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還原真實李白:雲遊27年錢從哪來?四段婚姻無一善終,至死空留恨

#頭條創作挑戰賽#千百年來,對于李白,我們一直活在他的詩句中。

兒時誰還不念叨幾句《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考試到了,有“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送出祝福;

畢業留言冊上,必不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去黃鶴樓,有“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去廬山,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去白帝城,有“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就算你喝醉了,也可以找補幾句詩來開脫: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但是對于真實的李白,他的一生過得快樂嗎?是否如他的詩句般灑脫、豪爽、奔放呢?

或許回答完下面四個問題,你就會有自己的答案,原來如此!

還原真實李白:雲遊27年錢從哪來?四段婚姻無一善終,至死空留恨

第一個問題:李白為什麼老是在雲遊,他的錢袋子是聚寶盆嗎?

李白一輩子也沒正經上過班,什麼朝九晚五,996,對他來說都是浮雲,但他該吃還吃,該喝也沒少喝,結婚、生子、旅行,一樣也沒落下。

有人為李白的行蹤做了大緻統計,說他一生27年都在雲遊,登了80多座山,跨了18個省,于是,有人不禁要問,他的錢從哪來呢?

李白之是以可以實作财務自由,主要與他的家世、婚姻以及才華有關系,但他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

先看他的家世,關于李白父親李客,史料記載并不多。但透過一些蛛絲馬迹,也可看出他的家庭經濟狀況。

李客是一名商人,祖居在唐代商貿重鎮碎葉城,也就是今天的吉爾吉斯斯坦,李白的祖上主要與大唐通商。

但為什麼說李白是四川人呢?因為父親李客帶着家族進行了一次大遷徙,從碎葉城遷到了蜀地。

這可不是一段普通的路程,那時的車又不能加油,跑不了多快,主要靠牛、馬、駱駝等拉行,可用的交通工具有限,還要攜帶一大家子幾十口人,有老有小,浩浩蕩蕩,拔山涉水,路上還有可能碰到劫匪。

李客能讓一家人安全着落江由,這本身就是一段傳奇,但這個傳奇背後的第一要素必然與經濟相關,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很難走這麼遠的路,路上用錢的地方太多了。

由此推斷,李客最起碼經濟上是比較富足的,這從後來他們在蜀地的生活也可看得出。

還原真實李白:雲遊27年錢從哪來?四段婚姻無一善終,至死空留恨

比如李白“五歲誦六甲”,五歲起開始讀書,十五歲“好劍術,喜任俠”,又喜歡劍術,又愛四處遊玩,說好聽點,懷揣夢想,仗劍走天涯,實際上就是一纨绔子弟,所有的耍酷背後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堆出來的。

再如李白又名李十二,有說李家有15個孩子,李白排行第十二,能養活如此多的孩子,那也不是普通人家能承受的。

是以,李白能雲遊四方,家境殷實,這是其中一個原因。不過在他21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像他這樣愛遊走的人,家産自然是有限的,但不得不說他是有些運氣的,此後他的婚姻也是他的靠山,軟飯硬吃也解決了他不少經濟問題。

史料記載,李白一生有過四任妻子,其中兩位都屬于“富婆”級别,這兩位妻子家世都不簡單,一位是官宦之後,已故宰相許圉師的親孫女。

說到他們的緣分,還得倚仗孟浩然這位“紅娘”。

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李白遊曆到揚州,美食吃了,美景也看了,朋友也交了不少,然後病了,病好後繼續遊曆的步伐,到汝州(今河南臨汝縣)稍作停留,轉身到了安陸(今湖北省安陸縣)。

在安陸,他結識了孟浩然,兩人相見恨晚,熟悉了之後,孟浩然知道他還沒有婚配,27歲了,這在現代也是大齡青年了。

一番思索後,孟浩然将許圉師的親孫女介紹給了李白,讓他做了上門女婿,李白也挺高興,他并不介意當贅婿。

還原真實李白:雲遊27年錢從哪來?四段婚姻無一善終,至死空留恨

一來李白情懷奔放,幼年生活在西域,那裡有母系氏族,對于入贅有一顆平常心;二來也看重女方家族對自己事業發展的影響。

李白出生商人之家,按大唐律例,商人之子不能參加科舉,但可以走其他途徑入仕。

于是,李白在娶了富家女之後,就光明正大的過上了“吃軟飯”的生活,繼續他的遊曆生涯。

後來他通過妻子許氏的家族關系,在長安結識了宰相張說之子張垍,本想通過他得到舉薦,但終沒有下文。

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李白結識了賀知章,也正是由于賀知章對他的誇贊,李白有了“谪仙人”的稱号,并借助賀知章向玉真公主獻詩,由此又得到了玉真公主的賞識。

