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埃安,冷暖自知|年終盤點

作者

曹佳東

縱有彌足積累,面對風雲起伏的新能源市場,審時度勢的同時,戒驕戒躁也很重要。

責編丨石劼

編輯丨朱錦斌

2021年,傳統車企就沒有哪個能把新能源事業做出“花”的。當造車新勢力争相為自己做着總結,一批又一批的科技公司招搖入場,或許這就是硬币的另一面,尴尬且異常窒息。

而兩年來,跟着行業轉型的步伐一起動身,從吉利、長城等一線中國車企,到頭頂國字号的一汽、東風等,不說能否攪動現有的格局,都無一例外地在破圈的路上被市場中傷。口碑崩盤、“換芯門”的背後,是前者隻求快速發展的後遺症,講究内部消化的銷量粉飾,自然成了後者難掩的真相。

埃安,冷暖自知|年終盤點

發展新能源哪有說得那麼容易?現在吃的苦,就是在為當年的不屑與傲慢在買單。隻不過,當所有人想方設法繞過“蔚小理”的封鎖,或借成立另一個所謂的高端品牌造勢,或索性向五菱看齊,求量就好,總有些人能活得精彩,活出感覺。

今年是埃安脫離廣汽乘用車後獨自成長的完整一年。和大多數新能源車企相比,相同的地方是,不再受傳統車企備援架構掣肘的思維,使之有了快速發展的可能。不同的地方又在于,廣汽研究院的技術積累,為埃安平添了臨軍對壘的底氣。

也正由此,無論接下來的路,該如何去走。至少從獨立之日起,再經一年的市場磨砺,往後的埃安注定不凡。

埃安,冷暖自知|年終盤點

01

誰說站在光裡的才算英雄

對于2021年,所有人都會認為,傳統車企是時候展示真正的技術了。當造車新勢力為新能源的發展搭建起了一整套發展邏輯,拿着技術、握有市場的他們要想乘勢而起,豈不是輕而易舉?再加上,陷落的北汽新能源直接讓出了一大片市場空白後,總得有人要去補位吧。

去年以前,埃安能做的隻有跟着市場發展的那股勁,做好開拓的基礎工作。從2019年售出42,003輛到2020年将這一提高到60,033輛,不說長進不明顯,與用一年時間就跌去銷量82%的北汽新能源相比,彼時的廣汽新能源業務也算不上“拉胯”。可靠着國家補貼和出行市場謀生,也說不上是多麼驕傲的事。

直到進入2021年後,情況才開始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

埃安,冷暖自知|年終盤點

短短一年間,從品牌剛剛獨立時的稚嫩,到超預期達成全年的銷量目标,說埃安的快速成長,完成拭除了傳統車企發展電動化的弊病還不至于,其所取得的成績,還是令外界看到了除造車新勢力以外的新生力量。

尤其在銷量層面,相比去年年初設下的年銷10萬輛的既定目标,當埃安2021年的累計銷量來到了123,660輛的新高度,你說,這意味着什麼呢?無非是,埃安不僅将“蔚小理”堵在了年銷十萬輛的關口,也終于履行了當年與時代對賭的誓言。

還記得,早在2017年的廣州車展上,當時任廣汽新能源總經理的古惠南堅定地說出,“我認為,2021年純電動車市場會迎來一個拐點,就是爆發式增長。”沒有人會覺得兩年後的中國車市會發生多大的變化,造車新勢力崛起與否,特斯拉所掀起的浪花,隻會是區域性、暫時性的。

埃安,冷暖自知|年終盤點

而今,現實的殘酷顯然是給了樂觀者當頭一棒。繼北汽新能源之後,吉利的幾何汽車、同樣獨立的上汽R汽車等傳統出身的新能源品牌,其處境之艱難,肉眼可及。

“當補貼政策退出後,真正有能力把純電動車的成本做得和燃油車相當的企業才能活下去。”埃安不是一個時刻會被歸于新能源頭部陣營的品牌,但至少,和這些同類品牌相比,4年時間還是使之在如此明确的發展路徑下,變得更加無畏。

