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汽車智能催生下一個甯德時代

汽車智能催生下一個甯德時代

作者 | 張延陶

閱讀所需約6分鐘

慣性加速、退坡助長。

新能源汽車已經起勢,扭轉傳統産銷格局隻是時間的問題。李斌的年度“疑惑”其實大可不必,股票交易或是基金購買已經成為很多人“吐故納新”的策源地。

在新能源汽車爆發的2021年,産融盛宴下,比亞迪稱雄A股汽車圈、甯德時代獲封“甯王”,新能源汽車大賣、動力電池瘋狂擴産。但來自智能化的融資訴求正在以超車的勢頭後來追上。

2022年,新能源汽車還值得投資嗎?智能化投資真的比電動化投資更吸金嗎?

動力電池“内讧”加劇

行業玩家拼刺刀

市值超萬億的A股上市公司中,銀行、白酒占據三席,做動力電池的甯德時代獨當一面。由此可見“甯王”與其背後産業的含金量。

憑借着馬太效應,甯德時代在動力電池領域實作“霸榜”。

根據資料統計顯示,2021年,甯德時代的裝機量在全行業占52%,比亞迪占16%、中航锂電占6%、國軒高科占5%、LG占4%、蜂巢能源占2%,其他52家電池企業共計占15%。

雖然甯德時代依舊“一個打十個”,但産業的風向标似乎正在出現新的變化——磷酸鐵锂“複辟”、後來者“磨刀霍霍”。

根據資料顯示,2021年三元電池産量累計93.9GWh,占總産量42.7%,同比累計增長93.6%;磷酸鐵锂電池産量累計125.4GWh,占總産量57.1%,同比累計增長262.9%。兩者相較,三元锂電池的産量基本穩定,而磷酸鐵锂電池的産量卻在明顯增長,12月份磷酸鐵锂電池的産量幾乎達到了三元锂電池的兩倍。

裝機量方面,三元電池裝機量累計74.3GWh,占總裝機量48.1%,同比累計增長91.3%;磷酸鐵锂電池裝機量累計79.8GWh,占總裝機量51.7%,同比累計增長227.4%。

從産能儲備方面,磷酸鐵锂顯然成為目前車企的布局重點。

行業專業人士表示,2021年以來,磷酸鐵锂材料漲幅較大,但即便是這樣,目前磷酸鐵锂電池相比于三元,度電成本也有至少15%~20%的優勢。在成本考量日益重要的行業發展中,兩條技術路徑的并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甯德時代一家獨大的可能性。

排名動力電池裝機量第二名的比亞迪市場佔有率在2021年實作了提升,其成績的實作離不開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的熱銷。

資料統計顯示,2021年,比亞迪全年實作乘用車銷量73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銷量為59.3萬輛,占比高達81.2%。衆所周知,比亞迪目前的電池基本用于自身消化。但根據目前未被證明的一系列消息顯示。豐田、特斯拉、一汽、福特甚至蘋果都有可能成為比亞迪刀片電池的客戶。

除了比亞迪商業化開放程度的加深,甯德時代審後梯隊的競争角逐也在日漸激烈。根據公開資料整理,近期,LG新能源、中創新航、蜂巢能源等動力電池企業紛紛加快上市程序。

動力電池雖然在未來有着需求的強撐,但随着成本的上漲,企業間“血拼”的慘烈程度無疑将進一步加劇。

智能化構築剛需

智能化逐漸落地,願景走向現實

與動力電池競争已趨白熱化的狀況相比,汽車産業重塑“三化”中的智能化投資似乎還相對平淡。

無人駕駛概念是汽車智能化最廣為人知的“試驗田”,但在政策、法規等客觀現實的左右下,無人駕駛所代表的智能化多少有些“好高骛遠”。無論是谷歌還是百度,多年來的路測持續不斷,但直至L2、L3駕駛級别的逐漸普及才逐漸将“智能化”願景拉回地面,鋪設商業化道路。

汽車電動化崛起背後,産業玩家的資本策動功不可沒。這一時期,無論是專注電池及相關産業鍊的甯德時代、天齊锂業、贛鋒锂業,還是傳統車企主機廠為代表的比亞迪都收獲了産業紅利。

噴香的蛋糕令更多的玩家“酒香自來”,但電動化的相關投資已經難以撐起後來者的野心。“智能化”成為了接棒電動化的熱門投資概念。而此輪投資,網際網路企業或許将強勢入場——資本蜂擁、風口自來。

在汽車智能化領域,智能駕駛以及智能座艙是重要的兩個類别。而在這兩條賽道,深度參與的玩家已經不在少數。這其中既有全産業鍊布局的比亞迪、也有從精耕汽車影音到智能座艙的德賽西威、更有着明言不造車卻憑借着ICT技術大方殺入的華為。

進入上市征程以來,比亞迪引來了各路明星資本的垂青,國投創新、紅杉、中金、小米、聯想紛紛在列。

集微網資料顯示,傳統内燃機車輛中的半導體晶片用量約為600~700片/輛,而新能源汽車高達1600片/輛,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的發展趨勢不可逆轉,晶片供應鍊或将開啟變革,這是一個有巨大增長潛力的市場:依據Gartner相關資料顯示,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将從387億美元增長至826億美元,行業複合增長為16.4%。

在熱門的IGBT細分領域,比亞迪半導體2019、2020連續兩年在新能源乘用車電機驅動器廠商中全球排名第二,國内廠商中排名第一,市場占有率達19%,僅次于英飛淩。并且,在車規級IGBT晶片設計、晶圓制造、晶圓測試等多方面工藝均有不少自主研發的技術。2021年8月1日,比亞迪半導體發文稱,比亞迪漢電機控制器首次使用了比亞迪自主研發制造的高性能碳化矽功率子產品,這是全球首家、國内唯一實作在電機驅動控制器中大批量裝車的碳化矽(SiC)三相全橋子產品。

作為智能座艙提供商德賽西威,在2021年底更是創下了上市以來的股價新高。雖然德賽西威的股價高漲離不開機構的垂青,但行業的“前景”明朗還是從基本面上構築了相對牢固的上行通道。

2017-2020年間,智能座艙的市場規模在擴容,發展增速在加快。根據預測,2025年,智能座艙的市場規模将超過1000億元,這一數字幾乎是2020年一倍。

無論是産業動态還是資本市場的鼓動都顯示出汽車智能化正在成為新的關注焦點。

《英才》封面文章

汽車智能催生下一個甯德時代
汽車智能催生下一個甯德時代
汽車智能催生下一個甯德時代

end

如果内容不錯,何不點選【分享】、【在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