後來在他41歲時曾入翰林幹了兩年,但終因行為太過放浪,而被玄宗“賜金放還”。

是以,妻子許氏也是李白的經濟來源之一,他與許氏結婚十年,許氏便去世了。

李白的另一任妻子宗氏,也是他的頂力支援者,他們的結識更具戲劇化。

天寶三年(公元744年),李白在東都洛陽結識了杜甫,二人結為好友,後來在杜甫的引薦下,又結識詩人高适,三人曾結伴遊曆了一段時間。

某日,三人到了宋州梁園,即現在的商丘梁園。詩人們聚在一起談論詩文,國家大事,必然少不了酒的助興,酒到深處情意濃,三人詩興大發,紛紛在牆上寫詩留念。

李白在牆上留下的詩是《梁園吟》,當然他寫得詩多了,也不會在乎一首詩,但後來有人就在乎了,而且還是一位女子。

還原真實李白:雲遊27年錢從哪來?四段婚姻無一善終,至死空留恨

這位女子在梁園看到這首詩後,立馬被震住了,當有人要擦掉這首詩時,她立馬阻止,并出一千兩買下了這面牆,之後還将它運回了自己的家。

就沖着這位女子的大手筆,也可知道她家裡有礦,不然怎麼會幹出這種“勞民傷财”的事呢?果然,好多人也都被她的行為震驚到了,很快這件事傳遍了宋州,千金買壁的故事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同時也流傳到了李白的耳朵裡,李白也被震驚了,他可能沒想到自己的詩有這麼大的魅力,讓一位千金小姐如此癡迷。

李白沒猶豫,這次他主動出擊,找到了這位女子。

你道她是誰?武則天時的宰相宗楚客之孫女,名叫宗煜,又是一位世家大族的女子。于是,李白又一次娶了白富美,之後又過上了小康生活。

要說這宗氏與李白算是絕配,兩人都挺浪漫。婚後曾一道隐居修道,李白也用詩句記錄下了他們之間的情投意合,如《秋浦寄内》中,“江山雖道阻,意合不為殊”。

但好景不長,安史之亂爆發了,大唐的命運,個人的命運,都是以亂而無法預定未來。

安史之亂時,他與宗氏曾避居廬山,他們的生活也因離亂變得拮據,後來李白做了永王李璘的幕僚,不幸卷入造反事件,被抓入犾。

宗氏為救夫四處奔波,不惜動用家族關系為他上下打點,最終免除死罪,被發配夜郎。途中又遇赦,真是不幸中的萬幸,于是李白寫下了那首《早發白帝城》,“輕舟已過萬重山”。

但他與宗氏的夫妻緣分也到此結束了,宗氏最終病逝,李白再度陷入困境。

是以,妻子宗氏也是李白的經濟靠山。

還原真實李白:雲遊27年錢從哪來?四段婚姻無一善終,至死空留恨

李白是千百年來公認的大才子,他的才華也為不少人所傾倒,是以,他還有一部分收入來自“粉絲打賞”。

唐玄宗是他的超級粉絲,雖然時間不長,但這位粉絲出手卻是大手筆。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入職翰林,當然這也是托賀知章和玉真公主的福,總算是功夫不負有心人。

李白的工作也不複雜,就是寫些詩文給皇帝貴妃助興,李白奉诏先後寫下了多篇著名的詩文,比如《宮中行樂詞》,專門為楊貴妃所寫的《清平調》,“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欄露華濃”等。

