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導語:

過往總總,皆為序章,之前和大家聊過2021年合資、自主、和豪華車市,今天咱們接着上文繼續聊聊大家最關注的新能源車市。

據工信部最近釋出的資料顯示,2021年,在外部經濟環境嚴峻以及上下遊供應鍊乏力的情況下,大陸新能源車市逆勢而上,全年銷售新能源汽車352.1萬輛,連續七年蟬聯全球第一,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已經從政策驅動過渡到了市場驅動的階段。下面我将從維權、自動駕駛、跨界造車、市場滲透率、全面内戰五個次元來辨析2021年新能源車市前所未有的變局。

關鍵詞01:維權

維權雖然是個舊概念,但維權事件背後反映出來的汽車安全問題每一次都牽動着大家的神經,2021年,上海車展特斯拉女車主維權事件徹底引爆了全年,成為了全網最關注的大事。

去年4月19日,上海車展媒體日,一位身着“刹車失靈”字樣T恤的女士站在特斯拉Model 3展車車頂,高呼“刹車失靈”公開向特斯拉維權讨要說法。一時間“特斯拉刹車失靈”的詞條瞬間沖上全網熱搜,但該事件雖影響重大,可後續并沒有得到妥善處理,消費者和車企之間沖突極端化,直至今天事情仍然沒有解決,妥妥的雙輸局面。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類似和車主鬧僵的情況,特斯拉并不是個例,理想水銀門、小鵬失速事件、歐拉好貓換芯門、威馬鎖電等等,無獨有偶,一個神奇的規律浮出水面——這一年出事的,好像新能源汽車占了絕大多數。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雖說現階段燃油車的基本盤子還很大,燃油車車主維權的事件也不少,可為何新能源車維權事件能頻頻沖上熱搜,也從側面表明新能源車在國内車市中的關注度是明顯高于燃油車的。而換個角度想,這也證明了随着年輕一代消費的崛起,他們的維權意識也在逐漸提高,不管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大廠,要想跟以往一樣糊弄,可就沒那麼好解決事情了。

此外,2021年發生的這些維權事件也給中國的新能源車企敲響了警鐘,在品牌發展的過程中,企業必須堅守底線,避免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大公司通病,應秉承着更謹慎的态度,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做好産品和服務。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關鍵詞02:自動駕駛

衆所周知,關于汽車行業“新四化”一詞定義有很多種,但全都包含着智能化與電動化這兩個關鍵詞,也是以,造車新勢力在初期為了強調旗下新車的辨識度與賣點,往往會将電動車與智能汽車進行深度綁定,而後者最重要的名額便是“自動駕駛”。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毫無疑問,自動駕駛已經成為了自人類發明汽車以來的一大颠覆性創新,對社會發展以及人類的出行産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不管是提供解決方案的華為、百度,還是越來越多成立技術創新中心的國内車企,自動駕駛将會是它們競相角逐的下一個領域。可以說,上有政策的引導,下有衆多企業集中發力,中國的自動駕駛技術已經邁入了全新的階段。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可在自動駕駛技術快速發展的過程中,關于該技術的悲劇也伴随而來。去年8月,沈海高速涵江段發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輛開啟NOP(領航輔助系統)狀态的蔚來ES8因未能識别正在作業的公路養護車,進而導緻了悲劇的發生。事後,車主的好友質疑蔚來在一定層面上誤導了消費者,在車輛産品功能的宣傳上有意模糊自動駕駛與輔助駕駛的概念,這才導緻好友林先生離世。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這起事故給造車新勢力以及全部車企敲響了警鐘,它們紛紛更改車輛宣傳冊上關于“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的界定,确立了更為規範的自動駕駛等級劃分。總而言之,當駕駛輔助技術成為智能汽車的标配,車企應當把握好關于自動駕駛技術的營銷尺度,同時還要對駕駛員進行正确的引導和監督他們使用駕駛輔助系統,繼而避免類似惡性事故的發生。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關鍵詞03:跨界造車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以及市場的引導下,新能源汽車産業正在成為最火熱的賽道,沒有之一,面對這樣一個萬億級風口,越來越多行業巨頭玩起了跨界造車,小米、集度、小牛、富士康、創維、輕橙時代、美的、貨拉拉等層出不窮,新能源賽道不斷湧入新的入局者,跨界造車已成為常态。這些新來者在推動新能源市場持續火熱的同時,也讓行業競争變得更加激烈。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和第一批新勢力不同,這些跨界造車的企業都是從公司的主營業務中分出一條支線延伸到汽車領域,這些跨界造車勢力背後的團隊更強大、資金也更充裕。這些基于“新四化”推進而産生的第二批造車新勢力思維更開放,對于汽車也樹立了更嶄新的價值次元。這些網際網路巨頭、手機制造商、家電制造商的加入推動了智能電動汽車的技術進步,為整個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當然了,這其中也有一位行業巨頭獨樹一幟,旗幟鮮明,它就是華為。宣稱永不造車的華為,一直在标榜“為車企造好車”,從賽力斯、極狐,再到後來的阿維塔、AITO,雖然它在極力掩飾,但有力的事實證明着華為在整車生産、制造過程中的參與度越來越高。更有人調侃稱,餘承東親自站台釋出的AITO新車問界M5,完全就是華為主導生産的車型,而賽力斯隻是“代工廠”而已。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但不管怎麼說,華為、百度、小米等科技巨頭的入場,勢必會催化新能源車市場的競争加劇,而本就疲于應付蔚小理等第一批造車新勢力的傳統車企巨頭,估計又要頭疼一陣子了。至于我們消費者,隻需穩坐釣魚台漁翁得利,享受更好的新能源車産品就好了。

