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梅斯早讀丨奧密克戎“姐妹株”BA.2傳染性翻倍,可能很快成為主流

1、奧密克戎“姐妹株”BA.2傳染性翻倍 已在美國近一半州傳播

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截至當地時間28日,美國近一半的州發現變異新冠病毒奧密克戎毒株的亞型變異毒株BA.2感染病例,全美至少發現127例BA.2亞型毒株感染病例。

根據丹麥國立血清研究所的資料,BA.2亞型毒株的傳染性是主流的奧密克戎毒株“BA.1”的1.5倍。斯堪的納維亞國家委員會主席特羅爾斯·利勒貝克(Troels Lillebaek)表示,BA.2亞型毒株在幾周内就取代了奧密克戎,成為丹麥主流毒株。

英國衛生安全局28日也表示,BA.2亞型毒株與最初的奧密克戎毒株相比,有“顯著”的增長優勢。在對英格蘭的感染病例進行分析後發現,“奧密克戎的姐妹”BA.2傳播速度均比原本的奧密克戎毒株快。

世界衛生組織尚未将BA.2亞型毒株标記為“令人擔憂的變異病毒”。不過世衛組織官員一再警告說,随着奧密克戎毒株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世界範圍内傳播,新的病毒變種會出現。

2、丹麥科學家:奧密克戎亞型毒株BA.2的傳播性可能是原始毒株的1.5倍

監測丹麥當地傳染病的Statens Serum Institut資料顯示,奧密克戎的亞型毒株“BA.2”的傳播性可能達到原始奧密克戎毒株“BA.1”的1.5倍。不過,目前沒有證據表明BA.2的毒性更大,也沒有證據表明BA.2比BA.1更能突破疫苗的免疫效果。

3、奧密克戎雖緻更多兒童住院,但并不表示對幼兒威脅更大

奧密克戎由于巨量的突變和高度的傳染性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近來美國兒童因奧密克戎導緻的感染人數持續增加,讓人們對于該變種對兒童的影響多了幾分憂慮,事實到底如何呢?研究表明:雖然由于奧密克戎的傳染性比以前的變種大得多,導緻更多的兒童接觸并感染它,但兒科住院人數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該變種對幼兒的威脅會更大。

來自南非的早期監測資料顯示,在奧密克戎感染高峰期間,20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占所有住院人數的17%,5歲以下的兒童占所有住院人數的10%。據《經濟學人》報道,自奧密克戎進入美國以後,每10萬例4歲或以下兒童的住院率增加了近50%,未接種疫苗的5至11歲兒童的住院率增加了70%。

住院人數的持續增加表明,奧密克戎對兒童的影響可能不如對成年人的影響輕,但兒科住院率的上升更多地是由于變異後的病毒奧密克戎更具有傳染性,因為這種增長反映了所有年齡組的傳染性的增加,是以奧密克戎導緻兒童更容易住院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不過,科學家們發現,對于那些未接種疫苗的人,尤其是五歲以下仍未接種疫苗的兒童來說,他們感染的可能性會大幅增加,這說明了盡早開展兒童疫苗接種是确有必要的。

4、默沙東:6項實驗室研究表明,口服抗新冠藥物對奧密克戎有效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報道,默克(默沙東)公司及其合作夥伴Ridgeback Biotherapeutics今天宣布,6項實驗室研究表明,其實驗性口服抗新冠病毒藥物molnupiravir對快速傳播的奧密克戎變異毒株有效。

這些資料評估了molnupiravir和其他抗病毒藥物對令人擔憂新冠變異毒株的抗病毒活性。不過,這兩家公司表示,Molnupiravir針對奧密克戎的人體試驗尚未進行。

5、中國台灣“六都”全淪陷!全台已累計407人染疫超90%感染奧密克戎

奧密克戎攻陷台灣,小區已有多條傳播鍊,根據台當局“疾管署”官網“本土病例地理分布圖”顯示,截自1月28日止,已累計407例本土,昨日台中市新增2人染疫,地圖燈号一夜變色,由米白色轉為淺土黃色,至此,島内“六都”全淪陷。

據統計,今年已累計407例本土,10縣市淪陷,其中桃園市272人占最多,其次為高雄市75人、台北市21人、新北市16人、新竹市6人、新竹縣5人、宜蘭縣5人、台南市4人、台中市2人及基隆市1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