但李白志不在此,一直以來的志向在報國,而不是獻媚,再加上他形骸放浪,“玄宗呼之不朝,并引足令高力士脫靴”,最終,玄宗這位超級粉絲也受不了他了。

但玄宗沒白用他,而是“賜金放還”,賜了多少金呢?有人說足足有三十萬兩,這筆錢也夠他花一陣子了。

除了唐玄宗這位超級粉絲,還有一位也比較出名,就是詩人汪倫。李白晚年投靠族叔李陽冰,汪倫聽說後,就邀他到家中,說他那裡有十裡桃花,萬家酒店。

李白一聽,有酒喝還有美景欣賞,于是欣然前往,到了之後,既沒看到美景,也沒有萬家酒店。

汪倫急忙解釋,說所謂桃花,是十裡之外潭水之名;萬家酒店則是說,這家酒店的老闆姓萬。

李白聽後,不但沒生氣,反而哈哈大笑,被汪倫的盛情所感動。

臨别時,李白寫下了脍炙人口的《贈汪倫》,但汪倫也沒讓他空手而歸,而是大手一揮,送了他八匹名馬,官錦十緞,可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兩句分量極重。

還原真實李白:雲遊27年錢從哪來?四段婚姻無一善終,至死空留恨

除了接受粉絲饋贈,還有粉絲的小恩小惠,比如還有一位較為出名的粉絲,名叫魏萬。

此人為了見李白一面,絕不亞于當今的女粉追愛豆。李白遊曆,居無定所,他追着李白的足迹,從河南王屋山到山東,再輾轉到江蘇,半年後跨越三千餘裡,終于與李白在揚州街頭相見。

見一面總不能白見,李白為他寫了一首詩《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魏萬自然少了送他東西,請吃請喝的。

總的來說,李白一生不怎差錢,但富貴時富貴,落魄時也十分落魄,晚年無處可去,隻好投奔了族叔李陽冰,在當塗結束了遊曆的一生。

還原真實李白:雲遊27年錢從哪來?四段婚姻無一善終,至死空留恨

第二個問題:李白的婚姻幸福嗎?

李白一生結過四次婚,有四位夫人,除了上述提到了兩位富家千金,還有兩位普通人。

李白與第一任妻子許氏育有一兒一女,在許氏病故後,他也就沒了家,變賣田産後,帶着兒女遷到了山東兖州,因為李白的家族大多定居于此,是以,不排除有投靠親友的嫌疑。

他在山東置了房産後,不久一位遠房親戚就将一位姓劉的寡婦介紹給了李白。估計此時李白心情也不好,稀裡糊塗與劉氏結合了。

婚後才發現,劉氏是一個現實主義者,她活在柴米油鹽醬醋茶裡,而李白則活在雲裡霧裡酒裡詩裡旅途裡。

價值觀不同,夫妻吵架不可避免,而且常常還是因為錢。劉氏嫁漢為的是穿衣吃飯,而李白娶妻則是尋求精神寄托,吵架就不可避免了。

在劉氏及家人的眼中,李白連個正經工作也沒有,田産微薄,溫飽都不好解決,就是一個不務正業之徒。

李白也感受到了劉氏及家人的惡意,最後兩人一拍兩散,和離,劉氏轉身就另嫁他人,真是多情卻被無情惱。

劉氏無情,李白也不好惹的,他作有《南陵别兒童入京》一詩,就有兩句是罵劉氏的,

李白罵人千古流傳,劉氏其實是虧了。

還原真實李白:雲遊27年錢從哪來?四段婚姻無一善終,至死空留恨

劉氏走後,李白又與他的女鄰居過到了一起,兩人隻是同居,據說女鄰居的丈夫長年在外,生死未蔔,後來發了大财,就把女鄰居給休了,這樣他們二人才算是正式組合到了一起。

女鄰居不僅幫李白照顧一雙兒女,還為李白生有一子。

但穩定和諧的生活僅過了五年,女鄰居便去世了,李白再次成為孤家寡人。

最後在李白中年時,他遇到了宗氏,生活再次大有起色,兩人情投意合,彼此欣賞,但怎奈安史之亂打碎了多少人的夢。

離亂中,李白又身遭劫難,宗氏費了大力氣才營救他,又遇大赦,人們總說好事多磨,但對于李白卻不是這樣。

婚姻對他而言,始終都是一個過客,來了又去了。有人說,宗氏後來病逝了,也有人說,她修道去了。總之,李白的身邊再也沒有了她的身影。

我想,李白想要的婚姻生活可能是這樣的:妻子有情有義,又懂他的浪漫,在他遊曆時,能幫他照顧好家人,既是他的精神後盾,又能給他經濟支援,這樣的好事誰不想要呢?但終究是一場空夢。

還原真實李白:雲遊27年錢從哪來?四段婚姻無一善終,至死空留恨

第三個問題:李白的理想能否現實?

