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犯了什麼錯?為何李白、杜甫、王昌齡排着隊要揍它?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犯了什麼錯?為何李白、杜甫、王昌齡排着隊要揍它?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犯了什麼錯?為何李白、杜甫、王昌齡排着隊要揍它?

圖檔源自網絡

提說起樓蘭,總有一層神秘的面紗,它曾是西域古國名,曾向漢朝稱臣,又是絲綢之路的交通樞紐,盛極一時,可後來不知道為什麼,這個存在了600餘年的古老國家突然消失了,有人說是亡于戰亂頻發,有人說是亡于生态惡劣,總之,樓蘭的滅亡是神秘的。

對現代人來說,樓蘭響當當的大名,多半要歸功于唐詩,因為對于唐朝詩人來說,攻破樓蘭好像是他們共同的願望。

李白說“願将腰下劍,直為斬樓蘭”,杜甫說“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岑參說“渾驅大宛馬,系取樓蘭王”,當然少不了那句最著名的:“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句詩不但贊頌了邊關将士不畏艱險的壯志豪情,而且也帶我們認識了樓蘭這個地方。

從軍行·其四

唐·王昌齡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塞下曲六首·其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隻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将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秦州雜詩·其七

唐·杜甫

莽莽萬重山,孤城山谷間。

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

屬國歸何晚?樓蘭斬未還。

煙塵一長望,衰飒正摧顔。

從詩聖和詩仙的詩句裡面,我們似乎已經感受到了一股殺氣。

是以,這個樓蘭到底幹了什麼,以至于讓中原人如此痛恨他們呢?今天我們就來仔細了解一下吧。

其實樓蘭是漢朝時期的一個西域小國,位于現在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境内,總人口不過隻有一萬多人。不過,我們卻不可小瞧這個隻有一萬多口人的國家。

它雖然是個小國,但是卻占據着十分重要的地理位置。樓蘭正好位于匈奴和漢朝來往的交通要塞上,無論是匈奴要攻打漢朝,還是漢朝要攻打匈奴,都必須經過樓蘭這個必經之地。

然而樓蘭長期夾在匈奴和漢朝的對峙之中,日子也是十分的難過,是以他們便決定結束那樣的日子。樓蘭王稱臣,但他心裡并不安分,經常跟漢朝的另一個強大敵人匈奴搞些情報和經貿交易,導緻樓蘭國一會兒投降,一會兒又跟匈奴一起進犯漢朝,樓蘭王都被活捉了好幾個,捉了又放,放了又捉,孟獲都隻七擒七縱,樓蘭不知道反複無常了多少次。

樓蘭王去世之後,雙方又急着将那兩名質子送回去争搶王位,最後由于地理優勢,還是被匈奴那邊給搶了先,成功繼承了皇位。而這個皇子自小在匈奴長大,是以繼承皇位之後便再次倒向了匈奴。

我們知道,凡是國家有重大事件,不管什麼時代的讀書人,總是最敏感,也最激憤。他們都會滿腔熱情地參與進來,紛紛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以,樓蘭國當時和漢朝的這段恩怨被寫進後來的很多詩人、詞人的句子裡,樓蘭也成了詩人們眼中必須破滅的一個地方。

王昌齡還有“十五役邊地,三四讨樓蘭”、“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一夜取樓蘭”等詩句。

除了王昌齡,抒發這件事的,還有李白的“雙雙掉鞭行,遊獵向樓蘭”、“揮刃斬樓蘭,彎弓射賢王”;岑參的“前年斬樓蘭,去歲平月支”、“吹之一曲猶未了,愁殺樓蘭征戍兒”;陳子昂的“始返樓蘭國,還向朔方城”。

另外,還有宋代文天祥的“男兒斬卻樓蘭首,閑品茶經拜羽仙”、張元幹的“要斬樓蘭三尺劍,遺恨琵琶舊語”等。

公元前77年,西漢勇士、外交家傅介子出使西域,借撫慰各國之機,殺了樓蘭王,并把樓蘭國更名為鄯善國,遷都扜泥城,向漢朝稱臣。漢朝派兵在其境内的伊循城内屯田,西南通且末、精絕、拘彌、于阗,北通車師,西北通焉耆,東當白龍堆,通敦煌,扼絲綢之路的要沖。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犯了什麼錯?為何李白、杜甫、王昌齡排着隊要揍它?

圖檔源自網絡

後來由于孔雀河的改道,羅布泊裡的水逐漸萎縮、減少,樓蘭人的生存環境,發生了重大改變。

公元422年以後,樓蘭城群眾介于當地嚴重幹旱,無法生存,便遺棄了樓蘭城。他們在逐漸南移的過程中,先後并吞了婼羌、小宛、精絕、且末等許多小國,成為西域七強之一。

公元448年,北魏派大将萬度歸西征。他率精兵五千神速進兵鄯善國。當時的鄯善國百姓正在田野裡耕種、放牧,沒有一點應戰準備。

萬度歸下令,秋毫無犯,不許傷害百姓,違者重處。鄯善國的将士、百姓見狀,深受感動。鄯善國王真達也主動出城投降。北魏另外派韓拔管理鄯善國原境内事宜,和内地一樣實行郡縣制,收取賦稅。

至此,前後經曆了約600多年的古代樓蘭國(鄯善國)滅亡。

當然,這是依據史料作出的判斷。關于樓蘭古國的神秘消失,另外還有幾種假說。說樓蘭國于公元前176年建國,曆經800多年以後,于公元630年突然神秘消失不見了。

不破樓蘭終不還:樓蘭犯了什麼錯?為何李白、杜甫、王昌齡排着隊要揍它?

來源:“古詩詞文苑”

編輯:馬京京、阿傑

【聲明:本号為“全民閱讀推廣”官方公益賬号,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其它不妥之處,請聯系我們。我們将及時更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