說明海外市場的規模效應正在顯現,自主品牌正在逐漸走出去。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表示:“全球汽車消費複蘇、自主品牌轉型更新等多種因素共同推動自主品牌汽車海外發展持續增長,預計2022年大陸汽車出口增速在20%左右。”
記者|黃辛旭編輯|孫磊 何小桃 王嘉琦
校對|段煉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向本公衆号背景申請并獲得授權
德爾塔之後,奧密克戎毒株又全球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