有人評價,李白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這話不誇張,也足以說明李白在詩歌上的成就,但李白志不在此啊!

唐朝是中國曆史上的黃金時代,也是一個開放的國度,在寬松的政治環境下,文人墨客大多向往建功立業,名垂青史,以積極進取的态度參與到社會生活中,李白也是如此。

但李白豪放的性格與奉行中庸之道的官場注定沒有緣分,他生性倜傥,喜歡縱橫之術,身上沒有半點儒士的拘謹與迂腐,而且過于自負。

在他十五歲時,就自認為能與司馬相如并駕齊驅,“十五觀奇書,作賦淩相如”;還自認為與孔子也不相上下,“君看我才能,何似魯仲尼”;狂傲至極時,他甚至會高唱“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

李白敢對孔子如此輕蔑,嘲笑儒家聖人,他又怎能甘心成為儒士呢?他曾拜師趙蕤(ruí),目的是想要像戰國時代的遊士一樣,憑自己的才學有誰君王,為王者師,輔佐君王治理天下。很顯然,這是不切實際的,與時代發展不符。

他曾幻想過,自己像呂尚那樣,通過陷逸達到政治上的目的,但他當不了一個成功的垂釣者,呂尚耐心沉穩,老謀深算,而李白需要的是新奇與變化,冷闆凳坐不了多久。

曾經有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放在他面前,他沒有珍惜,那就是與天子唐玄宗相處的短暫歲月。

他也曾努力去壓抑自己,試着放下狂傲,走走中庸之道,努力讨好唐玄宗,也寫了不少歌功頌德的詩文。

但一隻展翅的大鵬被關進了鳥籠,整天在院中畫地為牢,對于李白而言,猶如死了一般。當這種壓抑到一定程度時,他不羁的一面就會噴發出來,特别在他癫狂大醉時,讓高力士為他脫靴,讓楊貴妃調羹,天子磨墨。

他狂得如此大膽無畏,又怎能以規矩立方圓?最終被賜金放還。有人對李白給予同情,認為是封建統治者不識人,其實不然,李白即便在現代社會,也一樣活得無法無天。

但至少現代人了解他,認為他是一個文人,而且還是一位真正的藝術家,有點出格兒,但才華足以掩蓋他的不足。

或許我們應該感謝,在那個時代李白被排擠于仕途之外,進而造就了一個藝術上無人企及的詩人李白。

還原真實李白:雲遊27年錢從哪來?四段婚姻無一善終,至死空留恨

第四個問題:李白的真實死因

上述提到,李白因永王事件被抓入獄,後在妻子宗氏的營救下撿回一條命,但活罪難逃,被發配夜郎,後在途中遇大赦,李白就此逃過一劫。

大難不死的李白,已經六十歲了,窮困再一次圍繞了他。無奈之下,他去投靠了在安徽當塗做縣令的族叔李陽冰。

李陽冰輩分高,但年齡實際比李白小,此時李白身體已不大好,盡管李陽冰對他照顧有加,但病來如山倒,生死不由己。

李白也意識到自己即将遠去,于是将自己的詩稿都交于李陽冰,請他為自己出一本詩文集,最終,他終于還是認可了自己的詩人身份。

在臨死前,李白留下一首《臨終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馀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挂石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在詩中有他的悲鳴,有他的遺憾,有他壯志未酬的痛苦,還有他的不甘。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

李白的俗世人生結束了,但他的浪漫人生還在繼續。

對于他的死,有人說是醉死的,人人皆知,李白嗜酒。

在他遺留的詩篇中,與酒相關的詩就占據了四分之一,并且還有不少名句。

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又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還有“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是以,人們認為,李白是醉死的。在《舊唐書》有載,說他飲酒過度,引發了疾病,醉死于宣城。

這種說法也得到了郭沫若的認可,主要是符合李白的生活習性。

但還有一種說法更浪漫,更符合他的性情,說他是撈月而死的。說李白撈月時,不小心掉水裡了,然後淹死了。

或許對于李白之死的原因,每個人都可以說出一個答案,依我看,李白為浪漫而生,為不羁而死。

關于李白的四個問題說完了,你心中的李白是怎樣的?點贊、評論一下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