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30分鐘備齊年貨 即時零售成春節消費新趨勢

為滿足消費者對于“商品+服務”、“品質+速度”的雙重要求,今年1月以來,美團閃購、優選等業務共同推出了“年貨節”和“春節不打烊”活動,為消費者提供豐富的年貨商品和最快30分鐘送達的服務。據悉,本次美團年貨節覆寫休閑零食、數位3C、農副産品等多個品類,包括瑪氏、億滋、伊利等品牌,蘋果、華為、小米等品牌連鎖經銷商,以及華潤萬家、家樂福等近600個商超、便利店品牌,均加入了此次大型活動。

最快30分鐘萬物到家 即時零售成主流

“作為同時提供商品零售和服務零售的企業,美團時刻關注消費者需求的變化。”美團年貨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年貨節’期間,我們緻力于緊貼消費習慣與消費文化的發展趨勢,通過海量平價商品與最快30分鐘送達的組合,為消費者創造全新的年貨體驗。”

近年來,随着消費類商品的持續豐富,零售體系的重心逐漸由商品為核心轉變為商品與服務并舉。數字化的普及與線上線下的融合,使得消費者對于“線上随時下單,線下即時履約”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少消費者很難再為某一件商品等待3天或者更長的時間。

美團的資料也印證了這一消費趨勢。以數位3C為例,“年貨節”以來,平台手機的搜尋量較去年同比增長超10倍,由美團閃購傳遞的手機訂單量,同比增長超15倍。除數位3C等高客單價商品外,消費者對于即時履約的需求,也迅速傳導至母嬰、美妝等在内的日用百貨,以及農副食品等全品類商品。

對此,美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整個年貨節期間,平台将通過閃購等方式,為全國2800市區縣提供24小時線上、最快30分鐘送達的零售服務,覆寫酒水零食、日百五金、果蔬生鮮、鮮花綠植、寵物母嬰、數位圖書等多種品類。

30分鐘備齊年貨 即時零售成春節消費新趨勢

“全國年貨大流通”成新趨勢

盡管年貨消費的形式發生了變化,但“回家”、“年味”、“年夜飯”仍是春節消費的三大關鍵詞。

美團資料顯示,1月上旬,平台上“年貨”的相關搜尋量增長最為迅猛,同比增長超過12倍。其中,電子爆竹與電子煙花的搜尋量環比增長超500%,春聯、福字、禮盒等标配年貨的環比搜尋量均超過200%。

傳承過年習俗的同時,年輕消費群體也在春節消費多樣性方面推陳出新。美團資料顯示,今年春節消費呈現兩大明顯趨勢,一是年貨大流通,消費者對于年貨品質化、多元化的要求越來越高。二是懶人經濟的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比如在年前聘請深度保潔,選擇在除夕當天全家外出就餐或是購買預制菜以便輕松備好年夜飯。

截至1月上旬,“全國年夜飯團購套餐”訂單量,較去年同期實作翻倍增長,線上供應年夜飯套餐的餐飲商家,也較去年同比增長118%。目前,全國已有超過60萬家餐飲及本地生活服務商家報名參加美團的“春節不打烊”活動,以滿足春節期間市民的消費需求。從“訂座”資訊來看,上海、北京、成都、杭州、廣州、蘇州、深圳、武漢、南京、無錫是熱衷提前預訂除夕年夜飯位前十的城市。

即便是在家籌備年夜飯,越來越多的消費者也選擇省時省力的做法,預制菜則成為年輕人一步邁向“五星級大廚”的捷徑。

據NCBD釋出的《2021-2022中國預制菜行業發展報告》,2021年中國預制菜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預計到2025年将會突破8300億元。

美團的資料印證了相關市場的高速發展:2021年,平台預制菜銷售規模較2020年增長4倍,進入年貨節周期以來,相關訂單增速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其中,椰子雞、胡椒豬肚雞、酸菜魚等成為春節前熱銷商品。

在年貨采購方面,消費者們不再僅僅着眼于“家鄉的味道”,而是把全國甚至全球的好味道帶回家。美團優選的資料顯示,自進入年貨節周期以來,全國南北特産的流通規模和頻率迅速增加。1月以來,有超過10萬個庫爾勒香梨,從新疆發往了廣西百色;有10萬多隻大閘蟹與甲魚,從城市送到了農村。

“異地訂單主要來自年輕人,他們希望在春節這個特殊的時候,和父母們一起分享發現的好味道。”美團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此帶動下,美團優選僅“孝心單”月規模便突破350萬單,創曆史新高。其中,北京、廣州、深圳、東莞、上海分列異地下單的前五位,保定、周口、安慶、惠州、商丘則是收到孝心單最多的城市。

“随着春節臨近,平台使用者異地下單的頻率還在持續增加。美團優選團隊已為此做好了充足準備,将持續通過‘農鮮直采’體系,将全國的好味道,以最快的速度送往2600餘個市縣。”美團相關負責人表示。

服務零售或成經濟增長新引擎

不論是最快30分鐘配齊所有年貨,還是用最省時省力的方式享用年夜飯,諸多資料和趨勢均表明,消費群體用于服務零售的支出占比在持續提升。

據國家統計局資料,近兩年來,全國服務業生産指數增速顯著高于社零增速。2021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2.5%,兩年平均增長3.9%。同時期内,全國服務業生産指數同比增長13.1%,兩年平均增長6%。

對此,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在接受央廣網采訪時表示:中國商品消費總額40萬億出頭,服務性消費大約20萬億,隻有商品消費的一半;而根據2020年的資料,美國服務消費大約10萬億美元,接近商品消費規模的2倍。也就是說美國人的可支配收入,一小部分花在了商品消費上,大部分花在了服務消費上。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解讀認為:中國的恩格爾系數是29.8,接近了發達國家的水準,這就意味着中國随着居民收入水準的提高,消費結構也在改善和優化。食品實際上占我們整個收入的比重已經從改革開放初期的接近70%,下降到了29.8%。從新的消費發展方向來看,服務在消費中的占比會越來越高。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課題組的研究報告認為,中國消費的大趨勢是從物質型消費向服務型消費更新,預計“十四五”期間大陸将跨越物質型消費社會,進入服務型消費社會,城鄉居民服務型消費占比将達到50%以上。

作為全年消費趨勢的風向标,包括美團在内的年貨消費趨勢表明,消費者愈發追求商品零售和服務零售的完美結合,既要好商品,也要好服務。這一普遍需求,或将成為經濟增長新引擎。

對此,美團年貨節相關負責人表示:“實惠+即時”是貫穿平台春節消費的主題。商品方面,美團在聯合品牌商讓利的基礎上,推出了“59減15/109減30”等省錢券,以助力消費者制定不同組合的省錢計劃。服務方面,美團将在春節期間提供5.5億元配送補貼資金,以保障消費者24小時即時消費的需求。

上遊新聞記者 顧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