關鍵詞04:市場滲透率

文章開頭提到,2021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了352.1萬輛,同比增長接近160%,在銷量高漲的同時,新能源汽車不斷搶占傳統燃油車的份額,市場滲透率持續攀升。據悉,2021年12月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達到22.6%,全年市場滲透率平均為14.8%,相較于前一年的5.8%翻了一倍有餘。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盡管業内對于新能源汽車闆塊的迅猛勢頭早有共識,但2021年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能夠翻倍增長還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按照這種勢頭,新能源汽車提前在2022年實作20%滲透率的目标也不是沒有可能。

得益于自主車企在新能源領域的先發優勢,自主品牌對市場滲透率的貢獻最大。據乘聯會資料顯示,去年12月,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車的滲透率為39%,豪華車的新能源車滲透率為32.7%,而合資品牌的滲透率僅有3.3%,可以看到新能源車市場的發展是非常不均衡的,呈現兩頭大中間小的趨勢。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但總的來說,在新能源車領域,自主品牌還是走在了合資品牌前面,在中低端市場占據了絕對的統治,高端市場也有像高合這樣的全球頂尖豪華電動車品牌,目前高合已經連續兩個月成為50萬元以上豪華電動車銷冠,不論是保時捷、還是特斯拉都未能追趕上它的步伐。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關鍵詞05:全面内戰

在2021年之前,蔚小理三家掌門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的口徑出奇統一,都在強調“要搶奪燃油車的市場”。但這個态度在去年發生了轉變,一方面是傳統車企紛紛加快純電轉型,要麼推出純電新車,要麼釋出全新的純電子品牌,勢要與造車新勢力一較高下;另一方面,造車新勢力之間因為産品布局,以及拓展業務的需要,也開始涉獵其他車型細分市場。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以造車新勢力第一陣營“蔚小理”為例,2021年之前它們各自的打法非常鮮明,蔚來的ES8、ES6主打的是純電豪華中大型SUV市場,以及自家獨特的換電服務;小鵬則主攻30萬以下的細分市場,銷量主力小鵬P7的定位是中大型純電轎車;理想則是主打無焦慮的增程式中大型SUV,理想ONE也不負衆望成為國内車市最暢銷的中大型SUV(含燃油車)。可以看到,蔚小理三家之間揚長避短,都有各自主攻的細分市場以及精準的使用者定位。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但從2021年開始,蔚來首款轎車ET7開啟預訂,以及豪華純電中型轎車ET5的釋出,蔚來正式進軍轎車市場,勢必會與小鵬P7展開正面競争;小鵬這邊也不甘示弱,于去年廣州車展釋出了品牌首款中大型SUV小鵬G9,将直接對标蔚來ES8、ES6。理想雖然遠離紛争,第二款車X01(内部代号)仍為增程式動力,但在其産品規劃上,純電車型也将在之後釋出。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蔚小理的競争格局變化,在很大程度上也能夠代表整個新能源車市場的競争正在加劇,跨界巨頭的入局、傳統車企的加快轉型,造車新勢力正在面臨嚴峻的挑戰。不過話又說回來,這種良性競争,也将進一步推動中國新能源車産業邁向新的高度。

年終盤點(四)丨内卷加劇,巨頭入場,新能源時代降臨

寫在最後

據估計,2022年國内電動車銷量将達到500萬輛,屆時,新能源汽車配套的硬體、智能化軟體、品牌服務、産品疊代、創新概念等都可能成為行業洗牌的要素之一,這為後來居上的中國汽車企業提供了一個完美的彎道超車的契機。

随着人類對環境和能源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新能源汽車已經成為很多國家競争的主要領域,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内新能源汽車将成為全球範圍内最大的風口之一。而汽車作為“新四化”的載體、未來移動網際網路、智能化發展的重要終端以及脫碳的主要對象,必然成為各個領域争搶的焦點。最後再老調重彈一遍吧,碳中和是國運之戰,希望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攻城略地的同時早日實作碳中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