特别是從AION Y在2020年的廣州車展亮相,到去年上海車展上市,在跨越體系桎梏、品牌固化上所作出的努力,對于埃安而言,甚是重要。

埃安,冷暖自知|年終盤點

以前,外界總說,廣汽的新能源業務依舊繼承了自主品牌一貫的擴張手段。利用網約車市場的供應缺口也好,承接區域市場對新能源車企的扶持也罷,埃安相較于從死亡線上拉回來的新勢力們,發展的局限性太大。

可是,縱觀這一年,銷量過線的成績下,其産出的實質性影響,遠比想象中的來得深刻。

決策的果斷,讓埃安的眼界打開了。從産品投放的節奏與疊代邏輯,到營銷手段的變革和深化,乃至管道煥新和後市場服務的完善,埃安像極了一家思路清晰,其步履堅定的新時代新能源車企該有的樣子。

埃安,冷暖自知|年終盤點

換句話說,從出行領域轉至C端市場,埃安今年的發展目标其實很明确。AION Y等新車能為之拼出一條不同以往的生路,是埃安全新戰略部署的展現,亦是其不願重蹈北汽新能源等傳統勢力覆轍的決心所指。而自此之後所有事關企業發展的舉動,都标志着廣汽開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邁入全新階段。

02

如人飲水,冷暖需自知

是的,開年的1月5日,随着埃安将AION LX Plus正式帶入場,至此,埃安旗下車型皆已煥然一新。在這裡,并不是要去介紹埃安的産品亮點在哪裡,而是要從這些改變中,希望去發現埃安在過去一年裡,為何能在銷量上逼近頭部新能源車企的原因。

當然,華南市場對待新能源發展的态度,令埃安有了地方政策做背書,隻是最淺顯的。

埃安,冷暖自知|年終盤點

要知道,在AION Y開啟預售時,現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就對品牌笃信,“廣汽埃安通過這幾年的努力,實際上已經形成了我們品牌的基因。好比,埃安品牌打造了專門的電動車工廠、獨立的銷售管道等,這些都是我們朝着汽車新四化努力的方向······”

可見,随着銷量的逐漸上升和群衆基礎的日益完善,廣汽新能源意識到了,彼時的它亟需一個換道求新的方式。

我們無法否認,受制于GE3、AION S在整個網約車、計程車市場所樹立的人設,埃安要想另辟賽道,會有着天然的屏障。但無論如何,對于埃安而言,AION Y的出現,就是一個起點。

埃安,冷暖自知|年終盤點

整個2021年,埃安需要做到,在保留現有發展軌迹的同時,在後續産品的換代中達成最徹底的改變,并通過技術升維、營銷革新等角度完成品牌形象的轉變。

而從4月的廣汽科技日至年末,海綿矽負極片電池技術、超級快充電池技術、磷酸鐵锂電池(彈匣)電池、超倍速電池技術&A480超充樁等技術的釋出,埃安的确在努力探索新的生存之道,并試圖縮短和造車新勢力之間的創新落差。

如此舉動下,我不知道,消費者能否感覺到埃安極力想撇開固有印象的願望,而由此帶來的銷量提升又有多少,但是,就像埃安此後一直在強調的那樣,“我們的客戶群體中,私人使用者的比例已經達到了70%。”大多數消費者對待埃安的态度,是有了很大的改觀。

埃安,冷暖自知|年終盤點

加上,為了打破和主流消費人群間的交流屏障,與那些熱衷遊戲的電競選手綁定、攜手時尚美妝品牌WOW COLOUR大搞“她經濟”、把元宇宙這一新概念加入到自己的釋出會中······埃安幾乎将所有你能想到的出圈手法,都用在了自己身上。

這些手段之下,埃安要是還被禁锢在固有形象中,怎麼也說不過去吧?不過,至今仍有一個問題是束縛埃安的,即:銷量太過集中在15萬元的附近,和廣汽傳祺多多少少會扯上關系的品牌定位,讓其在20萬以上的純電車市場難有作為。

