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白來南陽最愛吃什麼?

李白來南陽最愛吃什麼?

李白在一首詩裡這樣寫南陽獨山:

“昔在南陽城,唯餐獨山蕨。”

就是說我過去來南陽,就喜歡吃獨山上長的那個蕨菜。

獨山是南陽城北一座小山,隻有367.8米高,因為隻有一個山頭,是以叫獨山。

獨山蕨長什麼樣?

就是南陽人平常吃的大鍋菜,裡面有種菜叫“拳菜”,這個東西就是蕨菜,曬幹之後涼拌、熬菜、炒肉都很好吃。

李白接着寫:

“憶與崔宗之,白水弄素月。”

我跟崔宗之一起登山,看着獨山腳下白河,河水倒映月光。

崔宗之是唐代宰相崔日用的兒子,杜甫說他:

宗之潇灑美少年。

說他長得很帥。

舉觞白眼望青天。

他喝醉酒了翻着白眼往天上看。

皎如玉樹臨風前。

他潇灑不羁。不僅皮膚白嫩,而且有氣質。

李白和他共遊獨山,喝酒賞菊,夜裡住在山上,吃山上的野味,看白河從山腳下流過。

獨山是一個佛道合一的山。

山上有東漢建安初年修建的玉山禅寺。

也有道觀,就是今天的獨山祖師宮,裡面供奉着各路神仙。

李白一生前後五次途經南陽并停留。

除了742年是去長安任職,其他都是求官未果,在南陽停留散心。

730年,李白到長安求官途經南陽,未果。

732年,李白在洛陽滞留,求官未果,傳回安陸,途經南陽。

734年,李白前往襄陽謀職,途經南陽。

740年,李白四十歲,妻子許夫人去世。李白舉家從安陸搬到山東濟甯,途經南陽。

742年,李白在元丹丘、玉真公主的舉薦下,終于有機會入京任職,這年秋天趕赴長安,途經南陽。

我們也能從李白寫南陽的詩歌,窺見他途經南陽時的心态。

他說:

長歌盡落日,乘月歸田廬。

他想到了陶淵明的隐居。

誰識卧龍客,長吟愁鬓斑。

他想到了諸葛亮躬耕南陽。

李白在南陽獨山、方城求仙訪道,找朋友喝酒,他說:

“岑夫子,丹丘生,将進酒,杯莫停!”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李白是獨山匆匆的過客,南陽是李白人生短暫的驿站,但他把所有的感受,都濃縮在了酒裡,濃縮在了獨山蕨的味道裡。

獨山蕨做成菜,夾起來隻有一根,孤零零,有些微苦,帶點生澀,但是入口卻有勁道,越嚼越有滋味。

獨山蕨的味道,好似李白人生——

野蠻生長,微苦,生澀,但有滋有味。

當年李白仰天大笑出門去,以為從此能夠建功立業。

歸來,卻不過是衆人眼中一個愛喝酒的瘋子。

能寫幾首詩,卻也沒什麼用。

其實,對于絕大多數人,人生不是什麼建功立業,指點江山。

人生就是歲月裡的點點滴滴,是知己相逢時的暢快,是夫妻相擁此刻的悲歡,是柴米油鹽撫慰的平凡,是故人惜别執手的相看。

人生,人生,就是認認真真過好屬于自己的一生。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别,孤蓬萬裡征。”

當年的李白,在南陽告别朋友,也像飄蓬一樣,消逝在風中。

後人記住他的,不是他年輕時的抱負。

而是他讓高力士脫鞋的潇灑,是他醉酒的癡狂,還有他筆下浪漫的大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