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身體總是有出血表現?血管性血友病不容忽視!

作者:房倩 張麗霞

機關:河北省兒童醫院

門診經常看到有些孩子皮膚瘀斑,鼻腔出血不易止住,而檢查血小闆結果卻正常,凝血四項正常或APTT稍延長,殊不知這有可能是患了血管性血友病。

血管性血友病(von Willebrand diseas ,VWD))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或隐性)遺傳的出血性疾病,是由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il Willebrand factor,vWF)量的缺乏和(或)質的異常引起。

vWF是一種血漿蛋白,在血管損傷部位介導血小闆黏附,在血小闆黏附及聚集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并在血液循環中結合并穩定凝血因子Ⅷ(FⅧ)。vWF缺陷可影響血小闆黏附、聚集功能,并可降低血循環中FⅧ水準,進而引起臨床出血表現。

VWD是發病率最高的遺傳性出血性疾病(發病率0.5%~1.5%),但有出血表現者僅占1%,雖然發病率挺高,但有出血表現就診的不多。男女均可發病,有的有家族史,自幼發病,多為自發性出血。

身體總是有出血表現?血管性血友病不容忽視!

之是以稱之為血管性血友病,是因為其出血表現既有血管性出血的表現,即皮膚黏膜的出血,如皮膚瘀斑、鼻衄、牙龈出血、月經過多、胃腸道出血等,又有類似血友病的出血表現,如牙科治療後出血、外傷及手術後出血不止、肌肉及關節出血等。不同患者出血的嚴重程度有所不同,同一患者的出血表現也可能随着時間的推移而變化。

臨床遇到出血的病人,我們要做凝血功能的檢查。如果血正常中血小闆正常、凝血四項PT正常、APTT正常或延長、血漿FⅧ活性正常、血漿纖維蛋白原正常。就要進一步測定血漿vWF抗原及血漿vWF瑞斯托黴素輔因子活性 (VwF:RCo)。

如果VwF:Ag及VwF:RCo降低,就要考慮VWD,進一步做VWD的分型診斷。VWD可以分為1型、2型及3型,其中1型及3型分别為VWF部分及完全缺乏,2 型為VWF功能缺陷,而1型最常見。

身體總是有出血表現?血管性血友病不容忽視!

此病需與血友病A相鑒别,因為兩者的治療是不同的。血友病A基本上是男孩患病,肌肉關節出血、外傷後出血不止,APTT延長而vWF數量及功能是正常的。

1型VWD可以用1-去氨基-8-右旋-精氨酸血管加壓素 (DDAVP,彌凝)治療,出血發作或圍手術期的各型 VWD患者,以及DAVP治療無效患者,選用血源性含vWF的FⅧ濃縮制劑,如條件限制可使用冷沉澱物或新鮮血漿。

血管性血友病并非罕見,既往因多數地方不能測定vWF,導緻遲遲不能确診。我院血友病篩查項目不僅測定vWF,還可以同時進行血漿凝血因子Ⅷ、Ⅸ活性及vWF抗原測定。如果孩子經常有皮膚瘀斑、鼻腔出血請及時來檢查,以免長期失血造成貧血,也防止外傷或手術後出血不止!

編輯:yeah 審校:小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