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西遊記》這部作品是每一個中國人都特别熟悉的文學作品,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86版的西遊記。
它在我們心目中塑造了唐僧師徒的經典形象。孫悟空應該是很多人小時候很喜歡的角色,因為他在裡面就是一個英雄,但随着年紀漸長,很多人也開始了解其他角色。
豬八戒,法名叫豬悟能,自受戒後,斷了五葷三厭,師父唐三藏給他取了個诨名“八戒”,是以大家現在一般叫豬八戒。
别看豬八戒肥頭大耳、樣貌奇醜,但他年輕的時候也曾風光無限過。遙想當年,他還是一介凡人的時候。
呆頭呆腦,懶散慣了,仗着自己還有些氣力,經常在鄉裡、鎮上橫行霸道,小有名氣。後來命運眷顧,讓他遇到了恩師。

【一】
因為八戒在恩師面前發過誓不能跟别人提起他的名諱,八戒不能跟大家講他恩師是誰。恩師見他有些慧根,就勸了他别堕入凡塵、殺生造孽。
并且還要教他修道的法門。他當時豁然開朗,立刻拜了恩師,請求恩師教他修道。恩師見他誠意,遂教了修道的秘訣。
過了一段時間,他有了一定的修為,還學會了天罡三十六般變化,恩師見他誠心修煉,他老人家将他新練就的九轉大還丹賜予他。這極大地提升了他的修為,不久他就飛升上仙了。
受他恩師的推薦,讓他在天庭的體制内謀了一個職位,當時玉皇大帝還設了宴席,宴請衆仙,還舉辦了授銜儀式,玉帝授予他天蓬元帥,掌管八萬水軍,還賜予他神器上寶沁金钯——即九齒釘耙,當時可算他的人生巅峰。
當天蓬元帥那些年順風順水、歲月靜好,忙時操練水軍,出出任務,閑暇時還可以騎着天馬逛逛天河,欣賞日月星辰。
在當年他可算有為青年,出入都有人跟着,在仙娥中小有名氣哩。隻可惜“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他平靜的生活就被孫猴子的出現而打破了。
那些年天庭表面平靜無事。但他知道這裡面有些暗流湧動的,在體制内工作過的朋友肯定很了解的。
一開始那遭瘟的猴子的鬧騰,大家也都沒當回事,但是那弼馬溫卻是得寸進尺,越搞越大,而且玉帝發現下面的人在工作中都不是很上心,被這麼個猴子這一鬧還把沖突放大了。有人還撺掇着玉帝,說是背後肯定有人。
後來玉帝為了試探如來,讓他來幫忙。當然如來三下兩除二就把孫猴子降服了,把他壓在了五指山下。
事情是解決了,但是這次所暴露的一些問題讓大上司玉帝内心有了芥蒂,需要重新樹立權威。
老豬他當年年輕不懂這些,以為事情就過了,可以放松一下。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會上多喝了兩杯酒,也怪自己的貪杯,酒精下肚後,壓抑了很久的欲望終于爆發了。
他居然還跑到了廣寒宮,碰到了相思已久的嫦娥,正是酒壯熊人膽,拉着嫦娥想做非分之事。結果被巡邏的侍衛給逮了個正着。
【二】
這個作風問題正好被用來做典型,其實也罪不至死,但是玉帝要給其他人下馬威,給他判了個斬立決。
還好有好朋友太白金星幫忙說情,改為重打兩千錘,開除仙籍,貶下凡間,結果卻錯投了野豬的胎,成為現在這副模樣。
被貶之後的那些年,他很郁悶、苦悶,想想自己不久前還是八萬水軍的頭頭,現在卻變成這副鬼樣子。他不服,咆哮命運之不公。他在福陵山當了妖怪,給自己取名豬剛鬣。
他要報複世界,他吃往來的路人。但是這些并沒有讓他快樂,反而會讓他失落和沉淪,當時他在想,就這樣沉淪吧,反正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的,他對天庭的體制死心了。
後來浮屠山的烏巢禅師還勸過他跟他修行,來日可以重回仙班,說實話他對天庭那班人已經看透了,沒啥意思。
後來觀音菩薩要去找西天取經人,路過福陵山,見他這般情形,便發了善心,推薦他參加取經項目,說事成之後可以進入佛家的體制。他想想這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自此他開始持戒了,等着取經人。
那一天收到了一份告示,說是高老莊正在給小女兒招女婿,他見了那個翠蘭,那長得真美,并不比天上的仙娥遜色。這又勾起了老豬的念想。靈機一動,他變成了一個帥小夥去應聘,當然也就被相中了。
那三年他老豬可沒少出力,幫高家幹了不少活,把高家家業搞得越來越大。家裡的人還是滿心喜歡。
翠蘭對他也好,他當時就想着這樣終老一生得了。但是還要怪他這張嘴,除了貪吃外還好幾口酒。那天喝多了,現了原型,把高家吓了一跳。
他老丈人鬧着要退婚,這他不幹,好不容易得了這麼好的娘子。是以他施了法把翠蘭關了起來,他每天過來找她。
一天,他照常過來找他家娘子翠蘭,結果卻出現了該死的弼馬溫,真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他之是以這樣,這個孫猴子有很大幹系。
他想好好揍他一頓,可惜自己功夫不夠,有點打不過他。後來他才從孫猴子嘴中聽說他是取經人的徒弟,他馬上亮明了自己的身份,跟他去拜見師父。唉,這真是造化弄人,這弼馬溫居然還成了他大師兄。
【三】
離開了高老莊,他跟着唐僧一起去取經了,他的職責就是負責挑擔。這裡要申明一下,在取經路上,挑行李可一直是豬八戒,沙師弟是負責牽馬的,這可不像影視劇中說的一樣。
你們肯定覺得八戒好吃懶做。取經之路就是就是如來老爺子準備的一出戲,他就是要考驗他師父唐僧和孫悟空,而且打妖怪就是他孫悟空的任務,他就不去出這個頭。
而且如來佛祖肯定是不會讓他師父死掉的,是以嘛,既然他們有意,八戒也就跟着做他該做的就行。
隻是他還是很看不順眼孫悟空,仗着自己是大師兄,負責打妖怪就覺得了不起,而且還經常欺負他。
是以他一有機會就會在師父面前打小報告,這孫猴子還是經常要他幫忙打打下手的,是以有時候他也出出力,打打妖怪,取經這十四年,他一共打死了七個妖怪哩。要知道在這一路上很多妖怪都是有背景的,這個名額也不算低啦。
取經一路是有驚無險,他們也最終取得了真經。最後佛祖在表彰的時候,主角是師父唐僧和孫悟空啦,他們都成佛了。
而他老豬作為一路辛苦陪跑,佛祖隻說他挑擔有功,賞了他一個淨壇使者的職務,這個世界原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他也就認命吧。
現在他也看開了,工作比較清閑,凡間供奉也比較多,他基本不愁吃了。隻是有時候無意間還是會想起了嫦娥、翠蘭。但是他已皈依三寶了,那些事情就作為記憶埋在心中吧。
【結語】
總之,西天取經,論出力多,我認為是豬八戒,因為86版《西遊記》一個細節演的是沙僧挑擔子,讓大家錯怪豬八戒啥也沒幹。
參考文獻:
《西遊記》
--END
【曆史像一壺陳年老酒,需要細細的品,在這裡,靜下心,他帶你穿越那千年往事,回來,你會更加粉嫩。關注你的老朋友:閱史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