即便在AION S、AION V有能力成長為廣汽豐田iA5/廣汽本田EA6,以及廣汽三菱阿圖柯的現實下,這一點都異常明顯。

埃安,冷暖自知|年終盤點

埃安在獨立時,不就是宣稱要成為一個高端新能源品牌的嗎?要是這樣下去,不管借AION Y、AION S Plus之名能達到怎樣的銷量新高,埃安接下來的發展勢必又會進入一個銷量不愁,卻生存空間逼仄的怪圈。

更何況,看着極氪、岚圖還沒賣出幾輛車,就成了流量焦點,看着沙龍、阿維塔出道即進入輿論中心。你要說,埃安沒想法?那我是不信的。

或許進入到新的一年,埃安已将品牌煥新提上了日程,又将AION LX Plus推上了40萬元以上的細分市場。無奈的是,面對“蔚小理”和比亞迪的上下阻擊,此時埃安距離高枕無憂,還有好長的一段路要走。而怕就怕,萬一,那些不夠聚焦的瘋狂輸出會成為徒勞。

埃安,冷暖自知|年終盤點

03

“打鐵”仍需自身硬

回看2021年,除了因消費趨勢所緻的改變之外,新能源市場發光發熱的最大着力點還在于,當以智能化為重要特征的産業變革興起,為了力争在全球新一輪的競争中搶占高地,強化智能汽車領域頂層設計,各家在IPO這件事上,同樣也下足了血本。

吉利、東風、長安、長城等一線自主車企,接連放出極氪、岚圖、阿維塔和沙龍品牌,勢在奪取所謂的高端新能源市場後IPO,想必都無一例外。

而在發展之路上,埃安給出的解決方案中,有自我提升,有選擇和華為、百度、騰訊、科大訊飛等科技公司攜手,自然也脫離不了希望向資本市場借力。

埃安,冷暖自知|年終盤點

甚至能判定,埃安之是以在2021年迫切奔赴年銷10萬輛,全面從産品到管道再到營銷推倒重建,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望IPO時,能博得更多投資人的好感。

平心而論,中國新能源産業發展至今,我們必須承認,由“蔚小理”起頭,借助資本之力達成現階段發展所需的模式。就是所有人都在遵循的潛規則。畢竟花别人的錢來為自己高昂的前期投入買單,怎麼算都比自負盈虧來得更理想化。

整個2021年,就像古惠南所坦言的,“目前,我們對外單獨核算報表還是虧本的······”鑒于埃安如此高密集的新産品投放,技術疊代和高飽和度的營銷變革,加之對整個工廠的産能提升,僅靠賣車盈利必然不現實。且受疫情影響,此種趨勢能否在短期内改變,也幾成疑問。

埃安,冷暖自知|年終盤點

是以,當頭部新勢力始終處于深度内卷的狀态下,伴随廣汽集團通過《關于廣汽埃安資産重組及增資的議案》逐漸落定,無論埃安是否在完成A輪融資之後,能尋求适當時機上市,搭建獨立資本市場平台和市場化激勵機制,其當下看似樂觀的銷量優勢,是不能被過分放大的。

再一個,從開年這一個月來看,新能源股票集體跳水,就連蔚來都開始積極尋求二次上市獲得融資的機會,實則也在為接下來整個新能源産業的發展埋下了隐患。一旦資本市場無法為新晉者提供助力,埃安所做的努力,其效力勢必會被削弱許多。

你可以說,在曆經20餘年的商戰,中國車企開始借“新能源”一詞指引着全球汽車業者進入覺醒年代。作為從國家隊走出來,并跑赢了自主三強的非典型新勢力,不管埃安在過去的2021年拿出了多麼出格的路子,埃安還是有了很好的底子。

埃安,冷暖自知|年終盤點

而2022年已至,AION LX Plus的上市将埃安的過去進行了完整的總結,也将它的野心悉數暴露。隻是,獨自發力一年,對于埃安,還是不能說明什麼。

産品端即将進入全新車型誕生的小年、品牌形象的提升仍是一場持久戰、組織架構的調整也進入新的磨合期······這一切都在為埃安提出新的課題。縱有彌足積累,面對風雲起伏的新能源市場,審時度勢的同時,戒驕戒躁也很重要。

C-DIMENSION

埃安,冷暖自知|年終盤點

微信号|汽車公社 C次元

埃安,冷暖自知|年終盤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