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挑戰重重的2021,自主品牌逆勢增長,背後有什麼訣竅?

在剛剛過去的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可謂是經曆了重重挑戰。原材料價格居高不下,造車成本直線上升;疫情導緻全球零部件供應商減産,汽車“缺芯”導緻車輛産能大幅下降;國内多地疫情反彈,銷售活動受到巨大影響。雖然面對種種不利條件,但是整個中國自主品牌還是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甚至面對比往年更艱巨的境況,實作了逆勢的增長,展現出了自主品牌強大的發展韌性和極強的内生動力。

挑戰重重的2021,自主品牌逆勢增長,背後有什麼訣竅?

新能源銷量強勢增長,逐漸成為主力軍

如今的市場發展趨勢正朝着“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靠近,曾經年銷幾萬台的新能源汽車如今早已突破百萬,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的銷量更是直逼300萬大關,市場的滲透率達到了驚人的12.7%。從2021年的各大車展上看,大部分車企釋出的新車都是新能源汽車,新能源汽車的火爆程度由此也可見一斑。

挑戰重重的2021,自主品牌逆勢增長,背後有什麼訣竅?

業内專家稱,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由過去的政策驅動轉變為了市場驅動,而新能源汽車也已經到了爆發式增長的新階段。尤其是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産品,以其出色的産品力獲得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睐,幾乎所有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主機廠都呈現出了需求旺盛、訂單飛速增長的狀态,甚至比亞迪出現了供不應求的情況。乘聯會秘書長表示,2022年國内汽車市場将持續向好,新能源汽車有望成為中國領先于世界的良好發展機遇之一。

挑戰重重的2021,自主品牌逆勢增長,背後有什麼訣竅?

自主品牌綜合實力提升迅猛,“走出去”再提速

目前全球大面積的新冠疫情已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國外汽車市場也逐漸恢複了活力,自主品牌的汽車産品在海外的産品實力、技術、服務等方面也有了大幅提升,是以海外市場對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産品的需求量也出現了飛躍式的增長,尤其是在2021年11月,出口量達到了20萬台,同比增幅達到了59.1%,全年的出口量也比2020年翻了一番。

挑戰重重的2021,自主品牌逆勢增長,背後有什麼訣竅?

其中上汽乘用車出口量達到了24.5萬台,遠超去年出口總銷量;江汽集團累計出口量為6.8萬台,同比增長達到了112.8%;奇瑞汽車累計出口23.79萬台,同比增長更是達到了驚人的137.6%。除此之外,自主品牌在多個海外市場都實作了排名的大幅上升,其中吉利旗下的吉和C在菲律賓、以色列、卡達等市場都取得了驕人的戰績。而蔚來汽車也表示2022年将把産品與全體系服務在德國、荷蘭、瑞典、丹麥正式落地,并且到2025年,蔚來的業務範圍将覆寫超過全球25個國家和地區。

挑戰重重的2021,自主品牌逆勢增長,背後有什麼訣竅?

自主品牌更受歡迎,銷量逆勢上揚

相比前些年德系、日系好口碑高銷量的市場背景,近幾年自主品牌可謂是進步神速,整個2021年自主品牌汽車的市場占有率極速提升,而日系、德系等合資品牌的市場占有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2021年自主品牌乘用車實作了連續8個月的銷量增長,并且市場占有率超過了44%,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點。

挑戰重重的2021,自主品牌逆勢增長,背後有什麼訣竅?

雖然面對缺晶片、成本高、疫情等一系列困難,中國自主品牌汽車還是實作了集體逆勢而上,其中公衆熟知的吉利、長城、長安、奇瑞、比亞迪等自主汽車品牌均有不錯的表現。尤其是在産業結構更新和消費激增的大趨勢下,自主品牌新能源企業抓住機會,在高端新能源汽車市場占據了極大的份額,也收獲了消費者的一緻好評。11月15日,由長安汽車、華為、甯德時代共同打造的高端智能中型純電SUV阿維塔正式亮相,17日長城汽車高端電動化品牌沙龍推出首款車型機甲龍,預售僅開啟3.5小時後101台限量版車型就全部售罄。

挑戰重重的2021,自主品牌逆勢增長,背後有什麼訣竅?

總結

2021年可謂是挑戰與機遇并存的一年,疫情、原材料高價、缺晶片等問題對于各大車企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戰,而在如此艱難的市場環境下自主品牌仍能實作逆勢上升實屬不易,這也充分說明了自主品牌近些年綜合實力的突飛猛進。相信在未來的市場競争中,自主品牌的優勢将進一步顯現,也将為我們帶來産品力更出衆的汽車産品。

繼續閱讀